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的广东“非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2019-02-20 15:08贾宝童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湾体育产业体育

吴 俊,贾宝童,刘 玉

(惠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516007)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把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作为整体来考虑,建立经济协同一体化[1].这一举措整合了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程和潜力,对提高地域经济竞争性和稳定性,保持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广东省各地区的发展来看,这一举措却使多年来刚刚得到缓解的地域非均衡问题变得严峻起来.广东“非大湾区”是广东省21个管辖市中,除珠三角之外的粤西、粤东和粤北12个城市,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体育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针对广东相对落后地区的研究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为其它省份或地区提供借鉴.

1 广东“非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毗邻“大湾区”的地理区位明显

广东作为我国沿海发达省份之一,多年来经济水平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GDP总量为9.73万亿,同比增长6.8%,连续30年总量蝉联全国第一,与毗邻港澳的地理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从珠三角一体化到珠港澳大桥的建成、再到“大湾区”规划,广东发达地区经济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攀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旨在加强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合作,全方位加强联系与融合,深圳前海与广州南沙的建设,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使得“湾区一体化”的共赢成为可能.当然,大湾区并非一个封闭的经济圈,而是与周边城市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寻求与引领国际贸易;香港以金融、航运、贸易著称,澳门以旅游、文化著称,“湾区一体化”需要各个城市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合理定位.“近水楼台先得月”,“非大湾区”12市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体育产业发展缓慢,但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毗邻“大湾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仍然非常明显;湾区内“广佛肇”一体化对粤西北地区的辐射,“深莞惠”一体化对汕尾、河源等粤东北地区的带动,“珠中江”一体化对粤西地区的覆盖,其推动的不仅是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在共享策略下,从系统的角度寻求城市的自我定位与规划.随着未来高速公路的支线贯通、高铁的区域规划和三四线城市航空业的崛起与成熟,毗邻“大湾区”城市群的区位优势会愈加明显,本体产业及辅助产业之间的流动也会日益频繁.

1.1.2 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产业战略性地位的确立

自“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正以投资拉动增长的模式向以消费拉动增长的模式过渡.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国家相继出台鼓励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将有限的资源引向绿色、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对于提高体育产业地位和激发体育消费市场活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保障性.如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发〔2014〕46号文件”把发展体育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总规模超过3万亿的发展目标.广东省方面,2015年7月,广东省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9 000亿元[2].2016年12月,广东省体育局印发《广东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显示:目前我省各类体育企业近万家,体育产业约占全省GDP总量的1.05%,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休闲旅游等产业不断繁荣,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层次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3].国家政策信号的释放、广东省政策的鼓励,使体育产业逐步拥有优越的运作平台和孵化的生存环境,“非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机遇.

1.1.3 “素质型”劳力资源向好发展

自20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地区以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率先发展制造和代加工业,吸引国内大批的劳动力,一度成为我国打工潮的代表性区域之一.但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受土地、劳动力等约束,一些沿海加工型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增加,使得一些劳动力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迁出发达沿海城市,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转移,大量劳力资源回流.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大量的制造业和劳动力从深圳、广州、东莞等一线城市逐步向“非湾区”12市转移,其充足的劳力资源能够为后续的体育用品制造、营销提供持续性帮助.与此同时,全国各中小城市掀起了一波“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归雁计划”等热潮,通过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才扶持制度和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号召企业回乡投资,把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等引进家乡,回馈家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在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因小城镇和农村“人”的回乡与聚集,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彩票业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回乡”劳力资源群体在一线城市日久打磨,自身素质、综合知识与技能具有先进性,而这种“素质型”劳力资源的回归无疑为“非大湾区”城市的体育产业市场带来了新一轮的更新,先进的市场运营理念、基础产业链条的完善将逐步推动本地劳力资源向好发展.

1.2 劣势

1.2.1 地域经济实力的制约

广东省虽然整体经济实力强大,但同时存在着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尖锐问题,尤其是珠三角9市与其余12市的绝对差距极为明显,原因在于珠三角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以及广东地区非均衡的城市布局和发展模式.根据《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 27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2%,东翼、西翼、山区分别占6.6%、7.4%、5.8%.非大湾区12市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面积约占70%,但GDP仅占20%左右[4]1.经济基础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高度.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层次,物质水平的落后必然会限制人们健身观念的转变,阻碍对实物的消费能力以及娱乐、观赛、休闲旅游等行业,影响体育产业的活力.

