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原则”与约翰·索恩的建筑创作

2019-02-26 06:50翁帆WENGFan
世界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索恩哥特达利

翁帆/WENG Fan

1 哈梅尔的牛奶场(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目录53)

2 帕埃斯图姆畜棚(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图111)

约翰·索恩(John Soane, 1753-1837)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师,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教授。1809-1836年间,索恩在皇家艺术学院作了一系列的演讲,一共有12讲,后来被收编为《建筑学演讲》(Lectures on Architecture)。为准备演讲,索恩广泛阅读与翻译建筑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

索恩在演讲中指出,建筑学教授的职责是每年举行6次讲座,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建筑原则,指出著名建筑的好与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此,可以说这一系列演讲反映了索恩自己的建筑观点。

1 初始原则(first principles)

《建筑学演讲》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初始原则”。索恩在《建筑学演讲》第一讲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初始原则的重要性:

“通过参考初始原则与起因,天赋上不确定的因素会被固定下来,艺术家能够感受古代建筑的美与价值,从而把握住建筑创造者的精神。我们必须不仅熟知古人做了什么,还要(从他们的作品中)尝试推断他们可能会做什么。因此,我们将成为艺术家,而不只是抄袭者;我们要避免没有思想的模仿和不恰当的运用,这也是危险的。”[1]16

虽然初始原则几乎贯穿12个演讲,但是索恩没有对初始原则作出明确的定义与解释。这里只能根据《建筑学演讲》的上下文尝试理解它的含义。在第四讲中,索恩在纠正各种建筑元素的错误用法时说,建筑师应该“通晓历史,熟知事物的起源和最初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每个创造追溯至初始原则和起初原因。”[1]71在第七讲中,索恩提到:“在理性、自然、真理的永恒规则中,在伟大的宇宙建筑师的作品中,在古代的建筑中找到最主要的原则。”[1]107维特鲁威是索恩重要的理论来源,如果加上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讲述多立克柱的最初木构时说的:“为了以恰当的方式完成建筑物,他们所表现的一切就像事物本来就是那么回事,来源于自然的惯例。”[2]101可以大致这样理解初始原则:即回到建筑的起源,遵循建筑初始形态、逻辑及目的,包括建筑的自然原型,建筑最初的结构逻辑,建筑最初的目的与用途,这一切反映自然的真理。

初始原则带有浓厚的法国启蒙主义色彩。法国启蒙运动推崇一个基于自然法则的理性社会,其代表人物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认为,物质的进步使人道德败坏,提倡人回归到最原始的自然状态,做“高贵的野蛮人”[3]376。启蒙思想影响了艺术理论,回归自然成为艺术理论的一个重点。洛吉耶(Marc-Antoine Laugier)的原始棚屋可能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达到高峰,其标志就是洛吉耶的《论建筑》1)(Essai sur l'Architecture, 1753)和狄德罗(Denis Diderot)编写的《百科全书》(Encyclopedies,1751-1772)[4]15。

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建筑理论的影响2),索恩将初始原则视为建筑重要的原则。索恩认为,初始原则既是领会建筑真谛的途径,也是建筑创作的主要指导原则。通过遵循初始原则,建筑师可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模仿者。索恩不仅在理论上强调初始原则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建筑创作上,也处处体现出对于初始原则的信奉。初始原则与索恩建筑的高度原创性息息相关。

2 简单的模仿

回归建筑原型一直是索恩建筑中的一个主题。早在1788年,索恩出版的《在诺福克等郡的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截面图》(Plans, Elevations, and Sections of Buildings: Executed in the Counties of Norfok... etc.)中就有一个牛奶场(图1),是洛吉

3 莱奇沃斯城堡的牛奶场(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图144)

4 1798年由索恩的绘图师甘迪绘制的股票大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目录127)

5 甘迪绘制的四分息厅晚宴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目录128)耶原始棚屋的写照,显示索恩在那个时候已经熟悉洛吉耶的理论。后来,索恩1798年设计的“帕埃斯图姆畜棚”(Barn à la Paestum,图2)和1799年贝奇沃斯城堡(Betchworth Castle,图3)的牛奶场等建筑,也明显受到原始棚屋的响影。

3 风格的形成

上述建筑只是索恩对于原始棚屋的模仿,将最初原则之精神运用于建筑创作中,是从英格兰银行的股票大厅(Bank of England,图4)开始的。1792年索恩在股票大厅中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股票大厅有三大特点:抽象的柱式、索恩式穹式、自由的比例。抽象的柱式是在初始原则的指导下,索恩对古典传统一个大胆的挑战。索恩在柱墩传统的位置上,用凹槽竖纹表现柱子。柱子没有传统的柱头和檐构,只有一条环绕整个大厅的回纹形饰带与柱子相交,可以视为象征性的柱头,或者象征性的檐部中楣。

