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猕猴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9-02-25 14:58马丽华普莉华谢家元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峨山猕猴桃品种

马丽华,普莉华,谢家元

(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01;2. 峨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峨山653200;3. 峨山县双江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峨山653200)

1 峨山县地理概况

峨山县位于滇中腹地,东经101°52′-102°37′、北纬24°01′-24°32′,属于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期、立体气候突出的气候特点。东连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南接红河州石屏县,西南毗邻新平县,西北与楚雄州双柏县隔绿汁江相望,北连易门县和昆明市晋宁县,总面积1 972 km2,总人口15 万人,总耕地面积1.25 万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08 hm2。年均日照时数为2 159.5 h,日照率为52%。年均气温16.2 ℃,年均降雨量925.8 mm,土壤为红壤,是猕猴桃的适生区。

2 峨山县猕猴桃产业现状

2.1 猕猴桃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分析

峨山县猕猴桃种植主要分布在双江、岔河、塔甸、大龙潭4 个乡(镇),海拔900~2 100 m,属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猕猴桃的生长。峨山县2018 年降雨量在796.3~1 039.8 mm,空气相对湿度在65%~87%,月降雨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5-9 月,占全年的60%以上,降雨总量充足;峨山县年平均气温在9.0~18.7 ℃,月平均气温在7.9~21.2 ℃,大于10 ℃以上的活动积温3 521.9~6 412.5℃,年辐射量在5 115.1~5 366.4 MJ/m2,无霜期在240 d 以上,果实成熟期的温差为9.6 ℃(5-9 月),具有生产早熟优质猕猴桃所需气温条件;峨山县年日照时数为2 068.7 h,能满足猕猴桃对日照时数的要求(1 300~2 600 h);从极端气候上看,峨山县倒春寒、大风、日灼、冰雹、暴雨等极端气候对猕猴桃生产有较大的影响,需注意防范。

2.2 种植规模

截止2018 年底,全县共种植猕猴桃214.8 hm2。各年份完成情况分别是2014 年完成种植15.6 hm2,2015年完成种植44.2 hm2,2016 年完成种植12.3 hm2,2017年完成种植142.7 hm2。

2.3 主要做法

2.3.1 成立技术指导组,倡导产业发展科技先行

县农业局成立了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从挖塘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枝、间套种等各个环节对种植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

2.3.2 确定主推品种

分析研究峨山县的资源特点、种植优势以及市场需求,明确了主推品种为红阳红心猕猴桃。

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采用“静力覆盖疲劳”和“损伤无扩展”的设计理念,其设计和验证过程均参照航空工业复合材料制件研发流程,并采用试样、元件、细节件、组合件、全尺寸件等多层次的积木式设计验证过程设计而成。

2.3.3 强化科技培训

邀请省内外水果专家对科技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同时采取会议、现场、参观学习多种培训方式,加大对农户的生产实践培训力度,共组织召开猕猴桃各阶段技术培训57 余期,培训农户4 120 余人次。组织猕猴桃种植户共9 批643 人次,分别到屏边县、石屏县等县(区)实地参观学习。

2.4 取得的成效

2.4.1 通过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深入调查,确定适种区,县财政出资补助苗木款让农户种植(包括建档立卡户),5年来全县共补助猕猴桃苗木37.4 万株,投入财政资金225 万元,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农户通过调整新产业、学习到新技术、充实了新生活、获得了满足感、充满了新希望、提升了幸福感。有效的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4.2 引入企业、大户种植,辐射带动山区产业发展

5 年来全县共引进1.33 hm2以上企业、种植大户5 户种植28.7 hm2,通过企业、大户的规范化种植、管理、营销,辐射带动周边猕猴桃种植户的标准化运作,同时种植区域的闲置劳动力较好的解决了企业、大户的用工问题,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2.4.3 经济效益明显

通过4 年的管护,部分已进入挂果期,2018 年全县猕猴桃挂果面积21.3 hm2,总产量62 t,产值95.8万元。

3 峨山县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

由于峨山县猕猴桃种植区域大多是坡地、荒地和新垦的低产山地,土地贫瘠,水利、交通设施配套不完善,冬春干旱季节无水源保障,果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点多面广、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小水窖,管网(喷、滴灌)等农业设施建设覆盖率极低,水利条件较差,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3.2 建园不标准,管理不规范

峨山县猕猴桃园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土壤质量差、地块窄小而零散,建园难度和成本高,加之果农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种植随意性大,整体布局意识弱,科技普及率不高。表现在用工量大;种植株行距不规范,管理难度增加;部分园区没有按照“坡改梯”的技术要求实施,水、土、肥流失严重,耕作层逐渐变贫瘠,供排水不畅,旱季缺水,雨季沥涝,导致猕猴桃根腐病、溃疡病频发;园区管理主要靠人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

