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2019-03-06 09:49项宇琼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异性腰痛腰椎

项宇琼

前言

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是指以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疾病[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经受腰痛的困扰,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不同,大约 60%~80%的成年人有过下腰痛的经历[2],青少年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接近 30%,是影响青壮年人群生活工作的常见原因。在美国,下腰痛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位居第二位[3];接受物理治疗的门诊患者中有 1/4 是下腰痛患者。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下腰痛在致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上是复杂的,腰椎结构或器质性病变、心理因素、遗传、体重、工作性质等都可以引发或加重下腰痛[4]。

运动疗法作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首选治疗方法[5]。一直以来,国外关于运动干预治疗下腰痛方面研究甚广,那么,目前国内有关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现状究竟如何?研究前沿及研究热点是什么?研究现状又具有怎样的特征趋势?本文拟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所收录的有关运动与下腰痛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探索现阶段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其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

1 数据来源

以“运动”并“腰痛”OR“下背痛”等为主题关键检索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文献来源及发表时间不限,共搜索到708篇文献。导出为Refworks格式,包括作者、标题、关键词、来源出版物、摘要等全选下载,保存为纯文本文件,数据检索及下载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

以知网收录的708篇文献为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2.R2进行知识图谱绘制,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梳理运动与下腰痛领域研究热点并对其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分析

2.1.1 时间分布与期刊分布

1964年-2018年期间,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说明此领域关注度在逐年提升。从表1可以看出,刊发文献数量超过十篇只有一位。可见北京积水潭物理康复科对这一领域很重视,另外成都中医药大学对这一领域关注度相对比较高。

表1 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主要来源期刊(载文数前10名)

2.1.2 机构分布

通过对机构(Institution)进行分析,发现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医学康复科。从学科从属门类看以外科学、中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体育学为主。相比较而言高等院校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力量处于相对较薄弱的地位。

2.1.3 作者分布

绘制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高产出作者知识图谱,可以得知主要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力的大小,以为同行合作提供可能的参考。由图1可知,根据节点的大小可以看出发文篇数位居前十的高产出作者分别是:郭险峰(8篇)、侯树勋(8篇)、王楚怀(6篇)、王健(6篇)、白跃宏(4篇)、许轶(4篇)、王雪强(3篇)、郭媛媛(3篇)、陈建平(3篇)、丁献军(3篇)、刘中华(3篇)。且从图中不难看出,有密切合作关系。

图1 运动与下腰痛领域高产出作者

2.2 研究领域热点

文献题录中的关键词是对主题词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可以用于确定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6]。

引文年轮(Citation tree-rings)代表着某篇文章的引文历史。引文年轮的颜色代表相应的引文时间,年轮厚度与相应时间分区内引文数量成正比[7]。词频是指分析的文档中词语出现的次数,年轮节点代表着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其被引频次及关注程度成正比,节点越大,说明被引次数越多,受到的关注度越高。相反,节点越小,说明被引次数越少,被关注度也越低。运动与下腰痛领域研究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如图2所示。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具体详见表2,其中未对相近或相似词进行合并。

图2 运动与下腰痛领域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

由图2及表2可知,运动与下腰痛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腰痛、运动疗法两大方面。主要探讨慢性下腰痛、脊柱、韧带、多裂肌、核心肌群、脊柱稳定性、肌力、疼痛、损伤与康复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重建和维持腰椎稳定性是缓解、防治下腰痛的可行方法。加强腰部失衡躯干肌肌群力的锻炼,才能控制维持脊柱躯干肌群的平衡,维持腰椎结构的稳定性,对降低下腰痛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9]。

从关注类型来看,主要包括慢性下腰痛、椎间盘突出症、非特异性下腰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从关注人群来看,主要有女性、运动员、坦克乘员。纳入研究中运动疗法有悬吊训练、伸展运动、屈曲运动、核心稳定性训练、有氧运动、太极拳、五禽戏、普拉提运动、麦肯基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疗法,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受伤组织的愈合,纠正脊柱的力学改变,尤其是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8]。其他治疗方法有针刺运动疗法、推拿。主要探讨与腰痛相关的主要肌肉群有躯干肌、腰背肌、腹横肌、多裂肌、竖脊肌。研究表明,长期下腰痛患者可触及多裂肌的节段性萎缩。主要探讨与腰痛相关的结构有关节突、椎体、软骨、韧带、纤维环、腰邸结构、小关节。由于典型的腰椎的结构主要有椎体、椎弓根、棘突、横突、关节突关节等构成,其结构特征使其成为下腰痛研究的关键点,例如:关节突关节内结构中的滑膜皱壁为关节内填充物。滑膜皱壁有神经分布,可能是退行性变或创伤刺激时疼痛的来源。关节结构排列不正常会影响腰椎的稳定性,小关节紊乱又会加重姿势的异常排列,从而使功能性反复失常,导致疼痛加剧。腰椎韧带围绕椎体形成了一个致密的结缔组织套,一直延伸至骶骨区。同样,腰椎韧带的在腰椎功能上的作用,也使其成为在研究下腰痛问题上不可忽视的部分。例如:髂腰韧带,其强劲而复杂的结构可维持腰骶关节的稳定,防止第5腰椎向前位移[10]。

