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匠人情怀漫谈

2019-02-26 06:30文/李
印刷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匠人器材印刷

文/李 君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是近期的焦点话题,仅从11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这一背景通报,不难看出摩擦的频繁与谈判的艰难。坦率讲,心中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近年来美国老爱“找茬”中国?直到最近一次中机联系统学习课上,有幸聆听中央党校教授分析了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后才恍悟。这是一组关于部分国家及中国局部省份2018年的GDP数据。去年,中国GDP达13.46万亿美元,是美国(20.51万亿美元)的60%多,近乎日本的3倍。据称,美国国际交往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当另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60%,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之时,美国就会将其定位为对手,千方百计遏制其发展。显然,中国的优异表现已经踩到了这条“红线”,也就不难解释美国为何另眼相加于中国。快速浏览这组数据还能发现,少数省份像广东、江苏的经济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当然规模与强大绝非对等,经济体量大不代表已经是经济强国。对比人均GDP(IMF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差距显著,非但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现状,我们亦要清醒认知。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伴随着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获得提升,中国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国家如此,印刷行业亦如此。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980年全面普查统计,截至1979年底,国内有印刷企业1.12万家,从业人员81.54万人,工业总产值47.97亿元。此后,印刷行业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高增长模式,至2013年达到新高点:当年,我国印刷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整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17年,我国印刷对外加工贸易额达842亿元,约占当年总产值(1.21万亿元)的7%,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印刷包装服务。本土印刷装备器材制造亦取得长足进步,并在部分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8年我国印刷装备器材出口总额达28.72亿美元,出口目的地超过200个,自2015年出口金额首次超过进口金额以来,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贸易至今保持着顺差的格局。融入全球印刷产业链的中国印刷业已经站稳脚跟,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如果说话语权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那么作为后者支撑之一的或许正是需要高扬的匠人情怀。当前正值各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印刷界也在筹划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因由出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70周年大事记》特刊,我们得以静心阅读大量历史资料。厚重的书籍,泛黄的书页,沉淀的岁月,历史仿佛触手可及。我们看到了:“马背上”的印刷机怎样炼成,《毛选》的第一次出版,彩色画报在新中国的第一次印制,第一套人民币的成功问世,748工程启动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的艰辛历程,等等,透过这些“前尘往事”,我们感知时代的脉搏,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往事,让我们动容更心生敬意——为老一辈印刷人在艰苦环境下练就出的一身就地取材、就材改造的好本领,也为他们不平凡的创造力,凭借不服输、肯专研的精神劲儿,把一个个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生命有限,经峥嵘岁月淬炼的匠人情怀却能一脉相承,发扬光大。今年4月,中国印工协表彰了入选“机械工业百名工匠”的印机行业十大工匠,以此为行业树立榜样,坚定工匠精神的传承自信。

一个形象的说法,建国初期解决的是站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解决的是富起来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强起来、领起来的问题。对于身为印刷术发明国传承人的我们,理应更加坦然地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匠人器材印刷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绿色印刷
汽车匠人
“神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