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起底:明星人设背后的秘密

2019-03-05 09:25李莎陈光毛晨钰
看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刘亦菲艺人标签

李莎 陈光 毛晨钰

2019年刚开年,娱乐明星们的人设俨然到了至暗时刻。

继去年蒋劲夫由“乖巧夫仔”变身“家暴男”,吴秀波从“魅力大叔”变为“油腻男”后,新晋小生屈楚萧的瓜又送到了嘴边。

凭借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屈楚萧招来了诸多粉丝,“刚”成为他被贴上的标签之一。至于屈楚萧本人,看起来也很符合这个标签——高冷,不聒噪。他的微博上,一半内容是播天气预报,妥妥的禁欲系。但很快,屈楚萧的豆瓣账号被翻了出来。在这里,他加入了“爱大胸妹”“搭讪学”“跟踪学”等小组,并自称“戏子”,公开对同性恋表示恶心。粉丝们大呼三观尽毁。

正所谓红得过初一,红不过十五。还没撑到元宵节,屈楚萧刚立起来的人设已经碎了一地。

人设之于明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此,我们采访了数位明星经纪人、宣传方,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为艺人立人设是宣传团队的基本工作,“稍微有点儿技术含量的宣傳都不会忽略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拼?要吃饭、赚钱呗。

流量为王,人设为称王

“人设”一词,最早现于日本动漫,用来指代出场人物的身材、造型、性格等。2016年之后,被频繁地用来形容明星。在某资深创作歌手经纪人岩山的记忆中,“人设”是从“这几年自媒体发达的时候”出现的。在此之前,尽管没有这个词,但早有类似概念,“就是所谓的那些明星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比如刘德华,好男人;郭富城,舞王;张学友,歌神。”岩山告诉Vista看天下记者,人设通俗了来讲,就是标签、外号,“当年香港那边的艺人就很会经营自己的人设”。

而到了一个流量为王的年代,人设更多和商业价值挂钩了。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而要成为被消费者,物品必须变成特殊的符号。在当下,任何事物似乎都能被“符号化”,人们对它们进行消费是看中了其符号价值。

岩山则进一步解释,“在一个人人都在发声的、非常嘈杂的事件里面,(想要)显示出自己,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就需要人设,让大家比较快捷地去了解你。从前我们都是很慢的,通过慢慢相处去了解一个人,现在则希望通过标签,大致去归类。”

如果把明星比作流水线上的商品,那么在他们被装箱后,人设就好比贴在箱子上的标签。选择国民闺女、吃货这种接地气的标签肯定好使;实在不行,也可以从动物世界里找个小奶狗、大黑牛贴上。当然,越清奇、越符合市场需求,越能卖出好价钱。

“为什么实力派不要人设?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作品,这些东西都是靠作品来维持的。”岩山认为,“但是,你靠作品维持很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好作品。而艺人是需要曝光的,无论你是老派还是新派。小鲜肉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作品很少,但他需要更多的曝光量,那曝光量怎么去维持?就是在正常的业务范畴之外加上一些生活化的东西。”

人设鼻祖范爷

在中国内地,第一位明确树立起人设,并大力推广出去的,非范冰冰莫属。

2011年,范冰冰以平头配比基尼的造型登上《时尚先生》杂志。也是从此时开始,她在各大媒体上的代号变成了“范爷”,并说出了诸如“万箭穿心,习惯就好”“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等金句,一下子从绯闻缠身的争议女星,变成了独立女强人。

那几年,范冰冰一边自称“爷”,一边穿着夸张出位的礼服,在戛纳红毯上久久不愿离开。虽然没拿出什么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她照样能成为商业价值最大的女星,拿下一众高端奢侈品、生活快消品代言。

“一个艺人人设,通常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需要团队来共同协商。”岩山透露,后者会从艺人本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商讨出一个点,进行长时间的维护和创造。

曾在知名娱乐公司任职的小江则向Vista看天下记者透露,他们平时给明星做宣传,其实是在做加减法。“比如你有A、B、C、D四个面,A、B可能相对来说是大众更接受和喜欢的,那就可能稍微多地呈现A、B面,把C、D面隐藏起来,做减法。”

