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一切为了大众

2019-03-05 08:36章慧敏
上海故事 2019年3期
关键词:出租汽车出租车大众

章慧敏

1988年,杨国平临危受命,创立了上海市大众出租汽车公司。三十年后,大众交通成为了全国出租行业的排头兵……

大街上刮起红色旋风

夜深人静,杨国平还在奋笔疾书。自从他下决心放弃强生公司的党委书记一职、从零开始筹建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的那天起,这样的情形就成为日常。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他要思考,他更要行动。一想到明天又要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协商商标注册这件事,他脑子又高速地运转起来。这一关能过去吗?因为“大众出租”和“大众汽车”都叫“大众”,人家可是注册在先的。

杨国平铁了心要给公司起名“大众”,理由就这么简单:跑在路上的出租车全部采用的是大众的桑塔纳汽车;新公司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旗帜鲜明地亮相上海“服务大众”。

其实,杨国平的内心还有个结:他清楚地记得那是1988年8月19日的上午,朱镕基市长对参加“上海市改善市内交通、整顿出租汽车管理,加强安全交通会议”的与会者说道:“我谈谈对出租汽车整顿的看法。境外的报纸说过外国人对上海有信心,其实信心还不那么足,你连出租汽车都管不好,投资环境怎么搞得好……”

作为出租汽车业行业的一名高管,杨国平对行业中的一些陋习并不陌生,他甚至听到市民编了顺口溜:“没有大事不租车,有了大事难租车。”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更是担心上了出租车好似遭到了绑架,司机逼着兑换外币和外汇券的事时有发生,这不,连朱市长的办公桌上都摆放了一封从大洋彼岸寄来的投诉信,这位境外投资者说他乘坐了10公里路,收费竟高达100美元。他向朱市长抱怨说:这是世界上最贵的车费!

朱镕基震怒了,他高声道:“上海的出租汽车非整顿不可!”那一刻,杨国平热血翻腾,他感同身受,上海的出租汽车非整顿不可!就在那次会议后,紧锣密鼓地筹备了3个月,1988年12月24日,33岁的杨国平临危受命,一个全新的出租汽车公司成立了。杨国平从跨出“铁饭碗”的那一步起,他就没打算给自己留后路。 “如果我做不好,不要领导给我安排任何工作,我自己去开出租车,做一名优秀的出租汽车司机。”

这是他给自己也是给社会的一个宣言……

拂晓将至,杨国平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又一个方案。他十分清楚市领导对新公司寄予的厚望,上海市民对新公司的无限期待,所以,“大众”不仅仅是公司名号,而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承诺,九九归一,“大众”将成为上海一张闪亮的名片。

俗话说“三顾茅庐”,杨国平和助手也已是几次往返安亭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了,但每次一提到商标的事就吃了闭门羹。今天的情况同样,想与老总对话,没门!

“没门”得找门!杨国平还真想出了个点子。他拉着助手直接去了工会,他想,只要工会同志能被他们的诚意打动,就有可能为他们“出谋划策”。果然,工会同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总经理奥勃先生将在小餐厅用午餐。言下之意,方向有了,能否说动总经理就看你们的了。

在短短的一顿午餐时间里杨国平给奥勃先生构画了一幅属于两个“大众”的蓝图——上海的大街上将出现500辆同一种颜色的大众公司生产的出租汽车,这无疑是流动的广告,大众与大众相辅相成,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双赢!

杨国平为奥勃先生展现的画面是具体的、实在的,显然,这個创意被奥勃先生接受了,他答复杨国平说:他将立刻向德国总部董事会提出申请,并在次日下午两点之前给予明确答复。

结局自然是圆满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满大街大众出租汽车了。

“大众”要发展,改革是方向

回想创业之初,杨国平用了“一无所有”来形容。堂堂一个出租汽车公司还是向银行借了200万元才维持起买车、租借办公场地等等的日常开销。为了省钱,他们租了当年闸北区和田中学一个已经报废的教室当作办公室。那里的地面坑坑洼洼的:晴天尘土,雨天湿滑。雨后天晴还要再穿三天套鞋,否则走不进办公室。可是,任凭环境再差,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第一天开张,200辆锃亮的红色大众桑塔纳犹如一股旋风似的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移动。为了体现“大众”的服务理念,杨国平从公司成立那天起便拟定了32字的服务标准:“扬手即停,上车问路;电脑计费,合理公道;电话预约,约时不误;车辆整洁,礼貌待客。”

30年前,这32字的服务方针好似32盏明灯,它们是前行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极大地改善了出租车行业中的乱象,也让乘客交口称赞。不过,行规的改变也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困境,“大众”一枝独秀,让一些存在陋习的司机可不开心了。红色旋风中时常会夹杂着泥沙,甚至出现数十辆出租车围困一辆“大众”的场面。

1989年1月30日,新民晚报头版刊登了《不正常的“争夺战”说明了什么》,在盛赞“大众”服务新风的同时,指责这种恶劣的行为。朱镕基市长看到这篇报道后当即批示:“这篇报道写得好。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就是要成为表率。”

正,毕竟是压得住邪的

随着“大众”的业务逐渐走向正轨,公司迫切需要红色旋风刮得再猛烈一点。要扩大业务需要钱,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这一次,公司再次向银行贷款6000万元,然而,他们得到的拒绝却是众口一词的“有风险”。杨国平心里焦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担心这股旋风会因为缺少支撑而停滞,他还担心好不容易呈现的行业新风因为势单力薄而重回老路,他更担心辜负市领导的期待,辜负社会大众的支持。

杨国平说他在创业和发展的道路上总能遇见拉“大众”一把的“贵人”。这不,当市经济调节处的张桂娟处长听了汇报后,她当即表示要和四大银行通话,“大众”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应改善投资环境……

“大众”把银行贷款来的6000万元购买了500辆桑塔纳车,“旋风”继续在上海的街道刮起。但是,钱有了、车多了,杨国平的心反倒揪得更紧了。银行贷款的前提是“大众”得把所有的家当都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这意味着一旦公司无法按时还款,公司的出租车就会被扣押。

对“大众”来说没有出租车无疑等于断粮,这是致命的软肋,让公司始终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不,6000万元很快就用完了。面对高额的贷款和利息,杨国平绞尽脑汁,每天都在计算着各项成本的支出。怎么来改变这被动的局面呢?

