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守护夕阳

2019-02-25 05:23刘素萍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期
关键词:杨浦区护理员福利院

刘素萍

2018年重阳节前夕,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推出上海首支护老者之歌《守护》。MV中的演员均为该福利院的90后护理员,MV的故事情节也都来自于护理员的真实经历,王金凤就是其中的一位。

22岁的王金凤从江西省民政学校毕业后,就来这里做养老护理员,至今已经5年了。在学校,她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当时觉得可能就是陪老人聊聊天打发时间,完全没有想到很早就要起床上班,还要处理老人的大小便。

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目前住了70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88岁,其中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超过1/3,帮老人换纸尿裤、擦洗身体等是很多一线养老护理员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王金凤至今还印象深刻,刚刚工作没多久,有一次半夜查房,发现一位爷爷呆呆地坐在床上,原来他拉了大便在纸尿裤上,又把褲子给脱了下来,于是,床上、地上到处都是大便。王金风说:“刚开始心理上会有点抵触,但当看到爷爷弄成这样,还是会帮他去洗干净,也不去想尴不尴尬了。”不过,王金凤至今没有告诉父母她工作中的细节,她只是跟父母讲主要就是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聊天。

王金凤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但爷爷奶奶并没有让她做很多家务,“洗碗洗衣服都不怎么干,现在每天帮爷爷奶奶们洗脚的时候,我也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奶奶前几年患肺癌去世了,我从来没有帮奶奶洗过脚,现在想帮也帮不上了。”说到这里,王金凤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除了这些,让王金凤最初难以适应的是不信任。刚开始的时候,老人们看她年轻,没有护理经验,就会说:“你做不好,还是叫阿姨来吧。”有一次,王金凤负责的区域有位奶奶写了一个东西,让她送给另一位奶奶,结果,王金凤有事耽误送晚了,奶奶很生气,很严厉地批评她,还说要找她们的组长。当时,委屈的王金凤直掉眼泪。有时候,老人想不起自己的东西放在哪儿了,他们就会问王金凤,虽然没有直接问是不是她拿了,但王金凤会帮他们一起找。有一次,一个奶奶的衣架找不到了,王金凤只好自己买一个给她。

刚开始,遇到一些脾气不好的老人,王金凤也会忍不住回几句。有时候她正在忙,老人要她立马去干什么事情,王金凤说我弄好这里就过去,老人就会在旁边一直催啊催。王金凤可能说话比较冲了,毕竟在家父母也不这样说她的,然后,老人就会给领导投诉。还有一些老人神志已经不是很清醒,有时候你什么都没做他就朝你吼。刚开始,王金凤有点接受不了,会和他们发生口角,现在基本上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时间久了,王金凤也越来越懂得怎么和老人相处了。“有时候你在干活,她没看到就以为你没做,和她解释了也不听,那我就给她再做一遍好了。”王金凤笑道,“你怎么对待老人,时间久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个我还是能体会到的。比如有个爷爷已经90岁了,有一点痴呆,想说的话不太能表达出来,但他会用手势,会拍拍你的肩膀,或者给你敬一个礼。爷爷奶奶们现在也都信任我了,还会表扬说‘小姑娘做得很不错。”老人们对四五十岁的阿姨的包容度会差一些,会挑毛病,但对于王金凤这些90后护理员,包容度明显不一样,也许在老人眼里,王金凤这些小姑娘就像自己的孙辈一样吧!

当时与王金凤一起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同学有20多个,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同学们陆陆续续离开,现在留下的只有6名。走过最初的不适应和不被信任,王金凤早已淡定处理很多琐碎事务,她身上自带的青春活力光环,更像一道阳光照进了福利院老人们的生活。正如《守护》中所唱:“让我守护你的时光,用青春陪伴你的夕阳……为黄昏添一抹暖阳。”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杨浦区护理员福利院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BABY,COME BACK
身为一名护理员,我有话说……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