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追梦人
——记“河南省地质系统技术标兵”司冬冬

2019-02-27 11:42王伟灿
资源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质绿水青山河南省

文 | 王伟灿

司冬冬(中)与同事在研究工作

高挑的身材,架着一副眼镜,显得很纤弱。但他却能在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凭着一股冲劲,凭着一种担当,提升了技术本领,担任了单位实体负责人,并且在第十六届河南省地质职工技能(地质环境)竞赛中夺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就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司冬冬。

伯乐帮他解开“治理密码”

2012年7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环境专业的司冬冬,成为了二队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专业出身的司冬冬深知,随着一些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的快速更新,要想完全胜任这项工作,自己还需不断的在干中学、学中干。

参加工作后,司冬冬受到了队总工程师罗锐的“器重”,对这位善于思考、工作踏实勤奋的小伙子,这位伯乐既喜爱,要求也严,并让他担任了四川省北川县擂鼓印宝山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负责人,使司冬冬学到了项目管理、项目运作、项目协调经验,了解掌握了北川县的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罗总还亲临项目现场指导工作,向司冬冬详细讲解龙门山构造带成因、金川小区地层发育及岩浆岩活动规律,指导找矿方向,并结合震后各类地质灾害频发造成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和防灾减灾知识,对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完成普查任务悉心指导,拓宽了司冬冬的知识面……

2018年12月10日,在第16届河南省地质职工技能(环境地质)竞赛中,司冬冬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经过与34家单位的102名选手比拼,一举夺得大赛第五名的好成绩(豫煤局参赛选手最好名次),同时荣获了“河南省地质系统技术标兵”称号。

“拼命三郎”把办公室当成家

2017年1月,二队领导慧眼识珠将司冬冬推上了该队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位置。司冬冬说:“当时我们单位资质低,承揽项目难度大,我想我们资质低,就找资质高的,与他们合作共同揽项目。”司冬冬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拥有4个甲级地灾资质的豫煤局卓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赞同,大家利用各自优势开始了“合作长跑”,很快将河南宝雨山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环分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补充勘探等项目相继收入囊中。

“业主把项目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但要按时还要高质量的完成。”这是司冬冬多次在职工例会上强调的工作重心。为树立市场品牌和形象,司冬冬拼上了,他每天除了在外跑业务,带领同志们进行野外踏勘,回到郑州驻地还要与大伙搞设计、做预算、编制报告,往往一干就到深夜……与他一起工作的小吕说:“司所长睡办公室记不清一年有多少次了,为此大家还送他一个外号‘拼命三郎’呢”。

用“心”守护矿山环境

凭着对工作的拼劲和干好项目的诚信,矿方上门寻求合作也多起来了。2018年9月份的一天,登封一家煤矿慕名打来电话,说要做一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报告,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司冬冬不敢懈怠,立即带领同志们赶到登封进行踏勘,在掌握了项目基本情况后,又与大伙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投入到报告编制中,一个星期后报告提前交付矿方手里。“没想到你们工作效率这么高,没想到你们完成的报告质量这么好!”

2018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司冬冬服务矿山企业也由原来的“诊病”向“诊病+治病”相结合治理转变。去年11月7日,随着一台台施工设备运抵施工现场,由他们承担的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正式拉开施工序幕。这项合同价为465.48万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施工工程,完成“修复手术”后,将有效消除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美化地形地貌景观、改善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去年底,由司冬冬和他的职工们编制完成的《南水北调渠首邓州段朱连山Ⅲ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向省厅申报成功。

“目前,全社会都在加紧推动生态治理行动,但是单凭我们自身力量是有限的,2018年12月25日,我队与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祖国的绿水青山一定会越来越美丽。”司冬冬如是说。

猜你喜欢
资质绿水青山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绿水青山
资质/荣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