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溯源

2019-02-21 10:21束霞平
关键词:竞争力竞争要素

束霞平

设计产业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先导产业之一,是国家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衡量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为此,设计产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我国发展设计产业有诸多有利因素。深厚的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泛的文化市场,这些文化资源是我国发展设计产业坚实的基础。发展设计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竞争力。由于我国设计产业起步较晚,设计产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设计产业竞争力问题少有涉及和探讨。因此,加强对设计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为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设计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竞争力”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并不是一个刚刚提出的新理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竞争力在当今世界无疑都被各国看作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西方国家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较早。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表现尤为激烈,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竞争力”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后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给予了更多关注。设计产业作为新型产业之一,其竞争力理论研究还在探索之中。所有这些相关竞争力理论对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提供了理论发展支撑,也成了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的源泉。

一、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一)竞争力

一般而言,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夺取他们所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的较量。其中,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竞争主体、不同的利益、竞争场所、竞争目标[1]。经济学家认为,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与过程。

竞争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正是由于其复杂性使得对竞争力的定义难以界定。最早最为经典的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同时,竞争力又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涉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还涉及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2](P45-70)。其实,因竞争力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成不同层次,如美国、欧洲国家、日本先后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开始对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等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与评价。蔡秀云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根据研究的范围与广度,分宏观层次的竞争力、中观层次的竞争力与微观层次的竞争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3](P310-312)。国内学者樊纲曾对竞争力概念下了一个狭义的定义,他认为竞争力是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所处的地位,商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来源于同样质量的产品具有较便宜的价格,或者说同样质量的产品具有较低的成本。所有竞争力的概念最终可以理解为成本概念。他还认为,竞争力包含着制度(包括管理等软性技术)、技术进步、要素成本和比较优势等三个环节。提高竞争力来源于改进技术,实现创新;来源于改进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来源于要素成本和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的相对稀缺性不同,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成本存在差异[4]。

(二)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国际竞争力主体的多元性、结构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广泛性,其概念仍存在争议。从起源上看,国际竞争力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重要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热衷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此都有独到的见解,其界定也趋于多元化。早在1985年,Scott and Lodge将竞争力定义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创造、生产、分配和服务产品的能力以及由此取得利润回报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就首先提出了国际竞争力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1991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1992年,Tyson 将其定义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且这些产品、服务在满足国际竞争的检验的同时也使国民获得了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1994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与世界经济论坛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一公司在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科技、技术与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企业的竞争能力之上的,但是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者平均的结果。”美国竞争力政策委员在《关于国际竞争力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把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指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国民实际收入的能力。”

此外,国内学者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金碚认为:“国际竞争力就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水平”(1997)。而任海平在《各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指出:“竞争力实质是综合国力在比较竞争意义上的一个更鲜明的反映,也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综合国力增长的速度和国速度,决定着综合国力的发展与未来。竞争力强,综合国力就会增长加快;反过来,综合国力强,竞争力就容易提高。综合国力是竞争力的发展基础,竞争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弱小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并赶超大国的最有效的手段。”[5](P42)还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联合课题组认为:国际竞争力就是指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合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强弱程度,实际上也就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从以上权威机构定义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演进看,早期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包括基础设施、金融资产、经济体制和人力资本等四大要素。随后,国际竞争力概念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乃至宏观层次发展,国际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也是一个较为模糊和复杂的概念,由于国际竞争主体体现为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相应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也主要在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四个层次上展开,各个层次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6]( P30-70)。

二、产业竞争力理论

“产业”的概念是伴随着18世纪后半期西方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中“Industry”可称之为产业、行业或工业。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文献中,产业一词专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部门。现代产业经济学将“产业”界定为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的企业组织的总和。一般而言,产业有三种定义,一是将其定义为同类产品或产业的集合;二是将产业定义为生产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或整体;三是将产业定义为既包含企业又包括产品或者还包括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行业[7](P1-2)。某种意义而讲,可以界定以分析“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产业”的定义。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谢勒等人在其建立的三段论式的产业分析范式中,较早提出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SCP模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不过,SCP模式虽提供一个静态的研究思路,但是未提供可以操作的评价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重点拓展到产业层次领域,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讨论与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都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一些学者期望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对国际竞争力概念加以梳理,通常可将竞争力分为企业、产业与国家竞争力三个层次。其实,产业国际竞争力关注的是“产业”在全球市场上是否具有优势,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亦同时包括来自企业、产业与国家层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竞争的对象则是其他国家的产业。莫夫卓基(McFetrdge,1995)指出,在产业层次,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数据难以获得,学者们只好使用其他数据来代替,于是出现了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定义,如生产率、产业吸收力、出口份额等[7]( P32)。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全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认为,有5种力量驱动产业竞争,即新加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谈判力量、客户谈判力量以及与现有竞争对手竞争;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须围绕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只以成本为竞争焦点及专业型的差异化战备等四种基本战略组织资源和进行生产[8](P33-38)。他也提出了他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钻石模型”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四阶段学说,这些后来都成为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理论来源。Kougt(1985)则认为组织在实施全球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时应该同时考察国家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这都为国内学者界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蓝本。金碚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2](P31)张金昌将其定义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优势+能力+吸引力+产业收益能力”[7](P1-2)。裴长洪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9]。马海燕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国家和企业在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10](P32)。邹其昌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产业竞争力涉及区域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比较优势的含义。其二,产业竞争力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内部、相关及辅助产业、政府环境及国际形势等,都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其三,产业竞争力体现在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份额,国际市场份额是衡量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指标[11]。

