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临床应用分析与思考

2019-03-06 14:50冯焕萍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分析

冯焕萍

【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接受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中,参照组38例接受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8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与手术持续的时间、麻醉药的用量及出血量中,参照组分别为(4.87±1.64)min、(57.36±16.45)min、(12.66±1.67)ml、(213.26±38.14)ml;观察组分别为(0.66±1.13)min、(58.64±17.16)min、(6.74±1.53)ml、(210.35±39.52)ml。对比可见,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起效快,药物用量少,对手术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子宫切除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064-01

要想在子宫切除术中充分镇痛和松弛肌肉,麻醉的平面需要控制于T6~S4间,以防止不良反应[1]。以往多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这种麻醉方法用在子宫切除术中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麻醉作用,但是对内脏的牵拉反应比较明显,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近年来,椎管内麻醉方式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手术的通过,而腰硬联合最为作为常见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有着麻醉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广受手术医生和病人的青睐。为此,本文对比持续硬膜外与腰硬联合两种麻醉方式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接受子宫切除术病人,分参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参照组年龄28~67(48.36±3.42)岁;体重46~72(56.84±3.16)kg;身高153~174(158.34±4.16)cm。观察组年龄29~70(47.65±3.12)岁;体重45~70(56.13±3.57)kg;身高154~171(157.96±3.06)cm。将两组病人年龄、体重及身高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病人在进入手术室之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进行肌肉注射,入室之后进行心电监护,并开通病人静脉通道,常规面罩吸氧和消毒铺巾[2]。

参照组: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选择L2~L3间隙为穿刺点,明确穿刺部位之后,将导管常规置入,对无血液和脑脊液进行回收后,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1:1.4ml复合麻醉,麻醉之后取病人仰卧位,调整好麻醉的平面,使其控制于T4~6之间,并在手术中按照病人情况进行酌情追加。

观察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选择T12~L1椎间隙,在头侧硬膜外置管,在L3~L4椎间隙进行腰穿,之后将50%葡萄糖注射液0.5ml与0.75%布比卡因2ml注入,调节好麻醉平面,将阻滞的平面控制在T5以下,并在手术过程中按照病人的情况进行酌情追加。

1.3疗效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与手术持续的时间、麻醉药的用量及出血量等指标。其中,优良率评价中,优:病人麻醉后未发生牵拉反应和疼痛症状,肌肉松弛且手术可顺利开展;良:病人麻醉后有轻微牵拉反应,但无明显疼痛症状,需追加少量镇痛要便可顺利完成手术;差:病人麻醉后有明显的牵拉反应,且疼痛症状明显,盆地肌肉紧绷,需在辅助下镇痛的情况下才可完成手术。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中,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分别给予χ2检验、t检验,录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统计,P<0.05表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

参照组麻醉的优良率是81.58%,观察组是94.74%,两组麻醉优良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各种麻醉指标

对比两组麻醉起效与手术持续的时间、麻醉药的用量及出血量,两组手术之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传统的子宫切除术中,多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这种方式需使用的药物剂量比较多,且有明显的牽拉反应,容易出现并发症,麻醉的效果多不理想[3]。腰硬联合麻醉作为近年来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的麻醉方法,其将硬膜外麻醉和腰部麻醉等优势充分融合,麻醉效果显著,且对病人的循环、呼吸等系统影响不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非常小,可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4]。

在本文对比观察中发现,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74%,优于参照组的81.58%(P<0.05)。两组麻醉起效与手术持续的时间、麻醉药的用量及出血量中,参照组分别为(4.87±1.64)min、(12.66±1.67)ml;观察组分别为(0.66±1.13)min、(6.74±1.53)ml;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起效快,药物用量少,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艺峰.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学,2017,23(01):75-78.

[2]高策.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细胞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78-3681.

[3]杨建勇.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妇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4):18485+18488.

[4]张琦.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06):28-30.

猜你喜欢
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分析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切除术的分析与应用
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