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在犬病临床上的应用

2019-02-23 03:33周红蕾李鹏昊吴海涛罗有文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钱俞佳江苏华创信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细胞宠物数值

周红蕾 李鹏昊 吴海涛 罗有文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钱俞佳 (江苏华创信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泰州)

血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作为检测犬感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近几年在宠物医学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C反应蛋白作为犬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近两年刚刚进入犬病临床的一项炎性检测指标,对于犬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对犬病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宠物诊疗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宠物临床检验设备及技术也随之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等的病原学感染)可发生在临床各科,宠物的任一部位,因此与感染有关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是所有宠物医生均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前几年的宠物诊疗中诊断感染,主要依靠血常规检验技术,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C反应蛋白是近几年宠物诊疗工作中使用越来越多的一个检验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发生炎症时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1~3],由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Ls)等炎症介质刺激肝脏细胞合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局部炎症性肺组织也能产生少量CRP[4]。CRP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由5个完全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组成空间环状球体,分子量为115kD[1]。CRP主要起到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对炎症细胞的吞噬及免疫调节[1,2],对各种刺激因素包括感染、组织损伤、坏死均能迅速做出反应[2,5]。

1 C反应蛋白的结构

图1 C反应蛋白结构图

C反应蛋白(CRP)是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的蛋白质物质。最初他们观察到一些急性病人的血清可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发生反应,所以将其命名为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如图1所示。其一级结构包含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弧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反应蛋白配体结合位点(与配体的结合需Ca2+参与),其另一面含有Clq及FcTR结合位点[6]。

2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点

C反应蛋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主要由肝细胞在L-6、L-1β、TNF-α刺激下合成,炎症局部巨噬细胞也可少量产生。正常合成率<10mg/L,急性炎症时>10mg/L。作为有免疫防御特性的钙结合蛋白,CR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在Ca2+存在下与磷酸胆碱、DNA、组蛋白等结合。CRP可与凋亡坏死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破坏时暴露的磷脂或外部侵入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的细胞壁磷酸胆碱结合,激活补体,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调节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生成,促使内源性或外源性配体物质的清除。(1)识别外来物质,激活补体系统。(2)增强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3)与血小板激活因子(RAF)结合,降低炎症反应。(4)与染色体结合,消除坏死组织里的细胞DNA。

3 C反应蛋白的临床指示意义

(1)血清CRP在感染发生后5~8h即开始升高,48h达到峰值,血浆半衰期19h,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随着感染控制它可在24~48h迅速下降,1周内恢复正常。CRP的水平和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升高提示临床应重视病情的变化。(2)CRP在细菌与病毒感染的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RP在绝大多数病毒感染的血清浓度变化不大或不变,这是由于大多数病毒感染是在细胞内增殖进行,而完整的细胞膜上缺乏暴露的磷脂蛋白质,故不能触发CRP的产生和结合。相反,直接创伤和多数细菌感染发生在细胞外,足以使细胞膜分离,暴露出胆碱磷酸和提拱CRP的附着点,通过L-6将信息传递给肝,并刺激肝产生有活性的CRP。(3)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是最有用的手段。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量随着炎性因子的升高而增加,其中有数小时的延迟,活性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不久即降至正常,然而如治疗无效,C-反应蛋白可维持在高浓度水平,感染加剧,则其浓度还会上升。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

4 C反应蛋白与血液白细胞对比

4.1 对炎症的反应速度 白细胞反应速度升高较慢,长达36h才会有上升趋势,治疗后随炎症刺激消除而降低,但降低较慢。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后5~8h明显上升;48h到达峰值,当炎症被控制后C反应蛋白水平迅速降低。

4.2 影响因素 犬的自身机体抵抗力、时间差异、是否用药以及年龄会影响白细胞的检测。C反应蛋白不受机体抵抗力、时间差异、是否用药所影响[7]。

4.3 对疾病的敏感度 白细胞数值范围比较大,因犬的品种差异、年龄等因素使动物本身白细胞参考数不同,有少许的升高但是却没有超过正常数值,慢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数值没有明显的上升,变化不显著。C反应蛋白,影响因素比较少,炎症反应数值比较灵敏,可以很好地用来检测急性细菌感染及判定抗生素疗效,在粒细胞缺乏或作免疫抑制疗法时尤为适用。

5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

5.1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在监测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阿拉斯加,3月龄,母犬,免疫齐全,主诉今日发现该犬咳嗽,饮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自行喂服人用止咳药,没有好转。体温39℃,呼吸42次/分,脉搏156次/分。化验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均为阴性。拍摄X线片,肺内有炎性渗出,如图2、图3所示。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并且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数值,如表1所示。根据相应检查结果,确诊该犬患有肺炎,第1天就诊时白细胞尚在正常范围内,而C反应蛋白检测值已经超过

图2 侧位片肺内渗出

图3 正位片肺内渗出

表1 白细胞(WBC)与C反应蛋白检测

100mg/L,表明C反应蛋白对炎症反应速度敏感。随着治疗药物的使用及病情的发展,白细胞数值继续上升,说明白细胞反应的迟滞性,直到第7天数值才下降,无法对抗生素的使用给出指导意见,在动态监测过程中,C反应蛋白数值一直下降,这与X线片的呈现效果是一致的,说明了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对临床用药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5.2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在监测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藏獒,9岁,公犬,42kg,右后肢外侧皮肤一个肿物,破溃,肿胀,渗出,经细胞学检查,初诊为肥大细胞瘤,如图4所示。考虑手术切除,并病理送检,术前术后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情况如表2所示,术后第7天病理报告显示为肥大细胞瘤,II级,化疗开始。

图4 肥大细胞

由于肿瘤破溃,术前和术后C反应蛋白一直很高,难以控制,术后第7天开始选用伊马替尼口服化疗,第9天时伤口开裂,继而发生伤口红肿,瘙痒严重,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第13天的时候改服用帕拉丁,伤口逐渐消肿变小,瘙痒减轻,C反应蛋白数值逐渐下降,至第18天时,隔日给予一次帕拉丁,剂量逐渐递减为0.5mg/kg,至第30天,伤口愈合良好,C反应蛋白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从整个用药化验的过程来看,C反应蛋白的数值与犬的临床表现高度一致,表明C反应蛋白在监测恶性肿瘤治疗时能正确指引合适的化疗药物,白细胞的数值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由于反应的迟滞性,对药物使用的反应不是特别的敏感。

表2 白细胞(WBC)与C反应蛋白检测

6 小结

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鉴别宠物犬的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可以反应疾病炎症反应的程度,也可以对肿瘤疾病有良好的监测和用药指导。随着宠物疾病诊断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宠物疾病被诊断出,C反应蛋白也期待在更多的疾病诊断、预后以及用药指导方面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猜你喜欢
白细胞宠物数值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白细胞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抬起脚来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养宠物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带凹腔支板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