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区的吴门纪实

2019-02-19 07:52陶瑾通讯员李国清
现代苏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石湖吴门沧浪

记者 陶瑾 通讯员 李国清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各种角色、各种身份的人组成了这个大家,为了将社区居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文化活动必不可少。

姑苏区沧浪新城是个从内至外都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圈。传承了姑苏城的书香气质,党建品牌建设也顺应走文化路线,致力打造“文化惠民社区”,多才多艺的文艺队伍、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室……现如今,“文化”已成为新城一张分量十足的特色面孔。

150多个文化团队,送戏送到家门口

“看着台上表演的好多都是社区的老熟人,蛮有意思的。有的人从没上过台,表演生涩,甚至中间还出点‘小插曲’,却也带给我们亲切感和乐趣。”在润达社区民星大舞台——曲艺专场演出中,居民自编自演《金玉良缘》《罗帕记》等庐剧曲目。曲目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据悉,“民星大舞台”是沧浪新城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各种业余戏曲队、票友会蓬勃发展,有时一场演出,从策划、编排到主持,全都是社区居民当主角。目前民星大舞台已开展曲艺、器乐、舞蹈、声乐、综合专场。

过去居民在文化方面是被动的,社区提供什么服务,居民就接受什么。如今,通过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促使居民主动参与、主动传承、主动创新,真正实现文化惠民。这几年,辖区文化资源也在不断完善丰富,文化团队不断增加,目前共有150多个文艺团队,多达3000人。很多优秀团队还在努力打造更多文艺精品。

就拿吴门曲艺团来说,成立近两年,已在辖区产生不小的影响。团长耿志红,曾是吴江越剧团演员,2017年参加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表演了《盘夫索夫》,获得“最佳拍档”荣誉。主要演员还有蔡敏,曾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金奖。王静文,原吴江越剧团演员,主功花旦,扮相秀美。陈仙玲,舞台经验丰富,是一位老师级的演员。

吴门曲艺团坚持每月为社区居民送去公益汇演,大部分戏迷都慕名而来,有些特地从昆山、常熟过来。有时下午的演出,早上九点多就有人坐在汇演厅等候开演了。每周还走进小学进行戏曲授课,耿志红说,只要坚持传承、发现和培养,就能让戏曲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散发更持久的艺术芬芳。

面对当下传统戏剧越来越“小众”的情况,一批青年京剧票友依然用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生命。2018年7月,沧浪新城青年京剧研习社来到央视CCTV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进行节目录制。这是一群喜欢京剧的年轻人,大都是80后、90后。他们每周日下午在老师指导下,研究京剧的唱腔和身段,学习乐队的文场和武场。青年京剧研习社与爷爷奶奶辈的“高龄”戏迷不同,满怀青春气息。

文化活动阵地,让居民“乐”有所依

近几年,沧浪新城不断搭建文化阵地,鼓励居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甚至向“创造文化”转变。辖区有专门的活动中心,拥有多功能厅、排练厅、电子阅览室、养老服务站等。同时,协调开放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活动中心、图书馆、篮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为居民拓展新的活动空间。

去年,新城还开设“吴门学堂”,与苏州大学等高校以及古旧书店、南环少儿阅读馆、王一梅工作室等合作互联。以“大课”+“小班”形式开设“吴文化”系列课程,包括“茶艺班”“缂丝体验课”、“石湖串月”主题读书诗会等。

“六月六”晒书是苏州的一项传统民俗。去年7月,新城举办第二届晒书节活动,组织阅读者拿出喜欢的私家收藏与书友们共享晒书、读书、荐书、换书的乐趣。晒书节设图书漂流、古诗词吟唱等活动,让书香惠润心田,让阅读美好生活。

首届“石湖串月”民俗文化活动在石湖渔家村上演

延续千年的新郭文脉,有了创新表达

新郭是苏州自秦以来唯一一次远离古城另建州城之地,因取新立城郭之意,故名新郭。根据越城遗址考古发现,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主战场、隋朝大将杨素平定苏州后设立新城等都跟石湖新郭有关。新郭还是文人墨客的喜爱之地,南宋名臣范成大曾辞官归隐于此,明代大书法家王宠在此建造了“越溪庄”。

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新郭还拥有半村半郭的地理位置以及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积淀形成了新郭独有的民俗文化,如中秋游石湖看串月、刺绣、酿酒、制镜、鱼市、伤荷藕等。2015年,“游石湖”传统习俗入选第二批姑苏区非遗名录。

如今,“白发”民俗有了新的诠释。去年由沧浪新城举办的姑苏区首届“石湖串月”民俗文化活动在石湖渔家村上演。通过对古代市井文化立体再现和老街庙会场景复原,打造了一台原汁原味的古代吴地中秋民俗盛会,再现姑苏繁华图的市井文化和古新郭人的幸福生活。

走在新郭老街的石板路上,听着三花叫卖,喝着新郭老酒,品着中秋月饼,尝着苏式糕点,写着吴门书画,看着新郭刺绣,玩着虎丘泥人,赏着石湖美景,耳边还不时传来古筝和洞箫的声音,仿佛通过这条老街穿越到了旧时。

与此同时,“集字游戏”、“中秋祈福”、“中秋民俗文化表情包”、“猜灯谜”等线上活动纷纷推出,让更多人了解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沧浪新城意识到,要真正让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民俗实现活态传承,必须要全民参与、推动。

猜你喜欢
石湖吴门沧浪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民俗风情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沧浪
浅谈杨树育苗技术
学诗3
文徵明诗咏石湖
基于台湾休闲农业经验的村级经济发展探究
只见沧浪不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