“但首先要基于人的特点。”小江继续分析,比如朱亚文,本身就挺有荷尔蒙的,那就突出这个部分;比如赵又廷是个暖男,那就要这么个形象。“这就考验艺人的经纪团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定是基于产品去打造后面一系列推广的。签约时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艺人。签约完了,就根据人来打造细致的定位,而不是把他往某个通用人设上套。”

这其中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差异化。“结合人的特质、市场需求。比如张一山走痞痞的路线,刘昊然是犬系男友,萌萌的。这就是个市场定位。”

“范爷”的人设在当时看来显然是一个成功案例。这也成为范冰冰当时的宣传总监,如今壹心娱乐的创始人杨天真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创办壹心娱乐后,杨天真在旗下艺人身上延续了这个套路,张雨绮是“狮子座大女人”;朱亚文是“行走的荷尔蒙”……

2017年年末参加娱乐高峰论坛时,杨天真分享了一个案例:她在和旗下艺人宋佳相处中,发现她有个爱睡觉的特点。于是,她和宋佳讨论能不能把爱睡觉变成宣传点,再加上爱自由、爱生活的特质。这在后来成了宋佳的人设,由此帮她拿到了睡衣品牌的代言。

“明星的人设,不管是装的,还是怎么的,首先是为了辨识度,让人能够记住自己。”经纪人小美对Vista看天下记者表示。在她看来,卖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商业代言,而“不太会为了拿到某个角色而立人设”。恰恰相反,很多艺人的人设是“因为扮演过的角色特点,而开始走这个人 设”。

但从扮演的人物身上找人设,崩塌的风险也更大。毕竟,一旦启动了这个人设,你就需要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地演下去。

“我最喜欢鲁迅的《围城》”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2009年,陈赫凭借《爱情公寓》里的曾小贤走红。

戏里,曾小贤总是把好男人挂在嘴边;戏外,好男人也成了陈赫的人设。他对外宣称和恋人许婧爱情长跑十几年。2013年,两人在巴厘岛举办婚礼。两年后,风行工作室曝出陈赫与女演员张子萱的亲密视频,陈赫深陷疑似出轨风波。

“出轨门”后,曾经为他拉来大片好感的标签变成了莫大讽刺。真是成也人设,败也人设。

“人设约等于‘谎言。”岩山指出,要维持这个“谎言”,需要无数的东西去支撑它,文字类的,视频类的,包括艺人自身的行为,艺人团队的行为,艺人粉丝的行为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以导致人设的崩塌”。

2018年4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红毯,吴秀波双手合十,这倒也符合他读《金刚经》的人设( 视觉中国 )

这其中,“好男人”俨然是人设界的一口毒奶。黄海波、文章、陈赫、吴秀波……但凡与它沾过边的男演员,几乎无一幸免,成为网友口中的“渣 男”。

而能与“好男人”一较高下的毒奶,当数“文化人”了。2000年初,劉亦菲刚出道时,就开始致力于宣传自己“高材生”“有文化”的形象。她自称小学五年级移民美国,在美国读某名校,全校学生只有她一个亚裔,其余全是白人。然而网友查到她同届和前后几届的所有班级合影,不仅找不到刘亦菲的身影,各色人种也是应有尽有。

“我们公司老板不喜欢人设这个词,因为她知道人设终有一天会崩塌。”小江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人明明不是北大毕业的,非要给自己贴上北大毕业生的标签。

刘亦菲就因此被频频“打脸”——当其经纪人透露,刘亦菲要去斯坦福做访问学者时,有记者联系了斯坦福大学留学生管理处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过刘亦菲;当刘亦菲说自己通过了耶鲁大学戏剧学院二试时,有网友查询了耶鲁戏剧学院的官网,在所有年级和所有专业的学生中,完全没有找到刘亦菲的名字。

近日,刘亦菲的北电入学资格也开始被质疑。除北电之外,她唯一有证可查的学历就是武汉鄱阳街小学。

相比之下,靳东自称通读诺贝尔数学奖论文,在机场摆拍读书照片;马思纯读完《第一炉香》,发几句和原文无关的读后感,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也许有一种人设,是越缺什么就越爱秀什么吧。我不是个什么,我至少可以像个什么。

