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细菌性膀胱炎引起尿闭及急性肾衰病例分析

2019-02-25 07:24邓云贵郭远斌马玉芳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患猫膀胱炎导尿管

邓云贵 郭远斌 马玉芳*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2;2.福州挚友宠物医院 福州 350004)

猫尿闭在小动物临床中比较常见,多发于公猫[1]。猫尿闭会引起肾后性的急性肾衰[2]。其常见的原因是自发性膀胱炎[3],膀胱、尿道结石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细菌性膀胱炎临床上常表见尿频、尿急、血尿、排尿行为异常、尿闭以及肾脏肿大等症状[4]。本文就一只7~8月龄英国短毛猫因粪肠球菌感染导致膀胱炎,并发尿闭及急性肾衰病例的诊治过程撰文予以报道,旨在对其他宠物医师处理类似病例时提供参考。

1 病例情况

蓝白英国短毛公猫;8月龄;3.35 kg。未绝育,免疫完全。2018年7月24日前来就诊。主诉:昨天下午蹲猫砂盆很久,但没有排便,也没有排尿,食欲变差。

2 检查与诊断

2.1 首诊与治疗

1)临床检查:T38.8℃,P160次/min,R30次/min。触诊膀胱胀大。

2)B超检查:膀胱中高亮回声,疑似有尿沉渣。导尿管导尿时,导尿管前端及中端有结晶堵塞,尿液颜色淡红。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B超检查确诊为膀胱炎,伴发尿闭。

4)治疗:安置导尿管,导尿并用甲硝唑氯化钠溶液液冲洗膀胱,1次/d,冲洗3 d。生理盐水30 mL+头孢噻呋钠20 mg静脉输注;复方生理盐水200 mL+5%葡萄糖溶液50 mL+ATP 1 mL静脉输注,连续3 d;头孢氨苄35 mg,2次/d,口服1周。该猫连续治疗3 d后,可自行排尿,食欲良好。当日停止输液,取出导尿管。留院观察1 d,未发现异常,出院。

2.2 复诊 8月13日,该猫又被带来复诊。主诉:已好几天不食,当日未见排尿、饮水,在上次就诊出院后,约接回家3 d后出现尿频,近2~3 d发现排尿减少。

1)临床检查:体温39℃、脉搏140次/min、呼吸24次/min。患猫精神沉郁,静卧不动。触诊膀胱胀大、坚硬;双侧肾脏肿大,触压有痛感。

2)B超检查:膀胱影像显中强回声,弥散性光点。肾脏偏大,皮质与髓质界限不清。

3)血液生化检查:患猫前肢头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检查结果见表1。该猫尿素氮和肌酐严重升高,表明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表1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4)尿检:尿液颜色深黄,有絮状样沉淀;尿沉渣镜检,未发现结晶;沉渣染色镜检,见大量膀胱上皮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大量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油镜下见大量球菌。

5)诊断:根据临床症状、B超、血液生化、尿液检测结果,确诊为由球菌(屎肠球菌)引起的膀胱炎,并发尿闭,急性肾衰。

3 治疗与转归

3.1 埋置导尿管 由于患猫病情较紧急,首先考虑对患猫插入导尿管,导尿,并用甲硝唑氯化钠溶液冲洗,1次/d,连续3 d。

3.2 药物治疗 生理盐水30 mL+头孢噻呋钠20 mg,1次/d,静滴4 d;复方生理盐水200 mL+5%葡萄糖溶液50 mL+ATP 1 mL,1次/d,静滴4 d;恩诺沙星0.5 mL,皮下注射,1次/d,连用4 d;立止血(白眉蛇毒血凝酶)0.5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3 d;止血敏1 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4 d;沙斯多保(蔓越莓提取物、A型花青素等)1粒,口服,2次/d,连用7 d;碳酸镧1粒,口服,1次/d,连用7 d;优泌可(D-甘露醇、蔓越莓提取物、石榴提取物、紫锥菊提取物等)1粒,口服,1次/d,连用7 d;头孢氨苄35 mg,2次/d,口服7 d。猫多种维生素1/4勺(约 2 g),2次/d,灌服7 d。

治疗1周后,患猫整体精神状态恢复尚可,饮食量较少但已有好转,可自主排尿,但每次尿量较少,体重较住院时有所下降,尿液颜色也从治疗前期呈絮状浑浊伴有血尿到清亮。肾脏的大小也恢复正常。

治疗2周后,患猫能自主排尿,饮食、排便正常,遂拆除导尿管。由于该猫尿量并未完全恢复正常,8月28日做尿液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在此期间,主要为速诺0.4 mL,皮注,1次/d;头孢氨苄35 mg,口服,2次/d;沙斯多保,每次1粒,2次/d。

9月1日,尿量基本恢复正常,停止皮下注射用药,每天用药仅给予头孢氨苄35 mg,1次/d,口服。

3.3 第一次药敏试验治疗 9月4日又出现排尿减少,9月6日得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已使用的多种药物产生耐药,但仍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当天即更换恩诺沙星8 mg,口服,2次/d,治疗3 d后,排尿正常,但尿液镜检仍有大量球菌。9月17日第二次送检尿样,做药敏试验。

3.4 第二次药敏试验治疗 9月23日,第二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已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产生耐药,仅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敏感。因此,当天即选用呋喃妥因12 mg,口服,3次/d。10月3日与10月5日分别取尿液镜检,未发现膀胱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及球菌。

4 讨 论

临床上,对于一些尿闭病例来说,很容易反复发生[5]。因此,对于病理诊断需要有一个详尽的诊断检查。临床检查中,除了一般检查外,首选B超影像下观察其膀胱内是否有高亮回声,再结合临床症状及尿沉渣镜检大体判断高亮回声的物质是结晶物质还是膀胱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的一些絮状沉淀。对膀胱内回声的准确判断,对指导治疗用药有重要意义;B超下通过对肾脏大小、形状、皮质髓质的判断,再结合实验室尿液检查、血液生化、肾脏指标的检查,可以对肾脏功能受损程度作出判断。一般来说,尿闭可以引起急性肾后性肾衰,造成肾脏损伤,因此,尿闭对肾脏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一系列检查确诊后,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注重对症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因治疗,特别是细菌引起的膀胱炎病例。一方面需要考虑病原菌自身耐药性的影响,如粪肠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座烷、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高浓度链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依次为20.32%、60.12%、39.68%、72.24%[6];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因个体差异而造成对该种病原菌的易感。粪肠球菌作为机体的正常菌群,寄居于机体的肠道、阴道、口腔内。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引起粪肠球菌在宿主组织寄殖部位的改变,当免疫防御机制发生变化时,可引起病理反应而导致感染[7]。最后还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选择,首选一线用药,耐药后才可选择二线药物[8]。因此,对于由细菌因素引起的膀胱炎来说,在治疗过程中,药敏试验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缩短病程及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当必须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及及时更换药物或联合用药,避免因单一用药或长期低浓度用药等人为因素导致的耐药[9]。

猜你喜欢
患猫膀胱炎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膀胱炎的日常保养及治疗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