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的焦作样本
——从《焦作文化大典》说起

2019-03-04 21:46和洪范
焦作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焦作历史文化

和洪范

(焦作师专覃怀文化研究院,河南 焦作454000)

历史深处焦作的荣光与文明,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卷帙浩繁中需要珍视的宝藏。为继承和弘扬焦作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奋力铸就怀川文化辉煌,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殷切的关怀下,在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对焦作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梳理,编纂出版了这部《焦作文化大典》。

焦作,古称覃怀。《尚书·禹贡》开篇记载的就是这里。《禹贡》说,大禹治水开始于壶口、梁地与岐地,接下来就是“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岳阳”和 “覃怀”,指的就是今日之焦作。这里是大禹治水中治理的第一个被洪水吞没的平原川地,在这里,大禹与他的子民,积累了治理洪水与社会人心的宝贵经验,并向漳河流域及天下九州推广。因而,焦作远在夏代就是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文化之根扎在民族历史很深很深的地方,就可以说是最接近于民族文化的源头,这里就是华夏文化的摇篮与故乡。这是我们充满自信地编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一。新时期焦作的发展是喜人的。得天独厚的怀川大地,天象与物候的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理环境的闿阖攸叙,引移阴阳;靠山山明,临水水秀,出产丰厚,人勤地功;在全省乃至全国,是工农业发展、高科技落地生根以及文化旅游养生等领域的重镇。这是我们充满自信地编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二。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编纂《焦作文化大典》的脉络:“惟此区域,号称旧郡,舜、禹怀覃之地,殷、周畿甸之土。晋启山阳,郑锡河后,隶赵称都,入魏为镇。及秦吞六雄,跨有四海,罢侯置守,一统九服。项羽改名殷国,汉高复立为郡,自兹以还,为河内下邑。……北通燕赵,堂堂之风相洽;南引巩洛,穆穆之化□清。西瞻轵塞,则连山万叠;东望平皋,则广野千里。长河带其前,太行限其后,□□之□混□,舳舻之所凑集,颇是一都之要害,实为三魏之逵道。若其沇、湨双吐,丹、绝并纳,势等周原,美齐陆海。袂散成帷,人萦若绣,礼乐尚繁,风仪未革。”这是我们溯流而上,找到的自然焦作,历史焦作,文化焦作。也是我们充满自信地编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三。古往今来的焦作,应该为当今焦作人所熟知,为中原人所深刻认识,为中国人以及全人类所了解。这是我们充满自信地编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四。我们还可以历数更多编纂与出版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总而括之,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一个时代明媚而又历史光荣的焦作梦,应该融合在伟大的中国梦之中!

《焦作文化大典》是一部多卷本丛书,其中文物考古、各种文献资料之于焦作的历史文化记忆,是支撑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基础性工程。丛书以自然而人文的逻辑,展示了古老又年轻的怀川,客观地再现了一个自然地理的、历史人文的、既有历史纵深又充满时代活力的焦作。

所谓“典”,一指文献被尊为准则与规范的书籍;二指常道、法则、法令、制度;三指古朴的盛大礼仪;四指后人应该学习与继承的经典历史事件与故事等等。宗其意旨,溯其源因,所谓“典”,是一代代人应该学习的准则与规范,应该借鉴与继承的人生规律与社会规律。

《焦作文化大典》是对焦作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性阐释,也是对一方水土具有时代眼光的历史性理解。将古今融为一炉的时候,今日焦作,不仅仅会闪跃出时代光彩与盛世文明,同时也会彰显出历史厚度与文化自信。