三、当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它对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与核心就是竞争优势。当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是在战后国际经济的历史背景下对各种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创造性地综合应用的产物。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于1871年首先阐明和论证;之后Grossman、Helpman等学者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90年代后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进入到产业层次,Michael E.Porter作为该层次研究的开创者提出“钻石模型”理论;而Roberto Verganti则提出“设计力创新理论”;国内学者金碚、任海平等也就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展开研究。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如下:

(一)比较优势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将李嘉图(David Ricardo)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看作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他(1827)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含义: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是各国集中生产比较成本最有利的产品[12](P91-96)。在他看来,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其他国家,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该国不仅能够获得比较优势也能够获得竞争的优势。原因在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以生产产品的实物投入量为标准的,而竞争的优势则是通过生产产品的成本高低来区分的。换言之,一个国家所有产品劳动生产率都很低,但如果其要素的报酬更低,那么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时该国仍可获胜。

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是由于其理论的局限性,导致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其中最为成功的理论发展者就是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Leontief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Leontief悖论)[13](P331-349)挑战了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随后,新要素理论引入技术、人力技能、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管理等新要素,进一步发展要素禀赋理论。1966年,雷蒙德·弗农在《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新产品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不同阶段上要素密集度的变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相对优势和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分析技术变化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密集度有所不同,从而使比较利益动态化。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得出启示,在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时,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因素,还要兼顾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市场和企业的协调等因素。

(二)竞争优势理论

1990年,波特在总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回答了一国在某个特定的产业如何获得长久的国际竞争力,并强调,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他将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导向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这四个阶段虽然是一种概略性侵类,但有助于了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与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面对的问题,以及促成经济发展或导致衰退的力量[8](P534-535)。同时,他还指出,“钻石模型”理论除了可以解释一些产业如何成功,还可以成为预测产业未来走向的工具[8](P164)。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行为是形成国家竞争力优势的关键要素。

波特认为,第一关键要素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诸如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廉价蔻、融资等初级要素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现代化通信网络、高科技人才、尖端学科的研究机构等高级要素,将会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二关键要素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的最直接的动力。国内的市场需求条件是否有利于国际竞争,主要要看需求特征、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以及需求国际化。第三关键要素是相关支持性产业。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本国产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优势产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相关产业的优势对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起到互相提升的效果。第四个关键要素是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行业中,企业的目标、战略、组织方式和竞争状态有很大的差别。提高产业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状况主要取决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结构和同行竞争状况。第五个关键要素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机遇是第六个关键要素。当国家竞争优势的各种关键要素改变时,产业的竞争环境也会发生变化。“机遇”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作为竞争条件之一的机遇,一般与产业所处的国家环境无关,也并非企业内部的能力,甚至不是政府所能影响。机遇是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14](P20-23)。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理论

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的超越和发展,它既可以用市场份额等指标定量地表示优势的程度,又可以影响市场需求、激励竞争、增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高层次的竞争力,它不仅与决定比较优势的基本要素有关,而且受制度、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创新等高级要素的直接影响。可见,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主要在于:比较优势强调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比较优势主要研究各国不同产业间的关系,按照各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考察本国较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产业发展中的潜在优势及相互之间的合理分工问题,强调在国际产业分工上的优势及产业互补的关系。竞争优势则侧重于各国同类产业间或可替代产品间的关系,它主要强调不同国家间发展同一产业时较其他国家所存在的现实优势,研究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冲突和替代的因果关系。

当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不仅有一定的区别,还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最终体现[14](P18-19)。正如国内学者金碚认为,各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各种综合因素所影响的。从国际分工来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确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增强竞争优势更意味着各国产业竞争中的优胜劣败。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提出“制度说”理论。美国学者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34年在他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当然,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这个权威机构也阐述了各自的理论观点。国内学者对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也提出了些真知灼见。

设计产业竞争力是个比较概念,从国家角度谈设计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设计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设计产品,提供各种设计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界定设计产业竞争力内涵是研究设计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于设计产业竞争力研究没有现成的理论研究成果,仅从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借鉴。现有文献对它的定义基本于都受到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基于资源和核心能力理论以及WEF和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影响。现归纳为五种表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文化产业竞争力看作是文化企业获得能力或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的体现;第二种方式是将文化产业竞争力看作现实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第三种方式是将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是一种表现在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第四种方式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化产业竞争力,如从投入产出角度看,表现为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看,表现为文化产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的组合;从市场占有率看,表现为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看,表现为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第五种方式是从经济学角度定义文化产业竞争力,将其理解为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能力,包括文化内容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活动竞争力[15](P67-68)。可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设计产业竞争力也是如此。考察各国及地区设计产业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设计产业竞争力状况取决于该国整体环境,是该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政府行为、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见,设计产业竞争力直接体现一国或地区设计产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其核心竞争力是指设计产业赢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战略管理范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设计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应具备的某些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它包括设计创新力、产业集聚力、政府执行力、文化影响力等核心能力。

因此,从国家的角度研究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不仅要研究我国设计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还要探讨上述多种因素在设计产业发展过程所起作用的状况。

猜你喜欢
竞争力竞争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感谢竞争
日本竞争力
也谈做人的要素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