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孩子的“心理韧性”

2019-02-25 03:20潘楷文
世界博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双胞胎哥哥

潘楷文

格塞尔是发展心理学中“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成熟才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类的学习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前提条件?诸如此类问题,是发展心理学长期始终关注的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塞尔博士(Arnold Lucius Gesell)就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也是发展心理学中“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和同事通过研究了儿童的神经运动发展,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成熟才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支持他这一观点的著名研究,就是“双生子爬梯实验”。

所谓的“双生子”,就是俗称的“双胞胎”。由于双胞胎在生物学、遗传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上具有极高的价值,通常用来研究不同环境与不同基因组成对研究要素所造成的影响。双生子研究又分为“同卵双生子”研究和“异卵双生子”研究两种范式,其中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有接近100%相同的遗传基因。如果将同卵双生子的两个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在长大后,其中某种特征不同(比如智力、性格、情绪等),就可以认为是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父母教育风格等)不同所造成的经验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异卵双生子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僅有 50% 的基因是共有的。如果异卵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俩从小就在相同环境(家庭、学校、父母教养方式等)中,发现他们在长大之后,某种特征不同,就可以认为是两个人之间的遗传而造成的差异。

格塞尔就采取了“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范式,以此来研究生理成熟与学习哪一个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他选取了两名未满12个月的同卵双生子(哥哥和弟弟)作为研究对象,让这两个小家伙去学习爬梯子。由于是同卵双胞胎,因此哥哥和弟弟在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以及母亲身体情况、家庭环境等方面都是一模一样。

格塞尔先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梯子,48周的哥哥刚刚学会站立,并且站立时也是摇摇晃晃,走路则非常勉强,而格塞尔按照实验设计,每天训练哥哥15分钟。哥哥那叫苦呀,在训练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就这样,格塞尔对哥哥艰苦训练了6周时间,到了第54周的时候,哥哥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双胞胎中的弟弟,也要学习爬梯子,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时所用的话语手势都跟哥哥完全一样。只是格塞尔让弟弟从他出生后第52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梯子,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完全能够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哥哥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第54周时才学会爬梯子;弟弟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爬同样的梯子。并且,弟弟不仅学习所用时间短、效果好,而且弟弟还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这一结果引起了格塞尔的思考:为什么先接受训练的哥哥在爬梯子上没有表现出优势呢?于是,格塞尔进一步对其他的同卵双生子进行了玩积木、玩球、学习词语、数字记忆等实验。结果发现,无论哪方面,受训练的儿童在一段时间内虽然超过没受训练的儿童,但达到某个年龄后,一旦给没受训练的儿童做同样的训练,没受训练的儿童马上就会赶上或超过受训练的儿童。据此,格塞尔指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

基因是主角,环境是配角

格塞尔根据自己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成熟势力理论”,认为孩子的成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像“刻度表”一样,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就具备了发展出什么样能力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仅起到一个引发的作用,无法改变“刻度表”上本身的数值。也就是说,儿童在生理未成熟之前,一直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这个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机制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这时,成人应该等待儿童达到对未来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超前学习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没有实际意义。由于格塞尔受当时研究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还没有基因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因此他只是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生物学结构的成熟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个生物学结果与后天教育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他并没有回答清楚。

随着现代基因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的诞生,终于在“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的争论上,有了明确的回答,也就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论”。正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仇子龙教授所说:“基因是生命的绝对主角,环境是配角。”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基因给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蓝图”。我们从受精卵那一时刻起,身体的发展就会按照基因所蕴含的庞大信息不断展开,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中每一种蛋白质,都会按照基因有序进行,该开启生长发育时,开关就会开启,到了成熟该关闭时,开关就会关闭。对人类来说,我们最重要的心智,同样依赖于大脑的生长发育,也是按照基因所提供的“图纸”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基因虽然给我们的“生命大戏”提供了“人生剧本”,但基因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要怎样“演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得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即兴发挥”了,而这种“即兴发挥”的能力,就是我们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格塞尔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指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

