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02-25 12:37李健丽张梅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监护循证通气

李健丽,张梅

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200

患者病情危急命悬一线、必须要靠外辅要帮助呼吸是大部分ICU患者的常态,因此,如何采取高效率的相关呼吸辅助器械,兼顾患者的病情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常、维持呼吸道正常的功能,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之必需[1]。使用机械通气的方式来维持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是临床上重要的手段[2],而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的必要措施和预防各种临床并发症的屏障[3]。有研究报道,围绕机械通气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方式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不仅能够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个人护理方案,以保证临床显著的护理疗效,更能通过结合证据指数高的护理经验和科学证据,确保治疗的科学、安全和有效。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院开展了循证护理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危急并有机械通气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2.48±3.52)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62.57±3.86)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具有机械通气的临床指征,且整个机械通气时间≥48h。(2)患者与家属知晓本次临床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呼吸道炎症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史者;(2)无法进行气管插管者;(3)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未治愈者;(4)伴有肢体行动不便、心血管疾病、精神神志障碍和颅脑损伤者。

1.3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一般护理,对患者采取呼吸机辅助的方式,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需要。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指标数据、保持室内的温湿度、严格检查各类连接通路、及时调整患者的卧床体位和翻身活动,以防止褥疮的发生,从而保证给予及时地护理和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的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具体为:(1)成立循证护理专门小组。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均要学习循证护理知识,接受循证护理专家培训,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循证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熟记于心,并颁发相关合格证书以后予以上岗。(2)提出循证护理问题。专门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发现目前在本院接受临床机械通气护理的患者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讨论和总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肌力下降和并发其它疾病等影响患者治愈的问题。(3)寻求循证证据支持。专门小组成员将存在的相关不足通过临床文献数据库查找,筛选出质量高和信服度高的文献,将相关解决方案收集汇总给组长,最终确定最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4)循证应用:将循证问题和循证解决方案制定成规范合理的系统护理干预流程,并将之应用与观察组并做好相关记录。

1.4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干预后情况,其中指标有机械通气持续时间(h)、住院总时长(d)、ICU监护总时长(d)和并发症发生率[n(%)]。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并发症发生率为[n(%)],属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总时长、ICU监护总时长(Mean±SD),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之后,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监护总时长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专门对ICU病房中不能通过自主呼吸方式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急危重症患者而实施的的辅助器械,是临床上用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保全患者生命所需的一种重要方式手段。但研究发现,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有效率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密不可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有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总时长、ICU监护总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所有医护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分析总结以往的研究结果和临床治疗效果发现,给予患者实施一般性常规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医患双方都期待通过更加合理的方式来达到更为理想的目标。研究发现,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循证理论知识和寻求有效循证技能的培训,再对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模式,既包括临床医师需要结合相关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的方式,发现临床护理的不足之处,也需要护理人员不断从细节入手,观察病人之所需要,以循证思维来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杏儿给予更多的患者系统高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后效果比较(Mean±SD)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总时长、ICU监护总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证护理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结合急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特点和个人身体素质,在为其采取机械通气措施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一方面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ICU监护、患者住院总时长和并发症发生机率,对患者的护理以及治疗均有积极作用,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监护循证通气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循证护理》稿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不通气的鼻孔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