高泌乳素血症中巨泌乳素筛查方法的研究

2019-02-19 05:47杨青青张晓梅张士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沉淀法泌乳素真性

杨青青,张晓梅,李 辉,张士荣,周 静,严 鸣

正常人血清中泌乳素(prolactin,PRL)有3种形式: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单体泌乳素(monomeric prolactin,mono-PRL)、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60 000大泌乳素(big prolactin,big-PRL)以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巨泌乳素 (macro prolactin,M-PRL)[1]。真性高泌乳素血症是指血液中高水平的mono-PRL和big-PRL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2]。真性巨泌乳素血症(MP)病人血液中PRL以M-PRL为主,mono-PRL和big-PRL水平正常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3]。M-PRL是PRL与其IgG 型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无法与靶细胞PRL受体结合,因而不能发挥出生物学效应[4-5],再加上其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易于在体循环中累积,可造成PRL浓度假性增高[6],进而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及药物治疗,因此筛查并排除M-PRL的影响十分重要。目前实验室诊断MP主要方法为25%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其原理是PEG与蛋白质混合,随着浓度的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分子量大的蛋白质首先被沉淀出来。这项方法有一些缺点,如M-PRL测定不精确,低浓度的活性PRL(mono-PRL及big-PRL)被共沉淀[7]。CHEN等[8]研究证明使用25%PEG沉淀稀释5倍后的血清样本,可以有效地降低M-PRL的浓度,提高PRL的回收率。为了提高对更小分子活性PRL的沉淀效率,本研究分别使用25%PEG沉淀法及25%PEG沉淀稀释5倍后的血清样本2种方法检测M-PRL,分析比较2种方法对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检出率有无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我院门诊84例 PRL>30 ng/mL的病人血清样本,其中女74例,男10例,年龄12~73岁。所有标本经 SIEMENS Immulite 2000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PRL后,留取血清-80 ℃保存待检,同时搜集该病例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分为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组69例及MP组15例。

1.2 检测方法 PRL检测:IEMENS Immulite 2000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均购自美国西门子公司,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检测。M-PRL筛查试验:25%PEG(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购自无锡市亚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溶液 4 ℃保存用作M-PRL的沉淀剂。经检测为高泌乳素的血清标本再经PEG沉淀处理,200 μL 血清样本和200 μL 配好的25%PEG溶液放入离心管混匀,另取血清200 μL血清样本0.9%氯化钠溶液稀释5倍后加等量的25%PEG溶液充分混匀,分别于3 500 r/min(离心半径15 cm) 离心10 min,分别测定上清液PRL,PEG沉淀法PRL测定回收率=[(PEG沉淀后PRL值×2)/PEG沉淀前PRL值]×100%,血清稀释PEG沉淀法中PRL测定回收率=[(PEG沉淀后PRL值×2×稀释倍数)/PEG沉淀前PRL值]×100%,回收率<50%可认为有M-PRL的存在[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和PEG沉淀法对MP的诊断准确性。

2 结果

2.1 2种检测方法PRL回收率的比较 84例高泌乳素血症中有15例MP、69例真性高泌乳素血症。当使用血清稀释PEG沉淀法时,真泌组和巨泌组的PRL回收率分别是116.0%和63.0%,PRL回收率明显高于传统的PEG沉淀法(P<0.05和P<0.01)(见表1~2)。

2.2 2种检测方法检出率的比较 84例高泌乳素血症中,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对真性高泌乳素血症检出率为94.05%(79/84),高于PEG沉淀法的检出率84.52%(71/84)(χ2=3.98,P<0.05)。69例有症状的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病人(月经紊乱33例,不孕不育3例,更年期7例,颅内占位24例,溢乳2例),血清稀释PEG法检出率为97.1%(67/69),高于PEG沉淀法的检出率87.0%(60/69)(χ2=4.84,P<0.05)。绘制 ROC 曲线,发现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和PEG沉淀法对MP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AUC:0.932~0.939 )(见表3)。

表1 MP组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和PEG沉淀法对PRL回收率的比较

表2 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组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和PEG沉淀法对PRL回收率的比较

3 讨论

既往大量研究表明高泌乳素血症可以由M-PRL升高引起,据国外文献[10-11]报道,M-PRL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误诊率达10%,并可导致22%~87%误诊病例接受错误的药物治疗,所以,确认病人是否为M-PRL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显得尤为重要。凝胶色谱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y,GFC)法被公认为检测M-PRL的金标准[12],但因检测技术复杂、耗时长、费用昂贵,不适合临床常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使用25%PEG 6000沉淀法测定高泌乳素血症病人的M-PRL,其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3-16]。

但CHEN等[8]研究发现,25%PEG 6000沉淀法仅仅依据分子量选择性沉淀PRL,当向含有mono-PRL、big-PRL及M-PRL的洗脱液中加入额外的蛋白质时,随着加入蛋白质量的增加,上清液中PRL的检测浓度逐渐下降,且向PRL的标准液中加入不同量的蛋白质后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当总蛋白的浓度从55.0 g/L增至90.0 g/L时,mono-PRL的回收率从81.9%降至71.3%,20%~30%的mono-PRL被非特异性的共沉淀下来。因此,可以认为PEG沉淀法检测的PRL水平是对富含蛋白液的mono-PRL选择性沉淀及非特异性共沉淀的共同结果。

表3 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和PEG沉淀法对MP的诊断价值

另外,血清蛋白中球蛋白的比率亦可对沉淀率产生影响,且M-PRL的分子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们采用了降低血清蛋白的浓度来提高活性PRL的回收率,同时证明了采用PEG沉淀5倍稀释后的血清标本法可以明显提高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泌乳素病人血清中,M-PRL的检出率为17.9%(15/84),证实了M-PRL是造成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17],另外本研究分别使用PEG沉淀法和血清稀释PEG沉淀法检测M-PRL的结果提示,较传统的PEG沉淀法来说,血清稀释PEG沉淀法可以明显提高PRL的回收率及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检出率及灵敏度,这与文献报道[8]相似,因此,临床上可考虑使用血清稀释PEG沉淀法筛查M-PRL,此种方法更为高效,且简单、易操作,对指导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进展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沉淀法泌乳素真性
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血症1例报道
主体间性与个性:本真性伦理如何对抗新资本主义精神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建筑原真性探微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
载带沉淀法对放射性废液中铯的去除研究
三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验方法的比较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