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电的那一股能量

2019-02-19 07:35赵宇人
现代苏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常熟市发电厂电厂

文 赵宇人

1990年9月2日,常熟发电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09年9月4号机组改造性大修现场

2013年12月14日,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宣告投产,创下两台百万机组“一年双投”记录

1990年9月2日,一阵铿锵有力的打桩声划破了江南小村庄的宁静。在长江滩涂上,建造常熟发电厂的第一根基桩深深扎入了大地。

从此,这块昔日偏僻之地,成为一方热土,开启了属于常熟发电厂的故事。虽然它面积不过0.9平方公里 ,却与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一起脉动。从1993年建厂至今,25年的燃情岁月,记录着初创时期达标创一流的艰辛,扩建阶段一年双投的奋斗,转型阶段绿色发展的努力。25年风雨兼程,25年砥砺前行,25年累累硕果,常电精神得到普遍认同,常电文化是最值传承。

一切过去,皆为序章。

2018年6月,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建成了苏南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已建成了——7.5万千瓦的福山光伏电站

攀登一流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苏南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然而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到夏天,工厂轮翻被“拉闸限电”,此时要在江苏电网薄弱处建一个大电厂提上了议事日程。

早在1979年深秋,电力专家们沿着长江,从太仓浏河口上溯172公里至江阴澡江口进行踏勘,经3年多论证,确定常熟市吴市乡徐六泾口成为建设4台30万机组的合适地点。“徐六泾电厂”于是便成为它最初的名字。

从此,沉寂千年的荒滩,吸引了电力行业的关注目光。

1989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常电工程开工。2天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了厂名“常熟发电厂”,“徐六泾电厂”因此而成为历史 。

1990年9月,常熟发电厂一期工程开工。 1995年11月,通过国家级竣工验收,4台30万千瓦机组宣告建成。

“等闲中花开花落/四台机组矗立云霄/那时候万众瞩目/那时候独领风骚/那时候踌躇满志/那时候青春年少。”一位常熟发电厂的运行职工这样抒发当时的心情。

确实,当时的常熟电厂工程拿下了全国电力系统“三个第一”:工程设计公开招投标,全国首家;50个月建成4台30万机组,全国最短;安装投产总费用,全国最省。

然而,由于当时选型、制造等原因,加上员工中新人较多,常熟发电厂机组投产后启停频繁,在4台机组投产的第一年,被称为“礼拜机”,每周都因有设备缺陷而造成非停。

对于新生的常熟发电厂,既是批评,又是鞭策,更是动员令。

1995年初春,常熟发电厂4台机组刚刚全部投产不久,提出要创建“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重点是设备整治与文明生产。生产车间成立达标突击队,厂长、书记带着科室人员每周两个半天现场劳动,同时设立考核奖励基金。通过两年整治,攻克了全部磨煤机的泄漏等全部难题。在1997年3月,如愿抱回了“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的奖牌。

紧接着,常熟电厂马不停蹄地向“一流火电厂”进军。1998年为创建“无渗漏”企业创建年,1999年为“一流火电厂”考核年。因为治漏,对所有动静密封点进行了统计,建立了台帐,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对于难点,则成立攻关小组逐个攻克。这一年,策划-实施-考核-改进-再考核,常熟电厂实施改进成本预算等6项主要措施齐头并进,是年供电煤耗同比降7.5克/千瓦时,非停次数同比降8次,……进步不可谓不大。

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与创建条例相比,常熟发电厂都具备条件,2000年获得了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一流火力发电厂”称号。

从2011年起,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了常熟市滨江供热公司,集中供热7年多来,日均供热量6400多吨,带来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18年11月14日,现任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班子合影

圆梦百万之路

在九十年代的主力发电机组——30万机组,进入二十世纪后,位次逐渐靠后。

彼时,常熟发电厂股权几经改变,并改制为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中电国际占股50%,江苏省国信、苏州信托各占25%,由此成为中电国际大家庭中最早的一批成员。

王科,常熟发电机炉车间的一位普通检修工。在4号机组改造性大修中,34岁的他,负责高压缸的整体更换和通流改造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和资料借鉴。为此他夜不能寐,与工友在现场对照图纸反复推敲琢磨,终于想出了可行性方案实施,他所负责的检修设备合格率达到100%。从2004年11月到2010年2月的近6年间,常熟发电组织实施了对4台30万机组的增容改造性大修,不仅全部实现了全优目标,修后连续运行时间全部超过了400天,而且供电煤耗平均下降22.74克/千瓦时,被评为国家电投授予大修和运行状元机组,彻底甩掉了“礼拜机”的帽子。