1.2.2 地方产业结构的非均衡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有关联的产业活动的集合.可分为7大类:一是政策类服务;二是资本类服务;三是竞赛表演类服务;四是体育传播与信息类服务;五是体育健身休闲类服务;六是体育培训与教育类服务;七是体育场馆类服务[5].理论上讲,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真正体现体育的属性和价值,如果体育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小,将会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6]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增长,但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究其原因是本体产业低迷造成的.2018年广东省各地区生产总值份额中,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看,粤东地区为9.0%,粤西地区为9.4%,粤北山区为8.9%,珠三角9市为7.9%;从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看,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5%,涨幅较高,说明非大湾区12市的市场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4]2.当前,“非大湾区”12市体育产业发展过度依赖体育用品销售业,而处于核心地位的竞赛表演业刚刚起步,各地级市承接办赛的实力和能力不够,体育培训和健身服务市场份额较小,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体育资源市场化程度偏低,产业结构内部呈现非均衡状态.

1.2.3 人力资源匮乏

近几年,随着恒大、苏宁、万达等财团陆续投资中超足球队,为中超职业化赛事运营注入资本,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得到主体性保障.与此同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3亿人上冰雪”的规划愿景,使全民健身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得到提升,对于“非大湾区”城市的内需拉动和市场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人力资源是体育资源中关键的要素之一,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如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全民健身市场培训和场地设施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尤其是既具有管理理论和经营经验,又对体育运动和体育市场有深入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极为短缺.如同美国硅谷的形成离不开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培养的人才一样,非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聚集和人才的聚集.根据2018年广东省高校排名名单显示,在全省43所高校中,非大湾区12市仅有8所高校,而即将新增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均不在“非大湾区”城市内.由此可见,“非大湾区”12市中,河源、梅州、清远、韶关等城市位于山区,交通不够便利,信息资源闭塞,人力资源整体匮乏,而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等因素导致的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外流问题短时期内难以解决.

1.3 机会

1.3.1 地域赛事品牌打造良机

从当前国内大环境来看,以当前体育产业增长速度为对照,我国体育产业到2025年实现5万亿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具体到广东区域性体育产业发展来说,一方面,“大湾区”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实现向落后地区转移,这样既能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又能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建设场馆、举办赛事,逐步加大“非大湾区”城市的竞赛表演业支持力度,提高本地区体育赛事的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如在“非大湾区”12市中,梅州被誉为足球之乡,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依托比赛带动当地全民健身的热情,是促进梅州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当前举办火热的中国小篮球比赛和广东省小篮球比赛,从孩子抓起,建立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的联赛体制,强化学校业余训练队和校外培训俱乐部建设,以比赛为轴心,推动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的联动机制,打造片区联赛特色.此外,每个城市依据地域传统打造具有可传承性的赛事品牌和产业项目,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完善,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提高地域知名度和人们的幸福生活水平.

1.3.2 全民健身形成链条体系

体育产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近年来全社会为数不多的投资热点和消费热点,创新创业的市场空间广阔[7].体育产业在落后地区的纵深推进,衍生出更多的交叉行业,如体育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下,农村体育旅游开发、体育休闲与农业观光、农产品销售的结合等,使得体育产业的品类不断外延.全面健身在“非大湾区”各地的推进,带来愈加稳固稳定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康体机构、健身机构、体能机构出现;民众对体育用品的购买、健身场所的锻炼、体育保险、体育医疗、互联网+体育及其它体育服务业的需求变大,体育科技化、体育智能化逐渐走近健康领域.此外,随着河源、云浮、茂名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广州恒大、广州富力、广东宏远等职业俱乐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球迷文化不断普及,主动健身意识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健身意识——健身参与——实物消费——观赏消费”的链条模式.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行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非大湾区”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体育产业在庞大的农村市场逐渐释放活力.

1.3.3 居民消费活力提升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等明确提出,从完善体育设施、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等方面促进体育消费[8].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体育消费才有可能在消费需求中明显活跃起来,体育消费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9].2017年,广东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1%,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非大湾区”农村收入低、支出少,食品价格和实物消费趋于稳定,恩格尔系数低于城市,其蕴藏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此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带来劳动力转移、技术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变化,对于粤西、粤东和粤北的部分城市来说,劳动力需求也会持续增多,这无疑会加大消费能力,促进体育本体产业和附属配套产业共同发展.

