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遭遇“暂时性口吃”

2019-03-04 11:59鲍秀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编辑春苗版式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2期
关键词:口吃流利现象

文/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编辑/春苗 版式设计/庞婕

最近,一位妈妈在微博上向我咨询了这样一个事,就是她将近2岁的儿子说话突然不流利了,这位妈妈很担心宝宝是不是口吃,非常着急。其实,这种情况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一般并无大碍,爸爸妈妈们大可不必太担心。但是,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的正确处理很重要。下面就在这儿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

一位焦虑的妈妈

我的孩子23个月,体重12千克,身长85厘米,最近孩子说话总是有点结巴,给人的感觉是很着急地要说出来,比如总是第一个字要重复2~3遍,这种情况一般在他比较着急的时候出现,可是最近有点频繁。如果让他慢点,他也可以很顺畅地说出来。请问:这种情况是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呢,还是应该纠正?如果需要纠正,应该怎么做?

鲍教授答疑

这种情况一般是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所以家长不必过于忧虑。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说话时重复某些音节、语调,或者在说话前有一段时间的停顿,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孩子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而且不需要任何帮助,就会自己学会顺畅地说话了。这个不能说是口吃,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才称为口吃。大约5%的2~6岁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口吃现象,男孩要比女孩多3倍。这些孩子没有任何健康或发育问题,原因可能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讲话的正常节奏和音律。当孩子过度兴奋而说很快的时候,口吃的情况会变得明显,还有当孩子焦虑、疲倦时也会出现口吃。有些孩子因为他们的思维发育比较快,思维速度比说话速度要快,所以说到一半就忘了正在说什么,这时重复某个音节或词语是为了帮助回忆。

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越担心,越要想法纠正,情况就会变得越严重。因此家长应该做的是忽略孩子的口吃,认真听孩子讲话,不要中途打断他,更不要急于纠正,千万不要说“慢点说”、“重复说一遍”、“说清楚点”或者说“放松”等话语,要表现出很喜欢听他说话的样子,同时为他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说得慢一点,用简单的标准语言,这种以身作则的方法比告诉孩子“慢点说话”的效果更好。爸爸妈妈跟孩子对话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听他说话,如果他说得很顺畅就立即表扬他,帮助他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时要多和他一起说儿歌、学唱歌,这对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周围有口吃的人,应尽量避免孩子和他接触。

小编的话

我家小伙子在刚2岁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现象。小家伙说话挺早,一直以来说话也挺流利的,可是到了将近2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说话不流利了,特别是第一个字,要重复好几遍才能说出来,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开始我不以为意,后来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了,我开始担心起来,难道孩子口吃了?家里和周围接触的人都没有口吃的,孩子应该不是跟别人学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上网搜索,发现有不少妈妈在问这个问题,而他们的孩子也大多是2岁左右,网上的文章指出,这种现象一般会自然好转,父母不用过于担心。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后来有一次机会,我询问了小儿神经方面的一位教授,教授说:“没事,正常的,不要逼孩子说话,放好心态,忽略这件事,会好的。”教授看门诊太忙了,我不好意思问更多,不过,这几句话已经足够了。我告诉家里人,包括我自己:我们要忽略这件事,不要纠正他,耐心、认真地听他说话,等待自然好转。这种情况持续了有一个半月吧,后来,我也说不上是哪一天,我忽然意识到,孩子说话不结巴了,非常流利了。现在,我家小伙子2岁7个月,说话非常流利。

猜你喜欢
口吃流利现象
“维生素”大口吃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
流利美语脱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