3.3 品种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

峨山县种植的猕猴桃品种主要是红阳红心,品种单一,属早熟中华系列,口感和风味俱佳,鲜果糖度5.25%,软熟后糖度为15.8%,但单果重仅为46.3 g,达不到商品果的标准(单果重大于70 g),导致销量不畅,效益较低;且缺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市场产业链无法搭建;同时由于品种单一导致品种严重退化等问题,使得猕猴桃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3.4 种植苗木以外来引进为主,适应能力弱

峨山县种植的猕猴桃苗木多以四川引进的嫁接苗为主,砧木抗旱耐涝能力较差,根系主要分布在10~40 cm 土层,干旱时很难从土层深处吸收充足的水分,雨季来临时易发生沤根现象,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3.5 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峨山县适宜猕猴桃种植的耕地面积为8 00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7%,猕猴桃发展潜力巨大,但生产中由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一套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导致树体长势差参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一方面雌雄花期不同步。雄花提前雌花开放15 d 左右,导致种植户要从外地购置去年的花粉进行授粉,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感病的几率;另一方面生长调节剂的施用不科学,为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种植户随意增加膨大剂的施用浓度和次数,给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同时果农施肥具有盲目性,对肥料种类选择和施肥量确定偏差大,与N ∶P2O5∶K2O=1.2 ∶0.8 ∶1 结构相差甚远,施肥方法随意而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由于猕猴桃的生长回报周期长,受经济条件影响,部分农户逐渐减少投入,栽培管理粗放,且7-9 月日照不足,空气相对湿度过大,易诱发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给病害防治带来困难,生产上经常见到烂果、病果和提前落果等现象,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缺乏猕猴桃的采后保鲜和加工等技术。

3.6 缺乏果树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峨山县种植业科技人员有84 人,其中园艺专业毕业的只有12 人,仅占14.3%;植保专业毕业1 人,占1.2%;农学专业毕业71 人,占84.5%。可见在种植业科技人员中,农学专业占的比重较大,园艺专业占的比重较小,加上多年来重点抓粮油生产,忽略了果蔬生产,从事果树栽培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少,急需更新种植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峨山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云南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契机,注重与国家、省、市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通过本区域内多方资源整合,改善种植区域内水利条件,采取开挖小水窖、修沟渠、架管引水、铺设喷、滴灌等方法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果园栽培管理基础条件,进而提高苗木成活率、坐果率、果品率。

4.2 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合理调整品种结构

建立猕猴桃品种资源圃,选择耐旱耐涝性较强的品种(金魁、贵长等)或选用当地猕猴桃品种作砧木[1],同时引入先进的苗木繁育技术,提纯品种及繁育无毒苗木。以早熟品种为主,适当引进中熟和晚熟品种试种,筛选出适宜峨山县种植的品种,利用不同种植区域的光热条件,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搭建果品产业链,如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要合理搭配栽培,以增加市场品种选择;适当开展酿造、汁用等猕猴桃品种的引种,丰富猕猴桃产业链。

4.3 推广生物多样性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果树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特别是果树生长前期和秋冬季果树休眠期,树体生长空间需求小,根据耕地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的间套作物品种,如大豆、花生、蔬菜、马铃薯、紫甘薯、牧草、绿肥等,既能以短养长,缩短效益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增温保湿,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4.4 加强试验示范,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峨山县猕猴桃从2013 年引种至今,从栽培、施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都遇到了技术难题,需要不断摸索、掌握各方面有效实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4.5 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果品质量

推广猕猴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果品品质;在配置“红雄”的基础上,引进一些物候期稍早点的金农、黄金果等品种的雄株试种,解决因地域差异而导致雄花滞后开的问题;规范应用修枝整形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提升品质;采取生物防治,减少病害的发生;合理施用调节剂,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制定合理的产量标准,及时套袋,保证树体健壮,最终集成峨山县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4.6 开展猕猴桃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延伸产业链

红心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5%以上便可采收[1],采后应结合产区的气候和经济条件,研究合适的贮藏方法,延长保鲜期,加强对猕猴桃保健食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如果汁、罐头、果脯、果酱、果酒、果肉饮料、果粉等;为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4.7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优化,在市场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下,新的产业不断涌现,要求技术人员的知识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乡村产业振兴就要人才、技术的优先振兴,科技知识的更新是重中之重,在理论学习中打基础,从实践中提升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峨山猕猴桃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有眼无珠
摘猕猴桃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提取猕猴桃的DNA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摘猕猴桃
品种选育彩版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