股票大厅建成后备受抨击。抽象的柱式,加上自由的比例,在当时的欧洲找不到另外一个如此不受古典传统束缚的建筑[7]15。1796年在建筑界传读的《摩登哥特》(Modern Goth)一诗,将用凹槽竖纹表现的柱子讥讽为“列如猪排”[6]71。人们只看到索恩在建筑形式上的离经叛道,却没了解背后支撑的理论。简化室内柱子的檐部,是遵循建筑最初的结构逻辑的做法,其理论源头是维特鲁威和洛吉耶。

最早的简化室内檐部的观念出现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认为檐部的设计与排放雨水相关,因此在叠加柱式中,檐口应该简化。洛吉耶继承了维特鲁威的想法,在《论建筑》中提及多层建筑时重申了这一观点。他指出最初檐部的出现是用来保护墙壁不受雨水侵蚀,因此,在多层建筑中只有最高一层可以使用檐部,下面的楼层不应该使用檐部[8]10。

索恩在《建筑学演讲》第三讲中花了不少笔墨论述古代建筑师对室内柱子的处理方法,说明遵守初始原则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古希腊最好的建筑中,室内的柱式均省略了中楣和檐口,在古罗马的一些建筑中也可以找到范例。他明确表示,这些做法与维特鲁威的观点互相吻合。而且,维特鲁威认为在绕柱廊内部不能使用檐部,由此类推,索恩提出在建筑室内更应当如此[1]52-58。

虽然索恩在演讲中没有明确提及洛吉耶,但是简化檐部的做法是洛吉耶观点的真实写照。在第十讲中,索恩在批评英国建筑外观时,将多层建筑视为建筑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反对多层建筑的理由就是因为檐部。他指出檐口最初出现是为了支撑出挑的屋顶,为了排放雨水,因此在多层建筑的每两层之间不应该出现檐口,因为这是不可能出现檐口的地方[1]159。 显然,这一观点是直接借鉴了洛吉耶的理论。

股票大厅的抽象柱式,在接下来的英格兰银行四分息厅(Four Per Cent Office,1793-1797,图 5)中延续。

4 风格的进化

股票大厅的简化檐部反映了索恩对建筑最初的结构逻辑的坚持,用竖纹凹槽表现的柱子则反映了索恩对建筑原型的关注。树干是柱子的原型,是当时建筑学界的共识。在建筑原型的思考上,索恩在英格兰银行的圆形大厅(Rotunda, 1794-1795,图6)中向前迈进了一步。

圆形大厅是银行6个营业大厅的中心建筑。索恩的前任,即英格兰银行第二任建筑师泰勒(Robert Taylor)设计的圆形大厅借用了罗马万神庙的比例:立面高度与圆形平面的直径相同,墙体与穹窿的高度等分。这些特征索恩都保留了。但是,索恩几乎抹去了所有的古典建筑元素。他去掉所有的柱子,连在其它大厅中出现的象征性柱子也没有,只剩墙面和一条也许可以象征檐部的束带纹。这样一来,墙与穹顶似乎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平面,突出了建筑下部的圆柱体与上部的半球体空间。从完全去除柱式、强调圆柱体与半球体的空间看,索恩似乎是想用建筑表现大自然,想要创造一种象征自然穹苍的建筑形式。从洞穴式的几何空间与穹顶采光的方式看上,他想要表达的是基督教堂的原型:地下墓穴。

在建筑原型的探索上,索恩在达利奇美术馆3)(Dulwich Picture Gallery, 1811-1813)中走得更远。达利奇美术馆由3个部分组成:画廊、陵墓、修女救济屋(图7)。画廊由5个开间构成,3个正方形加2个长方形开间。5个开间用4道一样的圆形拱分隔,形成一个不被打断的空间与视野(图8)。

在连续不断的狭长空间中使用一道道一样的拱,反映了哥特建筑的原型:林荫小路(图9)。索恩在哥特建筑的原型上有一定的研究。他在《建筑学演讲》第五讲和第十二讲中详细论述了哥特建筑的起源,指出哥特建筑的原型是树林,或长长的林荫小路。第五讲写于1810年左右,正是索恩开始设计达利奇美术馆的时候。