中国历史在焦作遗留下来的历代遗址,与今人息息相关的众多文物、遗存,自然而然会引导我们后人,去感受与理解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焦作人,去感受与理解他们曾经行走人世的立足点、思维方式的出发点与行为方式的落脚点。数千年焦作人居住过的邑址、劳作的土地、做工的工坊、驰骋的疆场,以及祭祀场所、宗教寺观等等,曾经被先人弄出的那些声响和着缭绕的袅袅香烟,千古一脉地延续至今,是对一代代焦作人生于斯、当用于世的某种启迪与慰藉,或者是某些激励与警示。一件件出土的陶器、瓷器、漆器、兵器、祭祀器具,以及煮饭用的灶台、灶具,陪葬的陶仓楼等等,大音希声地告诉我们,一代代焦作人从远古一路走来,潜移默化里形成的做人规则、规范与为人处世的方式。

一方水土有据可考的远古先人,纵横捭阖的历代焦作名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曾经有血有肉地活着,是今天焦作人生生不息的呼吸与体温,是新时代焦作人不竭的生命活力与创世精神的底色与灵魂。从神话人物、传说人物到文献记载人物,如卜商、竹林七贤、司马家族、韩愈、李商隐、许衡、何瑭、朱载堉、曹谨、宋学义等,我们能够感受到焦作人自古迄今依然挺立的人格与积极用世、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深刻内涵。在坚持弘扬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我们客观选择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臧否历史人物,保持历史面貌,以供后人记取与再认识。

一方水土与一方人的相依相存,相互认识,相互理解,进而相亲相谐,在历史的焦作与当代的焦作,最大化地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代代怀川人的勒石留青,穿越时空地讲述着后续子孙应该记住的焦作故事,在追求精神文明的同时,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是一代代焦作人形成的价值体系。山水环抱的焦作,陈陈相因着一方人的约定俗成,既是具有历史性的焦作表达,又是焦作人的目光成长与智慧积累的生命活力。“覃怀底绩”里的一个“绩”字,是焦作人重视教育文明与科技进步的源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是一方古老热土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

这里是河洛文化的故乡。太极易理的滥觞,不仅仅使这里诞生了享誉海内外的太极拳,更是因了历史的焦作,在人类文明的童年,就洞悉阴阳,深谙辩证,渐渐形成了看待世界的哲学体系。

“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焦作文化大典》的编纂与出版,恰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焦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好事遇上了好时代,才是把好事办好的先决条件。正是时代赋予的这种机遇,才使我们得以完成编纂出版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光荣使命。

《焦作文化大典》的编纂与出版,是各种资源整合的结果。首先是对中国古籍文献出版部门的遴选,进而是对古籍文献的遴选。所选文献首选影印线装文献,找不到线装影印版的时候,才选择当今高规格出版部门出版的铅印版文献。其次是组织高规格的编辑委员会。再次是遴选有责任心、有深厚文化积累的当地学人和专家,直接参与各卷的编撰。四是为编纂人员提供学术条件、组织条件和物质条件,确保《焦作文化大典》的顺利成书和出版。

作为一部地级市的文化大典,《焦作文化大典》没有成例可以参照与遵循,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学科中,对焦作文化资源进行空前规模的调查总结和挖掘整理,一定会留下许多不足与遗憾。敬请广大专家学者与读者匡扶与指教。我们会在舛讹与不足之处定睛虚怀,在日后可持续的研究空间和修订再版时一一订正与完善。

为了多角度展现《焦作文化大典》的内容,我们在图书中加载了相关人物的视频二维码。这样,不仅增加了这套书的内容含量,也积极地融入新媒体发展,为图书增值添彩。通过纸质与电子图书融合发展优势,更好地弘扬和传播焦作历史文化。

《焦作文化大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由于市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编委会的精心组织与实施,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与安排,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与书稿评审,全市数十位各学科专家学者参加编纂,全市宣传、文化、艺术、新闻、科研、高校、图书、博物、文物考古、旅游等部门鼎力支持,《焦作文化大典》才得以面世。在《焦作文化大典》与广大读者见面之际,我们向所有付出心血汗水、来自方方面面关心支持它的同志、朋友,部门与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注:本文为作者于 2018年1月 19日为《焦作文化大典》撰写的前言)

猜你喜欢
焦作历史文化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临轩听雨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