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为歌自华彩

2019-02-21 10:01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演职人员艺术团文艺

“竹板响,心欢畅,‘两学一做’新航向,争做合格党员好榜样……”近日,在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卜乐村文化大院里,近百名村民围坐在该镇夕阳红艺术团快板书演员周围,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说党章》。清脆的竹板声和着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文化大院里久久回荡——这是峄城区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卜乐村演出的一个场面。

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由机关退休干部、教师和原来曾在市、区剧团工作过的退休人员及农村有文艺特长的爱好者组成,现有演职人员37人,其中党员13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

今年73岁的李全东担任艺术团团长。17年前,李全东从阴平镇教委退休后赋闲在家。从小就喜欢拉二胡、上学期间曾当过文艺骨干的李全东在家实在待不住了,便联系镇驻地以前也喜欢乐器的几位朋友,把想成立“夕阳红艺术团”的想法告诉了大家,结果一拍即合,2010年7月,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成立了。

最初,艺术团由8人组成,团员少,大家就到镇驻地联系动员文艺爱好者参加。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影响力逐渐增大,一些喜欢文艺的村民积极加入,团员很快就发展到17人,其中,党员就有8人。2017年7月,在镇党委指导下,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正式成立了党支部,由李全东任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成立后,艺术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经常性学习机制。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辅导会等形式,互相沟通交流,让大家离职不离心、离岗不离党。教育支部党员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用“老党员”的“高标准”,为其他党员干部群众做表率。

学习中,艺术团党支部要求支部党员坚持记笔记,坚持戴党徽,亮党员身份;每月逢28日党员活动日,党员们利用优势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组织党员开展献爱心演出,开展让戏曲进校园活动,到街道或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等。通过文艺演出,让党的“思想武器”变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实践利器”。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党支部要求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发扬奉献精神,展示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党员李士华主动担任炊事员,还出资1.2万元购买二胡、琵琶、京胡等乐器供艺术团使用。党员李中秀把自己家的10块布料拿出来给艺术团做演出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为了把身边的美好生活唱出来,该艺术团党支部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活动方向,开展了“感受美丽新阴平,聚焦发展变化”主题系列活动。创作了表演唱《喜看阴平新面貌》、花棍舞《赞阴平》、快板《阴平农村旧貌换新颜》等节目。“七一”期间,开展“争当好党员”活动,创作了天津快板《两学一做当模范,争当好党员》节目。还开展了“纵比知足,横比知福”的大讨论活动,大家比出了满足感,比出了幸福感,也让广大党员群众通过剧团演出的节目,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为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该团开展“颂歌献给党”活动,创作了大型情景剧《勿忘国耻》,获峄城区一等奖、枣庄市二等奖,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10月,该团组织参加了“喜迎党的十九大,夸夸我家这五年”主题征文活动,在全区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桑榆似锦,霜叶正红。一年多来,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党支部带领演职人员不怕苦、不怕累,不计报酬,深入到乡村、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基层群众中,共演出一百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称该剧团是“文化惠民”“文化下乡”的表率,多个村赠送了锦旗。

猜你喜欢
演职人员艺术团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邀请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们走进学校
艺术为媒“侨之缘”云端献礼贺“双节”——兴化“侨之缘艺术团”精心编排中秋国庆在美云端演出节目
冬天的舞台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婚前启示录》 看他们如何讲述爱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