如上所述,索恩为皇家艺术学院的演讲阅读了大量的建筑著作,这些著作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达利奇美术馆画廊的设计,深受18世纪关于哥特建筑原型理论的影响。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修道士费里比恩(Jean-François Félibien des Avaux,1658-1733)和斯图克里(William Stukeley,1687-1765)。费里比恩在《论古代建筑与哥特建筑》(Dissertation Touchant l'Architecture Antique et l'Architecture Gothique)中指出哥特建筑反映了它树林的原型。1751年格洛斯特(Gloucester)的主教及文学批评家沃伯顿 (William Warburton,1698-1779)重申了哥特建筑的原型是树林这一观点。索恩早年在皇家艺术学院就读时,建筑学教授桑比(Thomas Sandby, 1721-1798)在学院的演讲中引用过沃伯顿的观点。后来在1806年,索恩翻译了费里比恩关于建筑原型的理论。在《建筑学演讲》第十二讲中,索恩更是直接大篇幅引用沃伯顿关于哥特建筑原型的描述,包括哥特建筑中的光影效果是源自于树枝叶之间的阳光[10]249,653。

斯图克里于1724年在《奇妙之旅》(Itineratium Curiousum)中指出,哥特教堂的理念源自于林荫小路,拱顶模仿了树上相互碰触的树枝。1763年斯图克里在《骶骨古文字学》(Palaeographia Sacra)中又发展了这个观点[10]326。索恩的藏书里有这一著作。

洛吉耶在《建筑观察》(Observations sur l'Architecture)中也支持了哥特建筑源自于树林一说。卡特梅尔(Quatremère de Quincy, 1755-1849)则在《方法论的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和《埃及建筑》(De l'ArchitectureÉgyptienne)中摧毁了这一观点[10]326,主张哥特教堂源自古罗马建筑[11]104。奈特(Richard Payne Knight, 1751-1824)也赞同卡尔梅尔的说法。卡尔梅尔是索恩在准备皇家艺术学院的演讲时,除了洛吉耶以外,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索恩收藏了6册卡特梅尔不同的著作,并且在1807年尝试翻译《埃及建筑》,但没有完成。

在哥特建筑原型的不同观点上,索恩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他既承认哥特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源自古罗马建筑,又被林荫小路的想法深深吸引。他在《建筑学演讲》第五讲里,描述了林荫小路与哥特教堂相呼应的地方:

“(哥特建筑)这种新奇壮观的体系源自于什么?所有人都同意这归功于长长的林荫小路,归功于不同的树木。它们或是平行排列,或是相互垂直交叉,它们的相连相交,总是让我们想到哥特教堂的侧廊、耳堂和其他部分。”[1]80

对于哥特建筑,索恩并没有深入研究。他借鉴了奈特、科尔德穆瓦4)(Abbé Jean-Louis de Cordemoy, 1655-1714) 和 图 纳 明(R. P.Tournemine)的观点,把哥特建筑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源自于山洞,后期的源自于树林[11]102。他又把哥特教堂的形态分为沉重和轻盈两个阶段。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教堂昏暗压抑,后期的哥特教堂轻盈优雅[1]81。从早期矮壮的柱墩上起圆形拱到后期细长的柱束向上延伸至中庭的拱顶,索恩欣赏的是充分发展了的哥特风格:连贯的线条与轻盈的效果。

6 1798年甘迪绘制的圆形大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目录132)

7 达利奇美术馆的平面设计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9]图85)

1-陵墓

2-画廊

3-修女救济屋

8 达利奇美术馆室内(摄影:翁帆)

5 风格的极致化

如上所述,哥特建筑的轻盈优雅让索恩着迷。但是,古典建筑在他心中又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索恩希望哥特建筑的原型与古典建筑的原型有所关联,并在莫里斯(Thomas Maurice)的 《印度古文物》(Indian Antiquities)里找到证据。莫里斯说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Apollo at Delphi)四周有广袤的树林,于是他下结论,相信大部分希腊神庙是位于树林之中[10]249。这时,他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古典建筑中实现哥特建筑的迷人的效果?