转眼到了1991年初,上海市体改办企业处的蒋铁柱主任带了两位助手来到“大众”调研。就在和田中学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他们就股份制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杨国平又遇“贵人”了,蒋铁柱主任就是上海股份制试点的力推者。

1991年3月的一个下午,在蒋主任的引见下,国家体改委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有关领导与杨国平等人在上海海鸥饭店12层的会议室里达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共识——组建“浦东大众”,作为恢复股份制试点单位之一。

1991年12月,由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牵头,联合上海市煤气公司、浦东交通银行、申华实业四家单位发起组建了上海市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浦东新区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第一,总是令人难忘的。杨国平至今记得“浦东大众”公告股票发行日是1991年的12月8日星期天,这是个人民大众公认的吉利日子。虽然得上午8点才开始发放购股券,但从星期六傍晚起就有人在虹口体育场、江湾体育场、七宝体育场这几个发放地排队了。杨国平还记得当年的分管副市长庄晓天带队巡视了几个发行点,看到人越聚越多,他立刻指示必须在天亮前发完,不然天亮后有可能造成道路拥堵。

可江湾体育场的铁门还是被挤倒了,几位市民因此受了轻伤,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医治。当杨国平闻讯赶去医院探视,几位伤员异口同声说:“不要赔偿,不要礼物,只要买一份股票。”

“浦东大众”的发行解了“大众”的燃眉之急,也让杨国平看到了方向:有利于公司建立多元投资的规范;民间有着强大的投资意愿和能力。很快,振奋人心的消息再次传来: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并来到上海视察,改革成为众望所归的一个目标,股份制的推行速度快马加鞭,对“大众”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机,新的融资渠道大大地助推了下一步的扩张。

30 年风雨历程,“大众”再出发

改革的劲风让“大众”如虎添翼。1992年7月,“大众出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从原先单一的出租车营运业务转型到交通运输业、金融投资与房地产“三足鼎立”的多元化战略格局。同时,在全国19 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今天的“大众”早已从30年前的500辆红色旋风扩展到当下的9000辆薄荷青飓风,长驱直入、势不可挡。

杨国平居安思危,有一句话他是经常挂在嘴边的:“大众要干一年,想五年,规划十年。”正是有了这些“应万变”的举措,才得以使“大众”在经历了几次宏观经济调控后还能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然而,迎战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杨国平谈到如今的“大众”再发展,居然用了“瓶颈”这个词:这个“瓶颈”说白了无非是一种越演越烈的网约车现象。

的确,凡是损害乘客利益的、扰乱出租车行规的,人们都称之为黑车。黑车的乱象表现虽不同,但性质恶劣,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每每见到类似的报道,杨国平难以平静,他对员工们说:“大众”承载着社会的责任,他们有义务急政府所急,想乘客所想,整治乱象、杜绝非法运营刻不容缓!

由此及彼,杨国平想到了1988年之前的上海出租车市场。他那时还在“强生”,亲眼目睹了市民叫辆出租车的不易,乘客要到调度中心喊车,碰到家人结婚要用车,还得派家里老人到预约中心去通宵排队,有时长长的队伍从北京西路的预约中心一直排到厦门路。正是这供不应求的状况,出租汽车才奇货可居、司机才漫天要价,“黑车”才因此得逞。

现如今网约车的现象让杨国平仿佛又看到了昨天的一幕:一切都在网上搞定,司机可以挑选路程远近,可以挑选男女乘客,可以随意加价,一辆车上放个三四部手机,专挑有利可图的业务……在利益驱使之下,不“黑”才怪。

9月6日,一封“大众交通致广大乘客的公开信”向社会承诺,在网约平台暂停深夜叫车服务整顿期间,大众公司向兄弟出租汽车公司、广大出租驾驶员发出全力保障深夜运能的倡议,并推出专为单身女性度身定制的“玫瑰之盾”出租車队。

9月8日深夜,96822电话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杨国平总经理来到了他们中间,和话务员一起调度,现场督阵。

其实,杨国平虽然是“大众”的领头人,但他愿意做“大众”的普通一兵。每年的年三十,大众驾驶员会去产科医院接产妇和新生儿回家,杨国平也会出现在车队中,让大众驾驶员和市民们好一番惊喜。为社会无偿做好事,是“大众”对司机们的要求,“‘大众一切为了大众”之初心不变,如同他在新年将至迎接新生命的“双迎”一样,他和他的“大众”乐意为社会奉献。

9月9日凌晨一点,调度室一派繁忙景象,业务量比前一天增了100%,虽室内有空调制冷,可每个紧张调度的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渗出了汗水。

此时,杨国平没有一丝睡意,他当然知道深夜用车的乘客数量不比白天,但公司不是为了赚钱才增派人手夜间上岗的。在他看来,“大众出行”调度平台犹如一个战场,每一次调度就是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一块平安基石、生命保障。人在阵地在!

“大众”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杨国平在心里说。

猜你喜欢
出租汽车出租车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乘坐出租车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用表格形式解读JJG—2016《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规程
凭什么
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废止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