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9-02-20 18:44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2.闽江学院 海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微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渠道,丰富了形式,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更深层次的隐忧和挑战。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空间中最活跃的微文化传播群体,从而也是微文化影响最深的受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深入分析微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正视微文化兴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探寻应对策略,增强时代感,提升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微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把人类带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微文学的兴起,使得微文化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微文化实质上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与移动终端媒介上以微型、微小、微量的信息在主客体之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新型文化形态。微文化多向网状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去中心化”诉求,“短、平、快”的新颖形式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以更高的频度、更快的速度、更广的幅度促进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而其所具有的圈层化、碎片化、草根化的特性则对人们的文化体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一)圈层化

“微文化的圈层化是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的一种只在自己的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2〕当前的微文化基于互联网思维而传播、流行,开放性强、信息化程度高,形成了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文化交往方式。在交往过程中,微文化传播主体会因为志趣相投、认知相同、理念相通而相互关注、相邀入群,从而在网络空间上形成特定人群的聚合圈。由此,必然会导致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重构和群体分化,使文化交往趋于部落化。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等特性,则会导致特定聚合圈的文化交往处于闭合循环的状态。微文化的存在为人们构建了可供信赖和依托的网络空间,满足人们心理体验和情感诉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将人们的眼界和社交圈子“微化”,使一些人成为特定而相对封闭的网络社交圈中的“宅客”。一旦偏激言论、错误观点、不良舆论在这其中网状扩散、发酵,就会对这些“宅客”产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冲击,在群体中诱发负面情绪和不良心态,造成网络群落对立的风险。微文化“圈层化”传播的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穿透力和辐射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对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提出严峻挑战。

(二)碎片化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微文化传播不仅在载体、途径和样式上呈现出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特点,还引发了内容与内涵上的嬗变。微量化的传播形式必然导致文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即时互动的传播特性打破了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导致信息传播在数量和速度上呈几何数级递增,也推动微文化跨越时空多向度、弥散式、碎片化网状传播。各种庞杂的信息随意性地在网络空间中传播、弥散,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切割了人们的模块化时间,改变人们对文化接受、认知和理解的方式。碎片化传播的微文化,一方面满足了大众的文化体验,发挥了开阔视野、沟联社会、丰富生活,甚至是缓释压力、调适心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导致娱乐化、消费主义倾向的滋生。微文化既“微”又“散”。海量破碎且断裂的信息和似是而非的言论汹涌而来,简短的内容使得客观理性、系统周密的观点难以得到有效论证和充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厚重性、知识的体系性、思想的深邃性和理论的严谨性。在目不暇接的情况下,有些人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方式来认知文化,长此以往,就会不自觉地形成用孤立、片面、简化的思维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弱化了慎思明辨的思考能力,丧失了审视社会生活的总体性视野和批判性精神。

(三)草根化

低门槛、低成本、快捷性、交互性的网络与移动信息平台,使文化传播日趋随意随性,呈现出草根化、浅表化的演变趋向。这种草根化趋向让文化更加体现个性、回归自我,但也时常演化出从众流俗的反智化倾向,产生思想含量稀有的泡沫文化,影响着理性精神的培养和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当一切均趋向于微型化、微小化、微量化时,‘小时代’取代了‘大时代’,平常性取代了崇高感,千人一面之众驱逐了精英”〔3〕,“因快捷而失之神思、因简单而失之内涵、因随意而失之深度、因日常又失之隽永,折射出浮华背后微文化的困境”〔4〕。微文化的生成、传播与接受都是在主客体信息交互活动中随着关注焦点的切换而迅疾地进行,在被充分话语赋权的情况下,即兴发言、评论和转发成为微文化传播的惯常样态,“短平快”也日渐成为人们文化交往与文化体验的普遍方式,这使得文化交往和传播中的自娱性、利己性被日益强化,去思想化、去主流化、去价值化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任何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产生都必然会引发社会的变革。微文化无疑深刻改变了当前社会的文化生态,对知识创新、文化传承、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产生了重大影响。微文化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新途径,赋予了新样式、新思维,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交错、正确导向与错误立场并存,多元思想舆论相互叠加,多样文化剧烈交锋的复杂形势之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威性的挑战

微文化具有自我体验、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特性,颠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性信息传播和内容灌输的方式,突破了信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之间的固有界限,削弱了教育者的信息控制权和支配权,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理论认知、认同的模式,降低了学生对单调枯燥教育方式的容忍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话语主导权及其权威性提出了挑战。

