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县坡北-蚕头山一带铜镍矿控矿因素及远景分析

2019-02-19 13:59钟小琴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性基性岩铜镍

钟小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哈密 839000)

新疆若羌县坡北-蚕头山一带铜镍矿主要包括红石山-笔架山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坡北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含矿超基性岩体5个;其中坡东镍矿、穹塔格西南镍矿找矿效果较好。

1 区域地质特征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于北山裂谷西段。成矿区带属古亚洲成矿域(I)、塔里木成矿省(II)、磁海-公婆泉(裂谷系)Fe-Cu-Au-Pb-Zn-Mn-W-Sn-V-U-磷成矿带(Ⅲ)、中坡山-红十井(裂谷系)Au-Cu-Ni-Fe-Mn成矿带(IV)。

1.1 区域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主要以古生界地层为主,其中以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分布最为广泛。次为元古界地层,其中以长城系、震旦系地层为主。新生界地层广泛分布于山前冲积扇及凹地中。

1.2 区域构造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Ⅰ级)塔里木微板块陆块(Ⅱ级)北山古生代裂谷带(Ⅲ级)的西段。北山裂谷北以红柳河深断裂为界,与中天山地块相接;西以塞里克沙依大断裂为界,与库鲁克塔格地块相邻;南以疏勒河大断裂为界,与敦煌地块相接。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为华力西中晚期侵入岩。岩石类型从超基性至酸性岩类均有出露。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为本区岩浆硫化物型铜镍矿床的重要含矿建造。

2 控矿因素分析

2.1 坡东镍矿控矿因素分析

2.1.1 构造控矿

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位于白地洼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深大断裂为深源物质的上升提供了通道,控制着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分布、形态及产状,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形成于华力西晚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环状裂隙,为超基性岩侵位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基性—超基性岩体是岩浆型铜镍矿床找矿的地质前提,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存在,是控制岩浆型镍矿床的重要地质因素。

2.1.2 岩相控矿

坡东超基性岩体同坡一超基性岩体同处于坡北岩带华力西晚期第二侵入次的辉长岩岩基中,地表出露有两个超基性岩体。坡东岩体为坡北岩带第四侵入期次的产物,共有七个侵入阶段,岩相较为齐全。且在坡北地区首采发现富含硫化物的苏长岩,苏长岩为主要的成矿岩相。

2.1.3 蚀变标志

围岩蚀变有伊丁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纤闪石化、绢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等,局部可见细脉浸染状、膜状孔雀石及镍华。地表橄榄辉石岩相中可见有稀疏的褐铁矿及孔雀石等硫化物出现于橄榄石间隙之中,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2.1.4 物探异常标志

经对超基性岩所引起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高磁、低重力、低阻、高瞬变电磁、CSAMT低阻异常等物探异常,为间接的物探找矿标志。

2.1.5 化探异常标志

化探岩石测量Cu、Co、Ni 元素均有异常反映,且异常强度、规模、衬度均较大。元素分带明显,由镍内、中、外带,铜中、外带及钴外带组成,具同心圆状,Cu、Co、Ni等元素异常套和较好为重要的化探异常标志。

2.2 穹塔格西南镍矿控矿因素分析

2.2.1 构造控矿

穹塔格西南基性—超基性岩带位于红柳河-依格孜塔格大断裂南侧3 千米处。深大断裂为深源物质的上升提供了通道,控制着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分布、形态及产状,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形成于华力西晚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环状裂隙,为超基性岩侵位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基性—超基性岩体是岩浆型铜镍矿床找矿的地质前提,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存在,是控制岩浆型镍矿床的重要地质因素。

2.2.2 岩相控矿

穹塔格西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华力晚期产物,杂岩体分异良好,可划分为二个侵入阶段:第一阶段侵入的辉长岩相(υ43a-1);第二阶段侵入的辉橄岩相(ψσ43a-2)。第二阶段侵入的辉橄岩相为主要的含矿岩相。

2.2.3 蚀变矿标志

围岩蚀变有伊丁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纤闪石化、绢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等。

2.2.4 物探异常标志

经对超基性岩所引起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高磁、低重力、低阻、高瞬变电磁、CSAMT低阻异常等物探异常,为间接的物探找矿标志。