科尔德穆瓦曾经设想过一种“希腊-哥特”式的建筑,把一座哥特式建筑的外形发展为希腊式,可惜他没有提供这个建筑式样的图纸[12]102。科尔德穆瓦这一做法的初衷与索恩不同,他欣赏的是哥特建筑的结构与希腊建筑的结构一样清晰,索恩欣赏的是哥特建筑的效果。索恩的办法是寻找古典建筑与哥特建筑的原型的共同点,创造出一个新的形式,把哥特建筑净化、升华为一种纯净有序的古典建筑,从而保留哥特建筑的效果,于是,产生了被人称为“希腊-哥特”风格的建筑。但是,这不是一种折衷主义,因为它其实不属于任何风格,它是一种全新的东西,高度原创高度个人化。

达利奇美术馆的画廊就是这样一个初步尝试的结果。画廊里南北贯穿的4道拱,没有拱的升起点,是由地面升起的连续线条画出来的。评论家布朗(Richard Brown)在《本国建筑》(Domestic Architecture)中这样描述达利奇美术馆的画廊:

“结合了希腊罗马建筑传统的精美,还有哥特建筑的风趣,不是借用了尖拱,而是采用了连续的线条,(没有横向的山花)从垂直向环形伸展。”[10]327

这就是索恩自己所讲的“拱顶的连续性创造出来的迷人的效果”[1]81。5年后,这种高度抽象、简洁流畅的效果在的英格兰银行殖民大厅(Colonial Office, 1818-1823,图10)中到达极致。

在殖民大厅中,索恩将穹顶、抽象的柱子、自由的比例推到极端。他把柱子简化为线条束,去除传统上柱子与穹隆之间的横向的细节,以取得一种纯粹的垂直感。由于装饰简洁,主要是线条形装饰,整个大厅显得异常干净流畅,视觉上似乎只有一道道由地而起的弧线。这种垂直感,向上的线条与轻盈的优雅,类似于哥特建筑的效果,却又纯净得多。但是殖民大厅又不能称为哥特式,它的基本元素还是古典的。殖民大厅在建筑学应该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但是建筑史学家一直没有给予它太多的关注。

6 结语

索恩在初始原则上的思考与创作,至今仍可见其影响力,例如美国建筑师约翰逊(Philip Johnson, 1906-2005)的建筑风格在1950年代时转向新古典主义,索恩成了他作创灵感的来源。他在自家住宅的客房(Guest House, 1953, 图12)中,用极其简洁的线条表达柱子与穹顶,形成线与面流畅的连贯性,风格类似于索恩英格兰银行的殖民大厅,是希腊-哥特风格的高度抽象化。

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2018)是又一位受到索恩影响的建筑师。文丘里公开承认他与妻子布朗(Denis Scott Brown)所设计的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图12)新馆借鉴了索恩的达利奇美术馆。2005年,他们特别到达利奇美术馆进行一次朝圣之旅[13]。文丘里与布朗在1986年曾写道:“我们为何如此喜爱达利奇美术馆并且从中获益甚多?我们认为,是因为古典主义既是保守的也是叛逆的。”[5]59

索恩的建筑创作,从最初类似于原始棚屋的牛奶场和畜棚,到脱离古典传统束缚的英格兰银行股票大厅和圆形大厅,再到达利奇美术馆画廊和英格兰银行殖民大厅的大胆蜕变,处处可以看到他对于初始原则的信奉。正如索恩在《建筑学演讲》第一讲中所提倡的,通过最初原则领会古建筑的精神,不被古建筑的形式所限制,从而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模仿者。在这一点上,索恩做到了,并且,影响了今天。□

9 哥特教堂的原型:林荫小路(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0]彩图7)

10 英格兰银行殖民大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目录165)

11 约翰逊住宅客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图58)

12 国家美术馆(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图63)

注释

1)1756年第二版改名为《建筑观察》(Observations sur l'Architecture)。

2)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史教授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 1941-2018)在《约翰·索恩爵士:启蒙思想与皇家学院演讲》(Sir John Soane: EnlightmentThought and Royal Academy Lectures, 1996)中,用索恩的讲稿、藏书、笔记及翻译的建筑著作,详细有力地论证了索恩深受法国启蒙时期的建筑理论的影响。3)达利奇美术馆可以说是英国最早的公众美术馆,比英国国家美术馆早了7年。它的出现很偶然。1811年索恩的好友法朗西斯爵士(Sir Francis Bourgeois)在去世前委托索恩在达利奇学院设计一个美术馆,用于陈列他与戴森芬斯(Noel Desenfans)收藏的370幅画 。美术馆还包括一个他自己以及戴森芬斯夫妇的陵墓。

4)科尔德穆瓦的理性主义也是洛吉耶建筑理论的源头。

猜你喜欢
索恩哥特达利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锋利少女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意识内在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破镜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商品价值交换的现实抽象与先天观念综合
初恋“索恩”,情债难偿一地狼烟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