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9-02-25 12:37王新玲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涂片

王新玲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明显增加,主要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增加引起[1]。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被分为以下类型[2]: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甲状腺滤泡癌(FTC)、低分化癌(PD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UDC),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65%-80%,因此术前采用有效手段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出率有重要意义。BRAF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BRAF V600E突变能够调控细胞无限生长获得恶性增殖的作用,近年来学者发现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密切相关[3]。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主要靠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往往存在组织不足及结果不确定的情况,本研究引入BRAF V600E基因检测与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探讨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2019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穿刺患者。入选标准:影像学发现患者甲状腺结节临床怀疑甲状腺癌可能,进行细针穿刺,留取穿刺液进行BRAF基因V600E检测,同时涂片进行细胞学诊断。其中男25例,女65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47±3.24)岁。

1.2 方法 荧光定量PCR反应:获取患者穿刺后冲洗液,使用专用DNA提取试剂盒(采购自厦门艾德)提取穿刺液中的DNA,通过人类BRAF基因V600E突变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穿刺液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同时穿刺细胞进行涂片,HE染色,由两名主治以上病理科医生进行细胞学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检测、诊断的结果。

1.3 结果判读 荧光PCR结果判读:待测样品内控基因HEX信号应有标准扩增曲线,且按照产品说明书Ct值位于13-21区间内,同时若样本待测基因有扩增曲线出现,且突变信号的Ct值<28,检测样本判定为基因突变阳性。内控基因无扩增,检测无效,内控基因有扩增,而待测样本目标基因无扩增则判读为突变阴性。

细胞学判读,细胞学涂片HE染色,两位专家分别读片后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可疑者以阳性计入统计学样本,其他良性结节、桥本氏病等计入阴性结果。其他类型癌已经从总体样本中剔除,不计入统计。

2 结果

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与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总体符合率为86.7%,虽然采取spearman correlation统计学方法两种术前筛选方案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临床17例表现为BRAF V600E突变而细胞学诊断为良性或者怀疑良性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该部分患者多为穿刺细胞量少不资诊断,或者术后发现微小乳头状癌。这说明该基因的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前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见表1。

表1 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与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甲状腺癌总体发病率的80%以上。传统的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存在微小乳头癌及穿刺获取细胞少造成诊断困难部分患者不能够明确诊断,导致患者面临重新穿刺取样风险的临床现实情况。

在该组样本中BRAF 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突变比例达90%,与细胞学诊断在统计学虽未体现出明显差异,但是由于细胞学漏检样本的存在,该位点的突变检测在术前患者确诊中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减小了实际临床细胞量少细胞学诊断压力大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了由于细胞量少患者需要重新穿刺取样的风险及相应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认为BRAF V600E突变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涂片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