3 远景分析

3.1 坡东镍矿远景分析

(1)坡北镁铁−超镁铁岩由早到晚侵入次序细化为“第一~第八”8个侵入阶段。整个坡北镁铁−超镁铁岩带中各岩体的结晶分异随岩浆演化程度增高而增高,岩相复杂程度也因结晶分异程度增高而增高。第四侵入次(D)岩体,其岩相最为齐全,坡东镍矿产于该岩体中,含矿岩相为第三阶段辉橄岩、第四阶段蚀变辉橄岩、第六阶段苏长岩及含长辉石岩。

(2)白地洼—淤泥河深大断裂为重要的导岩、控岩构造,派生的次级断裂是重要的控矿、贮矿构造,为直接的找矿标志。区内C2 及C3 磁异常构成的格子状异常为岩体内多条次级张性断裂构造的直接反应。这些地段是寻找富镍矿体的主要区域。

(3)与坡北一带岩体以往发现的矿化蚀变特征不同,在坡东岩体首次发现镍华,且地表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强烈,表明岩体内硫化物含量较高,具有成富矿的潜力。

(4)与坡一镍矿不同,坡东镍矿含矿岩相主要为苏长岩相。苏长岩相硫化物含量较高,和东天山一带黄山、图拉尔根铜镍矿含矿岩相相同。对国内多个铜镍矿含矿岩相进行统计分析,普遍认为苏长岩相成矿效果较好。

(5)已发现的矿体硫化物含量较高,具有由浅到深逐渐增高的特征。浅部硫化物多以磁黄铁矿为主,镍品位较低。深部硫化物镍黄铁矿含量增高,同时伴生铜、钴也明显增高。符合铜镍矿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的一般特征,推测深部应存在规模较大的富镍矿体。

(6)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已控制矿体由15-27号勘探线矿体品位、厚度、埋深、宽度具有逐渐增高趋势。据此判断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规模逐渐变大,品位增高,找矿远景较好。

以上对矿床的矿体特征、矿床成因机制、控矿因素、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取深部及外围找矿相关信息。根据系统分析研究,认为已发现镍矿体在矿区北部向深部具有延伸且具有向北西侧伏的趋势,且矿体规模增大品位增高,找矿潜力较好,需开展下一步评价工作。

3.2 穹塔格西南镍矿远景分析

穹塔格西南镍矿位于北山裂谷带西段,位于中坡山-红十井(裂谷系)Cu-Ni-Fe-Mn-Au-Pb-Zn 成矿带内。穹塔格西南岩体位于红石山-蚕头山杂岩带西段,东距红石山镍矿35 千米,南距坡一镍矿25千米。岩体侵位于华力西晚期第一侵入次的辉长岩基中。辉长岩岩基呈环状,分布于岩体外侧。超基性岩相集中分布于岩体中心位置,长1.2 千米,平均宽0.6 千米,面积约1 平方千米,平面形态呈透镜状。磁法成果显示异常凌乱,反应岩相复杂,分异程度好,岩相齐全,呈现多期次侵入特征。超基性岩体向南缓倾。深部新发现镍矿体3个,含矿岩相均为辉橄岩,矿体中Ni3 矿体规模最大,其次为Ni2、Ni1 号矿体。矿体形态与岩体底部形态基本相似,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长度一般>400米;厚度一般>20 米,最大视厚度248.38 米;延深一般200米,最大990米,在0号、7号勘探线一般延深、厚度都较大。矿体各处产状均显示,矿体倾向南,倾角一般50°-78°不等,靠近岩体底部矿体倾角一般53°左右,沿走向具有由东向西埋深逐渐增加即向西侧伏特征。矿石镍品位一般0.20%-0.78%,以硫化镍低品位矿为主。具有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前景。

猜你喜欢
基性基性岩铜镍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江西省大余县白井钨矿基性岩脉与钨成矿关系探讨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
新疆某低品位铜镍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美国北梅特铜镍铂矿床开发环评工作及启示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甸子地区铜镍成矿条件浅析
新疆北部二叠纪基性岩墙群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
青海发现的首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