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磁共振检查技术带教体会

2019-02-26 14:45薛海林吴前芝施万印李占峰陈谦郭静丽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伪影医学影像微信

薛海林, 吴前芝, 施万印, 李占峰, 陈谦, 郭静丽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所有临床科室医师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必须接触的学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影像技术应用的是否合理、规范,对影像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结果有着巨大影响[1]。医学影像检查包括MR、CT、X线摄影、DSA、PET-CT和超声医学等。对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上述影像检查技术是其实习期间重点学习与实践的项目。以MR为例,学生实习阶段需要掌握人体常见检查部位的MR扫描技术,学会优化扫描参数和减少伪影,提供高质量的MR检查图像配合临床医生诊断,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

近年来,笔者一直承担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带教工作,现将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学生在校所学的影像专业基础知识不能满足MR检查技术临床需求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影像学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MR检查技术的优势越来越被发掘出来[2]。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的都是基本的影像专业知识,所列举的设备型号也都是最简单的类型。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很多低磁场设备都已经被淘汰,各医疗机构纷纷安装扫描速度更快、图像质量更高的高场强的MR设备来满足临床需求[3-4]。对医学影像人才需求越发紧迫,尤其是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性人才。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校生的培养要求(教学大纲)仅要求熟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内容,了解临床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这是远远达不到临床医学影像技师的岗位要求。因此,实习阶段给予其理论结合实际的专业带教至关重要。

2 MR教学的特殊性

MR扫描仪是一种昂贵的医用大型设备,其结构复杂,对环境要求苛刻,因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就显得非常重要[5]。由于技师的粗心及患者对MR扫描室情况的不了解所导致的MR医疗事故时有发生。以我院为例,当前使用的MR扫描仪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0T型,场强高,铁磁性物品若被带入磁体中将很难取出。为满足临床需求,每天的MR检查人次很高。有些患者是第一次做MR检查,并不了解具体的检查要求。患者很容易将随身的金属物品,如背包、钥匙、雨伞、拐杖,甚至是轮椅、床等带入检查室,不仅对患者和设备造成风险,还会影响检查工作,打乱正常的诊疗秩序。因此,检查前必须执行严格的问询和签字确认手续。体内有金属钢板、支架、生物瓣膜等植入物的患者不宜行MR检查,特别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旦误入磁体扫描将危及生命;对于不能确认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或植入物材质的患者也不宜行MR检查,建议采取其他检查方式。这是出于对患者安全的考虑。以上的MR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在带教过程中需要逐条向学生讲解,以典型案例强化学生认识和理解MR设备检查的特殊性,牢记MR检查的每一项禁忌证,强调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的重要性。

3 MR教学方法实践及思考

3.1 提高学生对MR仪器的操作能力 MR检查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在带教过程中,应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性能和熟悉仪器的操作。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检查部位的定位以及扫描方法,同时对科室现有的MR检查线圈的功能和特点要牢记于心,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特殊检查部位时学会灵活应用现有的线圈解决临床检查的需求。对一些容易出现扫描漏扫和伪影的部位,在带教讲解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着重对这些区域进行扫描,以减少对病变(如胰腺的钩突病变、膝关节两侧的副韧带病变等)的漏扫或扫描不全。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6],在仪器闲置及时间允许时,鼓励实习生多动手,互为“模特”进行扫查。

3.2 鼓励学生参加课题实验 将带教老师的科研工作适当分解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由实习生帮助完成,比如实验的动物固定、体位摆放、实验中标记位置以及实验期间的查对等,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各种伪影以及图像质量参数优化等问题,经常组织学生们参与讨论,并指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加专业知识,培养科研思维能力。

3.3 利用微信新媒体手段开展教学 微信支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的快速传递,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功能,可提高信息交流的互动性和时效性[7]。在带教过程中,笔者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微信群,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扫描案例如肝癌、乳腺癌的MR多期扫描,用微信小视频的方式将每期扫描图像分别上传,让学生对照实例学习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此外,对于优秀的学术报告、医学论文等资料,以视频、图片、音频、电子文档等多种形式上传至群内,供学员浏览学习。采用微信群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方便师生交流互动[8]。笔者发现,学生的发言频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微信群学习氛围浓厚。

3.4 加强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影像技师是直接与患者接触的窗口人员,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做好影像技术工作的前提。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显示,现今约90%的医疗纠纷是由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造成的[9]。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病情,从而更好地开展医疗活动,提高患者依从性[10]。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其人文素质,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MR检查技术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树立服务意识,教导学生以人为本,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二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加强医患沟通,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技巧。三是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医学影像技术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临床医疗及被检者服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5 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 学无止境,医学知识浩瀚如海。MR带教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探索和科技创新能力。而鼓励学生多参加行业学术会议、教学讲座、学生交流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我院经常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具有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实习医生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了解学术前沿和热点,拓宽了眼界,也可在与专家的互动中获得启发和指点,学习到他人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4 教学效果验证

4.1 对象与方法 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验证,我们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实习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30名学生(包括专科、本科)为观察对象,按自愿原则以抽签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人,两组学历均衡,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MR临床影像技术学习;观察组增加参与课题实验、微信交流、人文教育与参加学术研讨。通过出科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标准:①基本定位和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操作,不需要带教老师引导评为熟练;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操作,但还需带教老师引导评为一般;对基本操作仍不清晰,无法完成基本操作评为差。②参数优化:能够独立完成主要参数的优化操作,不需要带教老师引导评为熟练;基本能够完成主要参数的优化操作,但还需带教老师引导评为一般;对参数优化思路仍不清晰,无法完成基本操作评为差。③伪影辨别:能够独立的辨别常见的伪影,不需要带教老师引导评为熟练;基本能够辨别常见的伪影,但还需带教老师引导评为一般;对伪影的分析思路不清晰,无法完成常见伪影的辨别评为差。④查阅文献兴趣:在实习过程中经常查阅专业文献资料,不需要带教老师引导评为熟练;根据实习的需要能够查阅一定的专业文献资料,但还需带教老师引导评为一般;除了基本的实习以外,没有查阅专业文献资料习惯的评为差。

4.2 结果与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本定位和基本操作能力上差异不大,通过实习带教都掌握的很好;观察组在参数优化和伪影辨别能力上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建立教学微信群以及进行人文教育与参加学术研讨后观察组在查阅文献兴趣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表1)。在实验中伪影问题是经常遇到的,特别是想得到高分辨力的图像时很容易受到磁敏感伪影、搏动伪影以及呼吸伪影的影响,此时就需要优化参数来解决。伪影辨别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对各项参数的理解。建立教学微信群后,由于群里经常分享新的有意义的病例,这促使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在过程中使专业知识得到扩展,此外进行人文教育与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从事医学工作的责任感。

5 结语

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时期。优秀的MR检查技术临床带教能帮助实习生了解和掌握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MR影像学表现,并较为熟练、合理地运用此检查方法为患者服务,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学生MR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课题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MR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伪影辨别和参数优化能力;而微信教学方法、注重人文教育与参加学术研讨,对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兴趣和拓展专业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伪影医学影像微信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微信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