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俭”李用清

2019-02-26 08:50
支部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曾国荃罂粟光绪

光绪三年,华北大旱,山陕尤甚。山西人口当时为1643.3万人,至光绪十三年时,却骤然降到了1065.8万人,十年间减少577.5万人。

丁戊奇荒的背后,既是天灾,又为人祸。遭此大祲,饿莩载道,非粮价之昂贵,因上地尽种罂粟,粮无来源耳。本来晋地硗瘠,产粮无多,多种一亩罂粟,即少收一亩米粮,于是粮食渐缺,粮价日增。光绪初年,山西有耕地五十三万顷,有九分之一的土地种植罂粟。清廷受命办理山西赈务的大臣李用清,用两年时间亲冒寒暑,周历全省,垂涕写下的《大荒记》十条(见《“天下俭”李用清课士语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3月版),详尽记述了这场劫数的见闻,让人舌挢难放,不忍卒读。

李用清,字菊圃,乐平(今昔阳)杜庄村人。同治四年(1865)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七年授翰林院编修,九年充国史馆协修、英武殿协修,十年补国史馆纂修,不久迁总纂。

李用清不辞劳苦,冒寒署,历州县,目睹饥殍饿尸盈野,人民流离失所,《大荒记》十条具述饥荒惨状,读来令人潸然落泪。他每到一地,必勘究致灾的因果及粮路源委,详加记载,积成卷帙。他认为大量种植罂粟,侵占粮田,民无积谷,以致不御天灾,于是大声疾呼,力主禁烟还粮。赈荒期间,他心力兼劳,又每餐必拒佳肴,种下了痢疾病根。《清史稿·李用清列传》云:“光绪三年,记名御史。会山西奇荒,巡抚曾国荃、钦差大臣阎敬铭奏调用清襄赈务,骑一驴周历全境,无间寒暑,一仆荷装从。凡灾情轻重、食粮转输要道,悉纪之册。深穷病源,以为晋省罂粟花田弥望无际,必改花田而种五谷,然后生聚有期,元气可复,上书国荃详论之。国荃疑晋新荒,禁烟效缓,且全国未禁,徙敛怨,说竟不行。赈竣,却保奖。还京,传补御史,引见有日矣。”

赈灾结束后,曾国荃和阎敬铭具奏保奖,而李用清却推辞了,李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翁同龢在光绪五年四月二十日的日记中记载:“李菊圃由山右来,盖一年查赈,只身跨驴,辛苦特甚,可敬可敬。”

五年赈务竣,广西边防吃紧,张靖达奏请李用清襄办,事毕,又委其署理广东海防。他赴任后,以“固众志,杜侵欺”为计,受到朝廷器重。七年授惠洲知府。当时惠州地面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赌盗风行,诉讼成癖,命案堆积,且往往一案数十人命;又有地痞充当讼棍就中拨弄是非,诈取财帛。对于这样一个烂滩死角,李用清以治为要,不滥施严刑,采取严勒诛条、宽予新路、动以性情的疏导方针。他一面行文示禁,一面亲查监狱,对罪犯开化劝勉,开脱释放有悔改和罪行较轻的囚犯,使之成为社会上现身说法的感化力量。不久盗贼敛迹,地方安靖,赌风亦熄,惠州大治。李用清得到了人们的拥戴。一次他乘车从乡下经过,乡民齐集路旁合手讴祝,尊为对贤。

光绪九年,迁贵州布政使,十年署理贵州巡抚。官黔期间,他兴农利,破除积弊,裁汰冗员,禁种罂粟,政声斐然,库帑仓储都大有所增,藩库余存十六万。据江庸《趋庭随笔》记:“李菊圃为阎朝邑所举,其署黔抚,唯知禁人宴会及衣绸缎,廉而不知为政。或以其名作联云:‘形如木偶浑无用,心似淤泥总不清。’复以四字题之曰:‘井上有李’。可谓谑矣。”李用清抚贵州禁酒食宴会,穿旧布衣,一方面确是他的本性所致,另一方面也由于贵州当时的环境风气,因为贵州本是出名的穷省。

据《清代之竹头木屑》云:“天下俭者,为李公用清。相传其自原籍复入京时,徒步三千余里,未雇一车骑,都下闻者,咸大惊怪。”据《清朝野史大观》云:“李公用清官贵州巡抚时,日坐堂皇理事,夫人即坐其旁小室中,将产时不雇接生媪,既产遂毙。公甚怜之,为市棺稍美,公以为费,令易薄者,已而子亦死,仆更为市小棺,公叱曰:‘安用是!’乃启夫人棺纳之云。”此似觉不近人情,但处贫瘠之地,非刻意提倡节俭,不足以养民教士。由此,李用清“天下俭”的称号遂出。

早在山西赈灾时,李用清看到“罂粟花田弥望无际”,遂上书曾国荃,曾国荃认为“禁烟效缓,且全国未禁”,未予同意。到了贵州,看到贵州也是遍种罂粟,烟祸极烈。李用清提出了禁种之法:分区限年时,且自出巡刈铲烟苗。但当时贵州鸦片行销全国,不仅是贵州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很多农民的收入来源,况各级官吏还要靠此肥私,李用清想要禁烟,谈何容易,自然受到上上下下的抵制。光绪十一年,调任陕西布政使,李用清仍力行禁烟。

李用清不只是自律甚严,还敢于忤上,这也导致他的丢官。翁同龢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记:“陕藩李用清,赣藩李嘉乐,皆另简。两李皆贤者,而不容于时,何也?”具体原因涉及到慈禧修颐和园的事。阎敬铭任户部尚书以及与翁同稣同掌户部时,户部大库曾积银至一千万两之多,慈禧修颐和园的开支巨大,就想打户部库银的主意,阎抗旨力争,慈禧当然大为光火。嗣后,李用清主讲晋阳书院十年,期间,他的治学格言、批语,被门生整理成《课士语录》。光绪二十四年,李用清卒于书院。

猜你喜欢
曾国荃罂粟光绪
小学生赏花顺便立了个功:铲除125 株罂粟!
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大理石客厅里的罂粟
被黄豆打败的将军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不抢功——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Scholar and East Lake
光绪与珍妃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