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御风而行,清净修道

2019-02-25 07:49
学生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列子郑国庄子

列子本名列御寇,春秋晚期郑国人,是诸子百家中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他是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其著作《列子》与《老子》《庄子》并列为道家的三部经典。

隐居避世,潜心著书

列子所学的是黄帝、老子一脉的道家学说。他曾经问道于关尹子,后拜壶丘子为师,又先后问道于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和有道之士伯昏无人也有师友之谊。据说,就连请老子写下《道德经》的关令尹喜也对他有过教导,还留下了关尹子教射的故事。

列子的老师们都大有来头,因此列子的学问道行也不低。据说他修道不过九年时间就能御风而行,乘风遍游八荒。列子不但学问高深,而且修道有成。

避世隐居后的列子不为名利所惑,潜心著书。传说他和弟子们共同写下著作二十篇,多达十余万字,此后屡经战乱,如今传世的著作中已经有了许多后人编撰的痕迹。但无论参与著书的人有多少,著作的名字仍然是《列子》。

诸子百家中有很多讲故事的高手,列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列子》一书是为阐述列子对道家学术理论的见解而作的,但列子并没有枯燥空洞地说教,而是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传说,比如纪昌学射、二子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绕梁三日等。虽无说教,却将深奥的道理讲得妙趣横生。

安贫乐道,超然物外

列子的弟子曾经问列子:“得闻大道之人,都能富贵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却不好回答。得闻大道者人品也都很高尚,在熙熙攘攘为利奔走的人世,人品操守高尚者未必就能博取富贵。既然如此,追求大道又有什么实际利益呢?列子沉吟半晌后回答:“桀纣是因为轻视道而重利才亡国的!”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不久之后,列子又用自身行动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列子住在郑国的时候非常贫寒,邻居们时常看见他面带饥色。有一天,列子的家中来了一位贵客,是一位他国的使臣。使臣趁着出使郑国的机会,特地前来拜会仰慕已久的有道之士。使臣看见列子生活贫困,但依然对道学孜孜以求,非常感动。使者在拜见郑相子阳时问:“列御寇是名闻天下的有道之士,在你们郑国却过得如此贫困。您身为郑国的相国,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

子阳听了非常震惊,这位名闻天下的有道之士他之前竟从未听闻。子阳想,这可是一个为自己博取礼贤下士名声的好机会,遂让人准备了几车粮食,派了一名官吏将这些粮食送去给列子。

官吏带着粮食来到列子所居的陋巷。列子向官吏辞谢道:“我没有为国家出过任何力,也没有尺寸的功劳,怎么可以享用国家禄米?再说,我也不缺吃的。谨向子阳相国致谢,还是请您把这些粮食带回去吧。”列子连续两次拒绝接受,硬是把使者挡在了门外。

列子之妻望着运粮的车远去,心疼得捶胸顿足:“我听说别人得道,妻儿都能得到富贵安逸,先生得道,妻儿却不得温饱。今天,相国派人赠送粮食,以弥补慢待贤士的过失,先生竟也推辞了。到底是我的命苦,还是你有什么其他的道理?”

列子笑着说:“你有所不知,子阳并不知道我是一个有道之士,只是因为他受到别国使臣的批评,为了博取礼贤下士的名声才给我送粮食的。他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轻易地向我赠送礼物,日后也会因为别人的话轻易罪责于我。再说子阳在郑国不得人心,我岂能收下他的粮食?受人供养就要与人共赴灾祸,如果我受了子阳的礼物,将来会后患无穷。”

果然,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列子若是当初接受了子阳的馈赠,虽能得一时的发达,但日后他和家人势必被祸及牵连。列子能明智地摆脱这种危险,足见他对局势洞若观火的智慧实在非同一般。

庄子爆料列子的糗事

列子在世时虽然安贫乐道,死后却富贵逼人。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尊奉列子为“冲虚真人”,宋徽宗又加封其为“致虚观妙真君”。

有趣的是,虽然列子修道有成,他的后辈庄子却并未给他留情面,在自己的书里常爆料一些列子的糗事。《庄子·百里奚》中记载了列子和伯昏无人借射箭论道的故事。

列子的箭术曾得到过关尹子的指点,很是高明。有一天,他给好友伯昏无人展示他精湛的箭术。只见列子凝神而立,如同木偶。他拉弓满弦,搁一杯水在臂肘之上,肘如直角而后发箭。放出前箭又搭后箭,前箭后箭重叠射入靶心。在射箭的同时,列子巍然屹立,手臂上的那杯水纹丝不动。谁知伯昏无人对这样精准的箭法毫不动心,他说:“你这样射箭表演的成分太多,这是为射而射,并非不射之射。如果我和你登上高山,站在危险的悬崖边,下临万丈深渊,那时候你还能射吗?”

于是伯昏无人带着列子登上高山,脚踏危石,下临百丈深渊。伯昏无人背对着深渊后退,一直走到脚后跟几乎悬空,然后他让列子也像他那样站着。列子走到悬崖边伏在地上,冷汗都快流到脚后跟了。伯昏无人说:“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如今你惊惧得目眩神迷,恐怕再也没有信心百发百中了吧?”

为射而射只是小成之技,不射之射才是大成之技。外境无干扰和危险时,小成者能够凝神,非常淡定,正常发挥技术。外境有干扰和危险时,小成者难以凝神,无法淡定,技术完全走样。而大成者无论处境如何都能正常发挥技术。这种超级淡定在庄学中被称为“宇泰定”。

还有一次列子出远门,却半路折返。他告诉伯昏无人路上遇到的店家将近有一半都对自己礼敬有加,他为此感到惊惶。后来伯昏无人去探望列子,发现他家宾客盈门,于是连门都没进就很不高兴地掉头走了。列子光着脚追出来问原因,伯昏无人便责备他过于显示才智,沉湎于他人的归附逢迎。不用说,列子又一次被教育得哑口无言。

庄子还说列子求师问道时不够专心,贪多好新,甚至还曾经被巫师相士所迷惑。这些故事里的列子没有什么仙风道骨,更像是个喜欢炫耀的凡夫俗子。只是这样的列子又怎么可能隐居乡里四十年呢?列子能御风而行的话是庄子说的。既然能御风邀游八荒,那站在悬崖边射箭岂不是小菜一碟?

也许《庄子》故事里的列子还是得道以前的青年列子吧,毕竟神仙也是从凡人一步步做起的。

猜你喜欢
列子郑国庄子
列子学射
列子的远见
《列子》真伪之辨与《列子》认知的重建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列子》研究综述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