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9-02-25 12:36汤玉琴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达标率高脂血症个体化

汤玉琴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21

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超过正常水平,从而引发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1]。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都有严重的影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和用药结合,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很多患者难以坚持而导致预后效果不佳[2]。因此,我院制定了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90名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名)和实验组(45名)。对照组患者:男25名,女20名;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43±10.58)岁。实验组患者:男23名,女22名;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48.06±11.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的可比较性。

1.2 护理干预措施

1.2.1 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教育、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

1.2.2 实验组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患者选择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高脂血症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而这些疾病又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生理上的不适也给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患者可能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细心的观察患者的情绪状况,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不良情绪;另外,跟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的方法,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指导干预针对高脂血症患者,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来缓解症状,而饮食控制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可因人制宜,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摒弃以往错误的饮食习惯,让患者有意识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和内脏的摄入,饮食宜清淡、低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3,4]。③健康教育干预为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的过程,让其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全面普及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的方法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意识到坚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5]。④运动指导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鼓励患者坚持运动,给患者制定每日运动的计划表,可进行散步、慢跑、骑行、跳舞、游泳等,一方面促进胃肠蠕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体重[6]。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情况变化(Mean±SD, mmol/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DL-C、LDL-C、TG、TC水平;生活方式通过运动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来衡量,运动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通过问卷形式来统计;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档次,即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 19.0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平均差(Mean±SD)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情况变化 实验组患者的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的水平,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水平;实验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并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指标情况变化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达标率93.33%,饮食达标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运动达标率为71.11%,饮食达标率为77.78%。实验组的运动和饮食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指标情况变化[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高脂血症的诱因众多,但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如不饱和脂肪酸及高胆固醇的过量摄入,热量的过多摄入和运动的不足引起肥胖的发生,再加上抽烟、喝酒以及不规律的作息等是主要的因素[7,8]。因此,通过控制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个体化的护理才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研究中采取个体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结果显示血脂水平明显得到良好的控制,并且效果较对照组患者也很显著;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达标率和饮食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达标率高脂血症个体化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