当代大学生习惯于弹指间的交流,热衷于刷屏式的分享,已经不可逆转地表现出对传统媒体的疏离和对新兴媒体的依赖,表现出对具有互动性、自主性的微文化的喜爱和追捧。他们将移动终端和网络作为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来源,愿意在微信、微博的众声喧哗中激情飞扬地评点时事、指点江山,而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主课堂、主渠道开展的思想灌输;他们更愿意通过跟帖、转发、点赞、评论、拍砖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直接展示个人的喜怒好恶,表达个人的认知与见解,而不再耐心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本正经、义正辞严的说教。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空间中的时间多,接触的网络上时髦词汇、新鲜事物也多,一旦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跟上他们的步伐,不熟悉他们的网络话语和思维方式,就会给他们留下刻板的印象,从而消解了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指导性的挑战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微文化以几何数级裂变方式传播,所辐射的范围和影响的对象大大超越了传统文化传播模式,这无疑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加剧了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复杂化、尖锐化。一方面,由于传播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这导致微文化传播的信息源可控性差、信息内容复杂多样。另一方面,由于传播主体的文化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网络传播中的微文化难免存在负面观点、不良信息。这也是近年来“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和层出不穷的恶搞现象在网络空间中充斥、泛滥,网络空间文化生态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非主流、反主流的微文化未经把关、过滤,直接倾泻到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空间中,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注意力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们感悟、品味民族文化经典和先进文化精髓的兴趣,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

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霸权,开展文化渗透,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精神殖民。他们凭借先进网络技术的垄断地位,利用某些网络应用软件传播西方价值观,妄图动摇青少年的信念信仰信心。敌对势力中的一些人在网络空间中扮演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群体中“吸粉”,打着爆料真相、揭秘历史等旗号编造谎言、传播谣言,向大学生灌输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思潮,意图解构、颠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大学生理论知识薄弱,辨别能力较低,有时难以对错误思潮做出正确的辨别,也很难洞察一些谬论背后的真实意图,在缺乏有效指导和引领的情况下,存在着被西方意识形态所误导,甚至沦为跟风者的危险。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效性的挑战

微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思议的加速度、穿透力和辐射面,将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紧密衔接,缩短了人际交流互动的时间跨度,扩大了人际交流的空间维度。微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当代大学生可以随时突破校园边界,直击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直面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当代大学生拥有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和自主学习的便利条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降低了他们对教学过程的依赖性。一旦遇到思想上的困惑和知识上的盲点,大学生习惯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搜索引擎自主求解,或在“朋友圈”即时求助。也正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热衷于微文化的传播和互动,他们对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的感知能力日益增强,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心关注程度日益提升。他们的思想受社会影响日益广泛深刻,他们的思想命脉越发紧密地与社会联动,他们的思想情感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敏感化,他们的思想动态也变得更加难以掌控,这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实效性的提出了严峻挑战。

微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无微不至”,微文化的传播无孔不入,会造成信息过剩、关注点过多,进而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注意力退化问题。当代大学生选择性接受心理和独立审视意识明显增强,十分关注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在网络信息的汪洋之中,文化知识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不具有吸引力就极易被湮没、被忽略。在话题新颖、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微文化冲击下,传统照本宣科式的单向灌输,已经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不相契合,不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的快速变化,不仅难以充分发挥解疑释惑、思想引领的作用,还可能引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甚至是逆反心理。

三、微文化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观念到实践,都相对滞后于微时代的发展。当前迫切而紧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谈“微”色变的畏难心理,自觉因应文化传播的态势,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相融合,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形式、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教育受众体验感

“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即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原则,以“微量化”方式传播思想理论,通过“微言”阐发“大义”,在微言细语中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大道理说小,从小道理中引申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大道理,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目的。“微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不讲大道理、硬道理,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格调和要求,削弱意识形态功能,而是不以大而全的方式笼统地讲道理,用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样态和叙事风格来讲大道理,在微言细语中让事实变得鲜活,让道理变得生动。从实质上而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的好学风、好文风、好作风,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坚持的好办法。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毛泽东很早就强调:“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6〕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7〕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实现,真正让当代大学生对理论入脑入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要契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受到了微文化的深刻影响,习惯于微量化的信息呈现和叙事风格,乐衷于生动活泼、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而繁杂冗长的信息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效地把思想装进大学生脑袋,就必须因势借力地“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打造大学生乐于关注、易于接受的思想教育方式,在满足个性化需求中开展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应抓准大学生崇尚微文化的心理,把握“精而管用”的大原则,从供给侧着手,运用微文化分众化、差异化、可视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微短视频展示历史缩影、利用简约图画体现事物变化,借用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甚至采用段子体、语录体等富含幽默诙谐的文体风格和流行的网络言语,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形象直观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唯有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形式主义、长篇大论、生硬灌输的弊病,使教育方式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寓教于乐,提升大学生作为教育受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更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

