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

2019-02-19 10:17张丽丽
山西财税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张丽丽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主要以非盈利服务机构为主,其不仅担具着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同时还肩负着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使命。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发展时期,事业单位在这种背景下,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通过落实好财政预算决算管理工作,可以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善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单位职工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让单位现有资源高效的应用,在给单位创造更好效益的基础上,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备的主要特性

(一)来源多样性

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事业单位经费一般源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从实际角度来说,近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已经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进步,同时从今后发展角度来说,财政部门扶持资金数量逐渐减少。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即便可以给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资源,但是也让财务管理更具繁琐性,从而给财政预决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增添了难度。

(二)核算多元性

除了国家财政部门补助之外,部分事业单位采用生产运营的形式,获取一定的活动资金,导致事业单位中添加了部分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内容,例如对经济成本的管理、生产运营活动收支核算等,在这种环境下,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进步,在给事业单位创造更好效益的基础上,也给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二、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式方面

事业单位财政工作中预算管理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给予其充分注重。事业单位管理层级人员普遍把预算当作一项申请拨款的方式,注重力度不高,导致预算编制工作落实缺少合理性。并且,事业单位在落实预算工作时,秉持的原则主要以勤俭节约、统筹兼顾为主,而一些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些原则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在无形之间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此外,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和相关部门的交流少,并且预算编制方案也没有融合到财政管理中,导致财务编制缺少完善性。

(二)预算执行力度方面

预算执行力度作为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的依据,从当前状况来说,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时,预算执行力度不高,在管理过程中,监管水平偏低,这些现象的出现,加剧了预算管理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存在不按照预算项目办理支付,导致预算管理过于随意,影响预算支出核算的准确性。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影响预算执行水平的提升。

(三)财务决算方面

部门决算管理工作通常在一个年度完毕之后的一月末或者二月初来进行,事前相关人员应该结合上一年度决算管理情况来进行财务管理,以此获取各个部门决算环节中所需的数据。从部门预算进行比较,部门决算不需要太多部门一同参与其中,仅仅是在财务部门在日常财务核算的情况下,对事业单位真实运营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现本年度财务状况的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各个表格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各个表格所填制的内容加以明确。部门决算通常展现了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管理结果,而从实际情况来说,一些事业单位决算没有列入到所有预算部门收支中,导致决算数据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编制决算时未根据实际账面发生金额来填列,导致账表不符。

三、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保证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才能促进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应该秉持“细、实、准”等相关标准,优化预算编制核算方式。具体对策是,把实际静置标准当作预算编制依据,结合相关体系和标准,对预算编制方式进行修整,具体收入应该细化到各个税种以及项目活动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把收入预算和执行之间的差异进行缩短。首先,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在相关体系的引导下,促进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落实。其次,结合事业单位运营情况和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对策,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部署,对当前预算编制要求和规定有所掌握,保证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此外,加强内部协调体系的构建,其中涉及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管理等体系,结合相关标准来落实项目审核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最后,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式,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细化,将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责充分落实,各个预算编制参与部门,均把上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当作主体,对年度收支项目情况加以综合思考,财务部门在进行有关数据汇报的基础上,由审核部门进行预算额度的考核,假设项目对单位影响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评审考核。

(二)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

只有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到实处,才能将预算管理自身功能充分激发。首先,把预算职责体系充分执行到实处,并对财务预算标准进行细化。结合事业单位各个部门担具的职责,把具体的任务指标加以科学分配,确保各个岗位职责充分落实。其次,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在预算执行环节中,应该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工作,确保各项费用支出均根据预算要求来进行,以此将资金效益充分激发。最后,做好关键环节以及项目的监管工作,其中包含了国计民生的专项资金,做好资金收支状况的记录工作,并建立台账。在项目立项以及资金规划环节中,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将资金应用到实处。此外,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针对部分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不发放相关经费,而对于部分情节严重的机构,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进一步规范决算工作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来说,其工作职责在于决算流程设定以及决算分析等,以此给决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条件。决算工作的核心在于总结以及评估预算管理状况,并给今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提供条件。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给予预决算工作充分重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设定规范决算流程的方式,实现决算体系的优化,不可随意对收支项目进行更改,以此保证决算数据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此外,在落实决算探究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决算探究成果,及时找出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并优化预算和决算抗衡机制,从而达到对两者进行监管的效果。

总而言之,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事业单位运营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效果。从当前情况来说,事业单位在预算决算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事业单位今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促进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管理需求,优化预算决算管理方式,提升预算执行效力,从而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执行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