不过很可惜的是,基因所给的“人生剧本”中能够让你“即兴发挥”的部分比较有限。比如2018年10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Ziada Ayorech及同事的研究报告,他们分析了来自3000个个体和3000对双胞胎的遗传信息,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发现基因可以解释 A-level考试(英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57%的差异以及在校成绩中46%的差異。也就是说,基因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年轻人是否上大学、院校的选择以及在校时的成绩。此外,同样在2018年,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还发现,基因能预测一个人能不能上大学,那些携带更加优秀教育基因的人,比一般人能够上大学的概率整整大了五倍。这充分说明,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跟父母有没有钱和重不重视教育关系不大,在受精卵的时候就定好了。

锤炼孩子的“心理韧性”

基因科学的研究成果,会给许多家长当头泼一盆冷水,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如果孩子的未来都是基因决定好的,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个答案,其实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学会面对失败。谈起科研路上的痛苦经历,格雷格·塞门扎回忆说“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要接受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并强调“失败了,就从头开始!”也就是说,塞门扎教授能够获得诺奖,不仅因为其卓越的科研能力,还因为其超强的“心理韧性”,这种“韧性”不仅帮助他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困难,而且帮助他度过了漫长的等待期。要知道,漫长而毫无确定结果的等待,要比失败或者克服困难,艰难得多。那么,什么是“心理韧性”呢?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行的感觉”,注意:这里的重点是“感觉”,而不是用头脑上的理性说服自己的教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心理过程。如果用专业词汇,就是“自我效能感”。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给出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

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带着“我能行”的基因。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积极的、自由的、支持性的,那么这个“我能行”的基因,就会表达出来,让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比如说,一个1岁多的幼儿,第一次想自己吃香蕉,要吃香蕉就得剥去香蕉皮,此次此刻,对家长来说,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她直接帮孩子剥开香蕉皮,把香蕉弄成小段,塞进孩子嘴里,这对成年人来说太简单了;另一种是鼓励孩子自己摸索去剥香蕉皮,经过努力自己吃到香蕉。如果单从结果来看,孩子都吃到了香蕉,但如果从心理过程来看,却在孩子心中建立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前一种是“妈妈行,我不行”;后一种则是“我能行”。也就是说,孩子的愿望,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就可以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是父母强行要帮助孩子,那就会破坏他的自我效能感。

实际上,孩子年龄越小,建立自我效能感越容易,建立起“我能行”的感觉就越持久;相反,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建立起自我效能感就越难,甚至孩子还会建立起“我不行”的感觉,这将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甚至终身。原因很简单:孩子越大,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大。比如一个成年人,他面对的就是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理财和交际等重大命题,做好不易,而一旦失败,代价很大。相反,越小的孩子,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小,成败得失,除了有心理上的意义,现实意义有时没那么大。

那么,如何锤炼孩子的“心理韧性”呢?锤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去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情,而不被家长所人为干预。对家长来说,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基本安全;二是给予及时反馈;三是当孩子挫败时,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与接纳。我非常反对挫折教育,因为挫折教育在本质上是将孩子强行推向“绝境”,是家长在用现实告诉孩子“你不行,你得听我的;我让你行,你就必须行”,这就走向了极端。当家长看见孩子遭遇挫折时,要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感受并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支持和在乎他的。与此同时,再次创设环境,引导孩子,让孩子选择再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成愿望。当孩子失败时,发现自己信赖的父母,还稳稳地陪伴在自己身边,他们就不会被摧毁,因为父母给了他们重生的能量,他们还充满信心。这时,孩子的挫败感就会被托住,他们会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父母教育的意义所在。

因此,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的关键,绝对不是逼他们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逼他门考好成绩,而是教育引导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锤炼出“心理韧性”。这样的孩子,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今后从事怎样的事业,他们都可以依靠时间的力量,通过不断积累与前行,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责编:南名俊岳)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双胞胎哥哥
词语双胞胎
哥哥
双胞胎逛“1元店”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