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别样人生

2019-02-28 03:10船舷
科学24小时 2019年1期
关键词:芬奇手稿天才

船舷

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一位给全人类带来荣耀和激励的天才。他一方面热衷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醉心于自然科学,为了塑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而且都站在了他感兴趣的学科最前沿,与顶尖人物对话交流,并烙上自己独特的痕迹。

歷史既成就传奇,又讲求公正。尽管坦克、潜水衣、直升机等超时代的发明并非是达·芬奇的独创,但他掌握人类思想各个领域的天赋,以及在绘画和科技发明方面的巨大贡献,足以经得起时间考验,认为他是一位超级天才的共识不曾动摇过……

踏实奋斗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塔斯卡尼地区的一个叫芬奇的村子里,虽然自幼聪颖好学,才智过人,但私生子的身份使他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按今天的话说,他从一出生就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

私生子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饱受歧视,既不能成为医生或律师,也不能继承父亲的衣钵,甚至不允许研读希腊文和拉丁文。而当时的书籍几乎全是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书写的。缺乏严格与正规的教育带来的后果伴随了达·芬奇一生,他成名之后的论文还时常出现拼写错误。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为不受约束地学习书写,达·芬奇练就了能双手同时流畅书写的神奇功夫。

1476年,达·芬奇在老师韦罗吉奥为教堂定制的作品《基督受洗》中担任一个小天使的绘制工作,这个首次采用油彩和独创笔法完成的形象赢得了老师的高度赞誉。大约在同一年,达·芬奇加入佛罗伦萨画家公会——圣路加协会,这表明他开始具备独立工作的资质。

年近而立之时,达·芬奇得知米兰的最高统治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公爵胸怀大志,广招贤士,于是不失时机地寄去了自己的自荐信。达·芬奇告诉公爵,他除了擅长绘画和雕塑,还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这种桥梁的装卸都非常方便。此外,他还能制造围攻城池的云梯、能投射石头的大炮、装有大炮的铁甲车,以及防护坚固的运兵船等。后来,斯福尔扎公爵雇请达·芬奇完成了《最后的晚餐》、《抱银鼠的女子》等名作。

直至1519年去世,达·芬奇留下了约1.3万页手稿。手稿中详细地记录了他在光学、力学、天文学、解剖学、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类似今天的坦克、潜水服、直升机等的设计都以清晰的图画完美地呈现于纸面上……

挑战不可能

但是,有研究达·芬奇生平的专家用电子计算机分析遗存的手稿后,对这位超级天才提出了质疑:若要完成他毕生的全部绘画、壁画、雕刻、发明等若干工作计划,即使每天连续工作毫不停息,至少也需要花上74年的时间,而他却只活了67岁。

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人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达·芬奇确实具备某些特殊才能:比如一心多用,他有自己独特的作息规律,能把时间拆分为多份,以反复榨取的方式使用时间,这种做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达·芬奇的手稿常出现镜像书写,即从右往左书写且字母反向的情形,由此可见达·芬奇惯用左手,但与别人的往来信件表明,他的常规书写也很流畅。达·芬奇的主要传记作家塞尔吉·布兰雷查阅了他遗留下来的全部手稿,认定他双手、双向均能书写。据此推断,他很可能是一个可以一心二用,双手同时完成不同大脑指令的旷世奇才。

达·芬奇是否能够一心二用,今天已很难证实,但他用独创的睡眠方法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倒确有其事。达·芬奇通过硬性调整睡与不睡的节奏来分配时间,形成一种定时短睡法。具体做法是:每工作4小时休息15分钟。这样,一昼夜睡眠时间累计只需一个半小时。坚持三天五天可能不算什么,但一生恪守这样的作息规律,就是真天才的确凿证据了。

我们知道,睡眠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消除体力疲劳;二是消除精神疲劳。最近有健康学家将每晚睡4小时的短睡眠者与每晚睡8~9小时的长睡眠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生理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达·芬奇一辈子孑然一身,既不贪恋女色,也不为家室所累,再加上独特的睡眠方式,他的工作时间确实远比同时代的人要长。即便如此,达·芬奇仍认为自己用来研究的时间太有限,他曾抱怨道:“阻碍我的既不是贪婪也不是疏忽,而是时间不够。”

才情与人脉

中国人大多是通过“画蛋故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知道达·芬奇的。殊不知对人体器官准确的绘画技巧,是奠定他的绘画艺术的坚实基础。

因为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吉奥热衷于绘画技巧的钻研和人体解剖研究,所以他很早就接触到人体解剖。他对肌肤之下的人体器官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当时缺少保存尸体的技术,尸体解剖48小时后,散发出的刺鼻恶臭把老师和学生们都熏跑了。这为达·芬奇提供绝佳的实践机会,他会通宵达旦地与被解剖的尸体为伴,详细地描摹出人体器官的真实结构。

经过多年的尸体解剖实践,达·芬奇获得了大量人体结构的第一手资料。他利用自己的绘画天赋,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四肢、血管、骨骼、心脏、筋膜等人体器官。连当时的医学界也认为,是达·芬奇使解剖学真正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一门科学。时至今日,人们谈起解剖学必谈达·芬奇,甚至连“现代解剖学之父”安得烈·维萨里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成就达·芬奇的除了才情与执著外,还有人脉。这得益于他的老师韦罗吉奥——佛罗伦萨的万能艺术家。韦罗吉奥的画室也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们经常在那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实际上,韦罗吉奥的画室很像现代的跨界专家沙龙,画家、雕塑家、青铜铸造师、绘图人员、建筑师等都会在那里交流讨论他们的技艺。

达·芬奇在那里受到了绘画、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初步建立了自己在科技方面的人脉关系圈。

《数字的力量》的作者、“现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曾经和达·芬奇同住一座房子,他教授给达·芬奇不少数学和地理知识。而达·芬奇给予的回馈便是给帕乔利阐述的数学思想配上立体插图,这些插图使帕乔利的思想更加具体化,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

和朋友欢聚时,达·芬奇总能获知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成为他发明创造的不竭源泉。考证达·芬奇到底是否为一个不打折扣的全能型天才,对于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他独特的睡眠方法,我们了解到了他的勤奋;借助他的朋友圈,我们知晓了他的好学;通过他的神奇画笔,我们窥见了人类卓越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才是达·芬奇留给我们的最大、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猜你喜欢
芬奇手稿天才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