常电人习惯于先做再说,多做少说,扎实做事,低调做人。对待工作精细严格,从不自降要求,在实践中常电培养了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党员与管理行家。王科因出色的工作技能与表现,成为汽机检修专业的行家里手,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苏州市劳模等称号。

然而,让常电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两台百万机组的建设。常电人不甘落后,从2003年起,在经受了无数挫折后,不断突围突破,终于梦想成真。2012年11月7日,2台100万机组扩建项目获得核准。那一夜,多少常电人彻夜难眠!2013年,常熟发电实现了百万机组双投,装机规模跃升为332万千瓦,为江苏第三、全国第十一大电厂。

这是不畏艰难的梦。常熟发电率先在中电国际系统建设百万机组,曾面临重重困难,但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这是不懈奋斗的梦。2013年初,在常熟发电首台百万机组投产后,检修人员认真消缺,仅消除锅炉问题焊口就近500个。2013年,常熟发电利润占中电国际全部利润14.06%。员工当年收入也得到了较大增长,让员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志之一。

转型绿色之路

常熟发电身处“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更需要进一步负起节能减排、维护碧水蓝天的职责。

2005年6月28日,常熟发电烟气脱硫改造工程在当时中电国际系统、江苏省内电厂中率先开工。到2009年,首轮脱硫改造结束,为完成减排指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中电投“首批节能降耗示范电厂”称号。

随着环保新标准的颁布,常熟发电开始对全部机组进行新一轮烟气脱硫脱硝及粉尘设施改造。常熟发电总经理奚林根说:“6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从2015年至2017年,我们逐台机组实施,一年接着一年干,到2017年6月份,全部改造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既为保护环境赢得了主动,又获得了应有的环保电价。”

不仅如此,常熟发电还把对环保的努力积极转化为市场效益。对粉煤灰深加工后,使之成为混凝土等材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并向外销售。粉煤灰由废料变为了“香饽饽”,实现了“零排放”。原有的福山灰场使用年限仅14年,如今已使用了25年。而这在这个地方,2018年6月,7.5万千瓦的常熟福山光伏电站全容量投产,成为苏南最大的地面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三十多万片光伏板组成的“湖面”,向南呈25度斜角,将太阳能即刻转换成为电能,涓涓细流汇成大河。2018年7月19日发电达50.7万千瓦时。

清洁能源的建设还不仅如此,常熟发电的热电联产持续向前。2011年常熟发电厂成立了常熟市滨江供热公司。目前已由常熟市沿江经济开发区辐射到周边乡镇,供热管网达232千米,替代了4个小热电及小锅炉300多台,热用户350多家,日均供热量达到了6400多吨,供热辐射常熟四分之一区域。

“从电厂,从管道到管道/长春化工,理文造纸/企业、市场,清洁的能源和环境/一段段汽管联成一段段环保誓言/从电厂,从家乡到家乡/碧溪东张,吴市徐市/大地、天空,绿色的能源和阳光/ 一段段汽管联成一段段节能誓言”,常电人在《集中供热诗想》中描述了对节能环保的向往,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 “碧水蓝天”的理念。

常熟市海虞北路。汇丰时代大厦16楼——中电常熟配售电公司所在地,可以清晰俯瞰常熟新城。2017年5月,常熟发电与常熟市发展投资公司合资建立了配售电公司,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注册、公示、入市且不限售电量的公司。以前很少考虑售电的传统火电,顺应 “新电改”,完成市场角色的转变。以订单确定发电量时代正在走近。在其售电大厅的醒目位置,携刻着“用心、用情、精准、精益”的服务理念。2017年实现售电量超50亿千瓦时,2018年前11月参与投标两百多次,售电87.8亿千瓦时。

如果从1993年成立常熟发电厂作为起点,那么到2018年,常熟发电已经25岁。

25岁,正青春年少。而25岁,对于煤电企业,意味着一代发电机组即将服役期满,常电人十分清楚,必须要作出选择。但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发电机组,都必须保护环境且能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

选择将影响未来。未来是在奋斗中实现的,未来是在传承中开拓的。对于未来,常熟发电党委书记史国建说:在“和文化”的引领下,高标准建成企业展厅,落实好员工行为准则,进一步传承好“做好每件事、努力每一天”,为常熟发电转型发展提供更强的文化支持。

猜你喜欢
常熟市发电厂电厂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五(5)未来星中队
No Gain Without Pain
A Clever Rabbit
破坏发电厂
破坏发电厂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三(6)炫彩中队
发电厂的类型(二)
用于发电的发电厂类型(一)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关于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