和“好男人”略有不同,“文化人”人设一旦崩盘,收到更多的是嘲笑。

但小美有另一种看法。她认为,这个圈子里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艺人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比周围人有学问,也是人之常情。“绝大多数艺人可能都没有读过正经大学。所以上过大学,或者在国外上过学的,放在演员圈里已经算是特别了。”小美说,“马思纯看张爱玲的小说,写的那个读后感,你说她算是卖爱读书人设吗?她是没文化吗?跟身边的助理、宣传比,她肯定比他们都强,起码她还是看了书。”

有记者对Vista看天下爆料称,某位和大热男星、一线“大叔”演过电视剧的女演员,经常对外宣称说自己爱读书。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她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她想了半天,又打了几回太极,都没搪塞过去。情急之下,这位女演员脱口而出:“我最喜欢鲁迅的《围城》。”

而站在她周围的工作人员,谁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对。

小江也遇到过这种艺人,对外表现得有涵养,有文化,其实每条微博都需要团队帮她写,“她每次接受采访我们都很担心,就怕她露馅了。因为她云里雾里讲不到点子上,能听出来她根本就没什么文化”。

而至于她的人设,并非团队的“集体智慧”,“她确实觉得自己就是有文化”。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6日,法国戛纳,第65届戛纳电影节开幕。范冰冰走红毯,当时她还是“范爷”( 视觉中国 图 )

越成熟的艺人越容易崩

当然,人设会变。有因人设崩塌被动变的,也有主动寻求改变的,比如刘涛。

2013年,宣传电视剧《贤妻》时,刘涛发了条长微博,大意是说老公因事业失败,一度嗑药、抑郁、尿失禁,但自己依然不离不弃,安排好一切,带他走出阴霾。瞬间,她成了所有人眼中的贤妻。几年后,《欢乐颂》播出,刘涛扮演的安迪是高冷的职场女强人,于是她的人设又变成了“老公”“总攻”,经常在微博上晒与其他女演员的亲密照片,撩女粉等。

“大部分是商业因素,这是绝对的,因为要挣钱。”提到刘涛的转变时,小江分析,“当贤妻没有市场了,新时代女性愿意看总攻人设、独立女性,那当然要让她接到那样的戏。而要想接到那样的戏,平时的发言就得让导演相信我是这样的,我能演好这个角色。背后的考量都是出于商业因素,要让艺人接到戏,接到代言。”

毕竟,如果一味走贤妻路线,意味着只能代言日化品,难以接到时尚的奢侈品代言。

岩山则举了一个小鲜肉的例子。

“他们的团队要接一部电影,这个电影很男性,跟他(小鲜肉)的形象完全不符。但是为什么接了呢?因为他们团队发现,在这个年龄段的艺人里面,有血性的男性很少,都是一些很中性的,男女通吃的。所以他们决定接这部戏,往这个方向去打造,他们围绕这个角色做了很多工作。”

先是让该演员剪去了长发,换上了寸头、光头,进行形象上的改变;接下来,团队在大量稿件中提到,“小爷如何如何,”慢慢把人设立住。“所以你会发现,他后来接了很多很man的角色。就连约炮的事对他也没太大影响。因为他本身有了很man的人设,喝酒,打架,骂人,都是大众能够接受的情况。”

但并不是谁都能在贤妻和总攻,小鲜肉和硬汉之间自如切换,小美总结出的经验是:越成熟的艺人,越容易崩人设。毕竟,和青涩的新人相比,他们不那么听话,往往做出和人设不相符的举动,崩人设不过是早晚的问 题。

“人设是长时间维护而形成起来的。崩了之后再想树起来还需要时间。”在岩山看来,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陈冠希。“以前是花花公子,现在是时尚界的标签,一个好爸爸,好男人。这需要媒体的推波助澜,也需要他自身的努力,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岩山同时认为,人设是具有持续性的。

“你想想,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喜欢贴标签。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是干什么?就是爱工作嘛。那么,孔子的人设是什么?秦始皇的人设是什么?再到孙猴子的人设是什么?可以说,有汉语的时候,就有这个词了,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但是这个标签化的东西还是一直会存在的。”

可以想见,一个人设倒下了,必将有更多人设出现。

(应受访者要求,小美、岩山、小江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刘亦菲艺人标签
刘亦菲 撸猫的日子成就花木兰
刘亦菲:撸猫的日子成就《花木兰》
朝三暮四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猴子杀鸡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标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