1.4 威胁

1.4.1 大湾区吸金能力的威胁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将会构成强力的竞争环境,吸入更多的体育资源、体育投资,对周边落后地级市的劳动力、社会资本的冲击力较大;在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赛事的组织以及体育产品设计上更具竞争力[10].办赛资源方面,“大湾区”城市群在承办亚运会、省运会和单项世锦赛、职业联赛方面的实力明显,吸金能力强;如中超联赛、CBA篮球联赛以及各类型的商业赛事,多在珠三角9市举办.如2018年7月中国国奥女篮在广东开启的热身系列赛,分别在佛山顺德体育馆、容桂体育馆和东莞大朗巷头毛织文化公园篮球馆举办;同样,7月份举行的“博奥体育杯”国际男篮亚特拉斯系列赛,在惠州举办.而对于广东“非大湾区”城市来说,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交通不够便利、比赛场馆条件差、全民健身意识不高及球迷观赛群体热情不够等都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4.2 大湾区政策环境的压制

“非大湾区”城市缺乏足够的体育消费能力、全民健身氛围和办赛能力,社会资本投入的吸引力和热情不够,而这皆与政策体系和商务环境有关.虽然,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逐步完善税费价格政策,通过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多项税收政策,力推体育产业快速增长.但粤西、粤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吸引投资的政策制度和商务环境不佳,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配置率低,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尚未成熟.大湾区内具有成熟的市场环境,政府对相关体育企业落实的优惠政策完善,具有可调控性,在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与创造力、完善产业体系等方面,优势明显.与此同时,政府对现有产业或本地区资源以及投资前景的营销,能够持续产生新的产业增长极,吸引更多的体育企业或相关机构落户大湾区.而这种优越的政策环境的压制,使“非湾区”城市面临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2 广东“非大湾区”12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2.1 积极助推引导,激发市场活力

当今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驶入 “快车道”,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引发了社会的投资热潮,广东“非大湾区”12市应正确定位,抓住机遇,积极助推,盘活市场.首先,应建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正向激励,对社会非理性行为进行引导,稳定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性.其次,效仿成功发展方式和政策,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健康常识.如江苏省试点将医保卡与健身卡结合,部分城市参保人员可持医保卡直接用于健身消费,将医保卡中结余的金额划入专门的健身卡,此举对促进群众健身和体育消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鼓励各类体育组织和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涉足,探索“互联网+体育”公众服务平台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的建设,成立体育互联网公司,生产体育APP产品,扩大市场空间,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动力.

2.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驱动

当前,“非大湾区”12市体育产业运营的方式仍然较为生涩,产业结构内部呈现非均衡状态;体现在热门项目的拥挤、潜优势项目的冷清,体育产业内部缺乏创新和资源的整合,大部分项目呈现基础化、分散化、区域化特征.如很多城市的产业支撑主要依靠体育用品、体育器材设施的基础项目收益或一些点状分布的健身场所、球馆、会所等,缺乏健身企业或机构的优化整合,产业的整体联动不够;而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多由政府部门主办,社会力量参与较少,市场缺乏活力.因此,政府应该主动调控政策工具,以市场为先导,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等体育本体产业的开发和投入,对市场风险性高的项目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担保政策.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带动体育产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提升“软实力”

体育产业要发展,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及销售人员,需要构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体育传媒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大湾区”12市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依托地方高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区域内部交流,服务地方.如韶关市依托韶关学院,梅州市依托嘉应学院的相关经济管理专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积极推动地域体育产业运行.体育行政部门和相关赛事公司要加大复合型人才引进的步伐,从政策、经费、发展空间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潜力.[11]政府通过高额经济投入及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产业中科技研发人员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满足落后地区的市场基本需求.当然,随着职业体育运作的专业化和民间体育竞赛活动营销的高端化,未来体育经纪人才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体育经纪、体育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将是新趋势.

2.4 完善基础体育设施,积极承办赛事活动

体育赛事活动包括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和体育中介活动3项,它是体育产业中带动能力最强、产业影响力最大的核心产业之一[12].良好的体育设施是城市举办赛事的基础条件,新时期“非大湾区”12市务必要搭乘体育产业“快车”,利用有限的资源,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在承接体育竞赛活动的同时,不断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各城市可根据实际状况不断组织或承接部分低级别赛事和热身赛,以满足人们对职业体育的观赏需要.如由广东省足球协会指导、广东金鸿基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广东贺岁杯足球赛”,已在佛山和惠州两地先后举行.当前,中国足球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共有56家俱乐部,每年都有新赛季前的大型热身赛事;此外,包括中国CBA篮球联赛、羽超、乒乓球联赛等多项季前赛或热身赛活动,也为相对落后地区提供了发展体育产业的机会,而“非大湾区”12市可以借此机遇积极承办.

3 结论

在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推进的态势下,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期,针对中国14亿人口的健康需求,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广东“非大湾区”12市应依据当地特色,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通过深化产业融合,推进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打造体育产业一体化链条,实现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大湾体育产业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产业之篮球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