2.3 研究领域动态

2.3.1 研究趋势

学科领域在每一时期都有其研究热点,进而构成该学科的主要知识领域。突显主题词(Burst Term)表示在一段时期内该研究主题受到高度关注,是当时正在兴起并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14],通过主题词的演变路径可以揭示运动干预下腰痛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各年份主要研究倾向。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突现主题词分述如下[15]。

如图3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研究热点时区可视化图谱显示,以八年为时间切片,运动干预下腰痛研究集中在1986-2002年,从对下腰痛的研究视角来看,1962-1969年,学者们关注集中在对腰痛的本身以及影响腰部运动相关的解剖学结构。1970-1977年,开始关注疼痛。1978-1985年探索脊柱运动对下腰痛的影响。1986年-1993年除了对解剖部位及区域进行研究外,学者们开始关注影响下腰痛的生物力学因素。1994-2004年随着开始关注与下腰痛相关的肌肉群,学者们开始利用表面肌电图对肌肉功能变化进行分析。2005-2012年研究者们较为关注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的综述分析及meta分析。2013-2018年未明显有新的研究视角出现。由此可见,在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学者们由解刨结构、肌肉功能分析等深度定量研究转而meta分析及综述等广度的定性研究。

表2 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

从下腰痛主要关注人群来看,1994-2004年,不仅仅关注范性的腰痛患者,开始关注腰痛的特殊人群,如女性、坦克乘员、运动员,对女性下腰痛的研究主要探索不同方式的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缓解作用。对坦克乘员这一特殊人群腰痛的现况,设计针对性运动干预措施[11]。且在这一阶段,着重关注运动员的损伤状况,可能是运动员从事特定的运动项目发生的腰部相关肌肉骨骼的损伤越来越多,像步枪射击、举重、铅球、体操等运动项目。尤其是步枪射击运动员,脊柱长时间处于侧弯下榻状态,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过久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脊柱的正常生理歪曲改变,引起腰肌劳损、棘突骨膜炎、椎板疲劳性骨折,最终诱发腰痛[10]。研究提示,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关注人群从范性的腰痛患者到针对性特殊人群的共性研究,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对特殊人群从事的工作性质与腰痛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关注下腰痛的类型来看,运动干预下腰痛的研究中,慢性下腰痛及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由于下腰痛在临床上约占85%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的检查确诊病因,又按照疼痛的持续时间大于12周为慢性,即CNLBP[12]。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对预防和治疗慢性下腰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引起注意。从下腰痛解剖学结构的影响因素来看,近十年学者们重点关注核心肌群肌肉力量与脊柱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对下腰痛的影响,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恢复训练,预防或干预下腰痛。

从下腰痛治疗方法/干预措施来看,运动疗法方式多元化,但要根据下腰痛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被动的手法对紧张的肌肉及软组织进行松解可缓解当时的疼痛感觉。但从长期的康复疗效来看,主动的运动疗法可加强腰部肌力、提高本体感觉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协同性,减少下腰痛人群对临床被动治疗的依赖性和心理负担,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13]。

综合来看,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主题从仅仅关注下腰痛本身的解刨学结构到相关干预措施的探索,从关注下腰痛多发人群到特殊领域特殊人群的关注;从未对关注腰痛类型进行区分到对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慢性下腰痛、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等根据腰痛的性质进行区分探索;从被动手法干预到主动运动疗法干预,体现了研究思路由认识问题到寻找解决方法,从解决当前疼痛问题到回到正常生活的能力以及预防问题发生过度。

图3 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研究热点时区可视化图谱

2.3.2 研究前沿分析

根据突发性结果的查询,选择根据突发起始时间显示。结果如图4所示,共有十个爆发点关键词,分别为:运动器官、关节、压痛点、韧带、运动治疗、脊柱稳定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悬吊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由于未对结果进行合并或相似处理,结果显示中“非特异性下腰痛”与“非特异性腰痛”是同一概念,在此统一示为非特异性下腰痛。在1962-2000年、1962-1993年、1963-1985年、1976-2000年突发性关键词分别为运动器官、关节、压痛点、韧带。1996-2009年开始持续出现运动治疗、2008-2012年脊柱稳定性,2011-2018年出现悬吊运动疗法、非特异性下腰痛、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可见,运动干预下腰痛的近5年最新研究热点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图4 突发性关键词列表的排序

3 结论

1962-2018年期间,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着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对这一领域关注度很高。国内运动干预下腰痛领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医学康复科,北京积水潭医院物理康复科位居榜首。郭险峰(8篇)发篇数位居第一。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腰痛、运动疗法两大方面。主要探讨慢性下腰痛、脊柱、韧带、多裂肌、核心肌群、脊柱稳定性、肌力、疼痛、损伤与康复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主题从仅仅关注下腰痛本身的解刨学结构到相关干预措施的探索到特殊领域特殊人群的关注;以及对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慢性下腰痛、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等根据腰痛的性质进行区分探索;从被动手法干预到主动运动疗法干预。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运动干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类型的下腰痛的康复及预防措施设计个性化运动处方。

猜你喜欢
特异性腰痛腰椎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老年人腰椎滑脱怎么办?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治劳伤腰痛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