(二)“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释,提升说服力、感染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讲透,把党的思想理论讲活,就必须克服就理论讲理论、脱离实际、长篇大论的毛病,应用事实来“活化”理论,在讲事实中把道理讲深讲透。

事实胜于雄辩,真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析事才能明理,用真实打动人,才能让真理说服人。缺乏事实根据,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洞、沦为空谈,难以让学生信服。应当承认,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内容不够接地气、现实感不强,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尖锐批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不良作风,他指出,“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6〕。邓小平也一再强调,“让事实来说话”,“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7〕。道理之所以是朴实的而不玄奥的,因为它来源于生动的社会实践,存在于鲜活的事实之中。

道理、真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总结出来的,也是在实践中得以检验的。事实是确证道理,是真理的最根本的依据和最真实的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悟道明理,这不能通过“洗脑”来实现,只能通过启发思考来实现。所谓“悟”,就是感悟、领悟;所谓“明”,就是明辨、明确。真理、道理是越辩越明的,也是越悟越深的。事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要让大学生产生理论认同,就必须结合鲜活的事例来诠释理论,让学生对理论指导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深刻的认知。依事论理、融理于事,克服空洞说教的弊病,剖析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引导,才能使理论从抽象变具体、从枯燥变生动,化解“大道理讲不实,小道理讲不透,老道理讲不新,歪道理驳不倒”的困窘,增强理论的穿透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对理论的认识理解逐步由浅入深、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以事实为依据,大道至简。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讲真话、实话,回归实践找本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取得进步与发展的伟大成就的事实说话,在鲜活的事实中“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8〕,才能把基本原理变成朴实而生动道理,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纯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增强校园“微文化”思想引领作用

习近平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9〕,“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10〕。大学生在课余有大量的自主学习、生活的时间,他们是活跃在网络空间的重要群体,他们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文化交锋的主阵地。校园微文化的思想阵地,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一旦“失语”“失踪”“失声”,错误的、落后的、非主流的思想就会蔓延、泛滥,对大学生产生思想误导和精神侵蚀。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深刻把握这一现状,着力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主动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和网络舆论场的话语权,把微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纯化、净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厚实校园微文化,“纯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必须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立场坚定地批驳谬误,以主流引领潮流、以高尚引领时尚、以积极压制消极,壮大红色地带、亮剑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使校园微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底蕴变得充实、厚重、高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网络空间的最强音。

1.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供给

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要体现文化导向、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文化的性质与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网络文化为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就会沿循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提升;受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就会被侵饰、演化,甚至产生信仰迷失、信心动摇的问题。文化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适应互联网思维体验为先的基本特性,以“微量化”的形式进行传播,但其思想内涵却绝不能浅薄化、低俗化。微文化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重任,强化引领主流思想文化的作用。高校校园微文化建设必须着力于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中华文化内蕴的思想精髓、红色基因和先进内涵挖掘并激活起来,增加向上向善、富有深厚价值内涵的文化供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构筑有利于大学生陶冶高尚情操、涵养优秀品格的微文化精神家园,防止校园微文化演变成为毁三观的“危文化”、充斥泡沫的“伪文化”,防范反动、落后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渗透和误导。

2.实现“离课不离线”的网络微文化思想引导

微文化内容简洁、传播快速、响应迅捷,使理论知识的流动和价值观念的传导更加灵活多样、更加便捷顺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体验感和亲和力。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延伸教育链条,拓展覆盖空间,加强同学生在课外的互动交流,做到课上与课下、网上与网下有效衔接,理论主课堂与网络新课堂一体贯通,确保思想引领“不断线”。首先,要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微文化活动,打造O2O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开发适应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主题教育网站或APP,创设有利于师生课外互动的微对话、微访谈、微论坛等教育情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度和穿透力。其次,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上网上线,发挥专业特长开设专栏,成长为校园文化大V,融入学生的朋友圈,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微文化传播态势,第一时间切断不良信息传播链条,及时为大学生解疑释惑,自觉为马克思主义发声亮剑,积极做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正本清源工作,主动设置议题抢占微文化中舆论话语权的制高点,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

面对微文化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担负起新形势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剖析微文化给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影响,不断地寻求微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化挑战为机遇,更好、更高效地开展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助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