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品牌 推动农业结构升级

2019-02-19 21:33
新农民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盘山盘锦河蟹

于 爽

(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辽宁 盘山 124100)

1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

多年以来盘山县着力推进农业品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破解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秀。农民增收。截止到2018年底。全县拥有省级著名商标10家,世界著名商标10家,省级名牌产品5家。市级名牌4家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1]。

1.1 强化品种优良化,实现种养基地规模化

全县建设优质蟹田水稻生产基地4.23万hm2。种植品种为辽宁省“中国好粮油”推荐品品种盐丰47。同时重点引入了锦稻105、106、田丰202三个水稻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率达到100%。今年新增稻田养蟹面积3066.67hm2。累计达到2.37万hm2。孵化优质蟹苗2300kg。蟹种培育试验区快效果良好。同时。在辽河流域放养蟹苗5000万只,可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亿元以上。惠及鱼民逾万户。

1.2 强化标准化生产,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实现了主要农产品有标可依。截至2018年底,拥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7家,认证面积5133.33hm2。认证数量30120t。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1家,认证面积2.92万hm2,认证数量27.5万t。

1.3 强化“互联网+”模式,畅通农产品产销渠道

全县以盘锦大米品牌为依据,以质量全程追溯体系为核心,采取政府监管,电商运营模式,通过红包转账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网上认养。在北、上、广、深等40个重点城市,设立线下体验站,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推广。稻田认养价格4950元/667m2,并可实现收益2000元以上。河蟹销售也同步推进线上线下交易,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与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展网上销售合作。在销售旺季通过线上交易日销售量可达0.75万kg,带动农民一千1000余户。

2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对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2.1 大力推进区域性品牌建设,把农业结构调优

盘锦碱地柿子自2017年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以来,充分发挥盘锦碱地柿子营养丰富、口感好的产品优势,在《关于发展高端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政策引领下,农户发展碱地柿子的热情空前高涨,2017、2018两年内,新增日光温室666.67余hm2,经济效益从每栋5万元提高到6万元。从而减少了传统老旧品种的种植面积,优化了农业品种结构。

2.2 积极打造企业自主品牌,把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调宽

盘锦柏氏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柏氏品牌大米荣获“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品牌辐射效应的影响下,2019年该公司投资6500万元,兴建盘锦稻米文化体验馆,在观光廊道可以体验加工全过程,将农产品加工产业功能拓展了工业旅游,年接待游客600余人次。

2.3 发挥特色产品优势,把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调高

河蟹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产业,养殖规模90万亩,占全省的48%,全国的6.5%,产量4万t占全省的60%,全国的6%。盘锦旭海河蟹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2013年建立健全了6大质量安全体系,创立了省级河蟹出口示范区。2018年出口河蟹1100t,出口额1200万美元。借助旭海河蟹品牌的扩张效应,2018年,全县河蟹产值27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方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1 品牌认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一是品牌宣传推介的深度、广度仍不够。全社会的品牌认识仍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缺乏品牌创建意识,对提高品牌形象缺乏主动性。二是品牌链条有待完善。一些规模型基地没有品牌,一些企业没有基地,存在品牌与基地相脱节现象。

3.2 生产经营存在簿弱环节

一是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多数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没有相对稳定的产量和供应能力,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农产品标准不够完善,亟需提升。许多农产品还没有统一标准,有的虽然有标准,但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

4 建议

4.1 强化政府监管

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牵头成立由水稻种植(河蟹养殖)、大米(河蟹)加工、产品销售、产品流通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参与的行业协会,对盘山大米、河蟹产业进行行业管理、产地认证、品牌创建、品质鉴定、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4.2 实行品牌标准化建设

按照盘山大米、河蟹品牌建设的需要,适度统一水稻(河蟹)品种、种植(养殖)技术等,实行优良品种规模化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为大米、河蟹品牌整合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货源。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优质水稻、河蟹生产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养殖)技术、统一质量控制、统一收购的全产业链监管,确保产品品质。继续推广和完善订单生产,引导农民按照企业和市场需要种养优质大米、河蟹。

4.3 切实保障产品质量

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把好产品质量提升关,对全县品牌大米、河蟹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盘山大米、河蟹产品,切实维护好盘山大米、河蟹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猜你喜欢
盘山盘锦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曹新刚 作作品欣赏品欣赏
下一站,盘锦
盘锦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交流活动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聚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