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茶词

2019-03-06 00:20郑培凯
书城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庭坚

郑培凯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诗人与书法家,一般总是把他和苏轼联系在一起,作为宋代文化艺术的审美典范。他曾向苏轼习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列“苏门四学士”,诗文著称于当世,影响很大,被称为江西诗派的祖师爷。他的政治生涯也和苏轼很相似,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屡遭贬谪,一生蹉跎,死于流放之地。他的书法苍劲波磔,别具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同列宋四大家,所谓“苏黄米蔡”,在中国书法史上大放异彩。苏轼书法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真迹《寒食帖》,就有黄庭坚的跋,盘虬遒劲,龙飞凤舞,为东坡书迹增色不少。更有趣的是,黄庭坚和苏轼一样,酷爱饮茶,写过许多咏茶诗。

写诗之外,黄庭坚也写词。他的《山谷词》中有一首《满庭芳·茶》:“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词分上下两片,上片说的是上贡的早春北苑茶,有方形的茶条及圆形的茶饼(方圭圆璧),描写研末的过程(碎身粉骨),再细述研膏击拂的点茶程序,还绘形绘影,刻画了茶盏的高雅珍稀与妍丽贵气。下片则想象翱翔,思接千载,举司马相如为代表,写文人宴会欢聚,酒酣耳热之际,写出惊世大文章,倾动了巴蜀文豪。夜阑酒散,回到家中,像卓文君那样的如花美眷还在灯下等着,红巾翠袖,端上一盏香茗,对坐在小窗下,情意缠绵。

这阕词曾经误收入秦观的《淮海词》。《秦观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卷四十,列为存疑误收之作,其根据有三:一是此词见于宋刊《山谷琴趣外编》卷一,仅文字小异。第二,有宋代资料为证,指出当时人知道这阕词是黄庭坚所写。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就记载:“豫章先生(黄庭坚)少时曾为茶词,寄《满庭芳》,云:‘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轻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其后增损其词,止咏建茶,云‘北苑研膏,方圭圆璧,万里名动天关……词意益工也。后山陈无己同韵和之云……”第三,这阕词风格不类秦观,却与黄庭坚风格相同,而且黄庭坚和苏轼一样,写过很多咏茶诗,对点茶之道所知甚详,而秦观对饮茶品赏,似乎远不如苏轼及黄庭坚那么痴迷。

不过,也不能说秦观完全不懂点茶之道,他写过一首歌咏茶宴的《满庭芳·茶词》:“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雙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留连。”上片写茶宴雅聚,诗酒风流,文人雅士高谈阔论,场面十分生动。喝的是密云双凤茶,擘开缕金的茶团,用一品的香泉水,击拂洁白如玉的茶末,在建窑紫盏茶碗中,看到乳花四溅,像白雪飘飞。下片则写酒宴中美女侍候,令人目不暇给,不禁会多喝几杯,醉倒欢宴。酒醒之后,已是点灯时分,纱笼画烛,月影掩映,该是回家的时候,却又依依不舍,余欢未尽,流连难返。

《能改斋漫录》提到“后山陈无己同韵和之”,上文省略了的那阕词,就是陈师道的《满庭芳》:“北苑先春,琅函宝韫,帝所分落人间。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云里游龙舞凤,香雾霭、飞入琱盘。华堂静,松风云竹,金鼎沸潺湲。  门阑,车马动,浮黄嫩白,小袖高鬟。便胸臆轮囷,肺腑生寒。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写的是茶宴,使用了不少华丽的辞藻与比喻,仔细读读,却也还是写实的作品,清楚反映了宋代点茶的习俗,只不过堆砌了许多瞒人眼目的修饰文字,让现代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宋朝的文人学士倒是一看便知的。说的是早春的北苑茶,装在宝贵的玉匣中,从皇帝那里分赐到人间。然后就有纤纤玉手,在绮丽的花窗之下,擘开龙凤茶团,碾成香雾般的茶末,飞入美玉茶盘之中,以供点茶之用。接着写的,就是煮水饮茶,朋友聚集,击拂拉花,点出乳白嫩黄的沫饽,喝了胸臆神畅,肺腑生寒,一扫醺然酒醉,在清风朗月的时分结束宴请。

三位词人写了三首茶词,都把饮茶的情景作了细节描述,刻画入微。相比之下,还是黄庭坚写得意象生动,联想浮翩,的确是佳作。

吴曾《能改斋漫录》说到黄庭坚“其后增损其词,止咏建茶”,就是本文一开头所引的《满庭芳·茶》。据此可知,黄庭坚原先写了一首词,盛称建州的北苑龙团茶,同时也赞美江南的鹰爪茶,后来作了修改,只称赞北苑龙团茶了。对比原稿与修订稿,可以看出,茶词的原稿,对宋代茶饮点茶拉花的细节,描写得比较充分,明确指出,所咏的北苑龙团茶,也就是上贡给朝廷的贡茶。碾末的过程也写得十分到位,完全是写实笔法,一一呈现碾茶与筛末的细节,茶碾要深,茶罗要细,碾筛出来的茶末才像美玉花蕊一般,给人温馨朦胧的感觉,还带有特殊风韵的香气。烹制的茶汤,有如不染凡尘的甘露琼浆,由纤纤玉手捧上来,盛在如冰如玉的瓷器里,是带有金色纹路的鹧鸪斑茶盏。下半阕说的“银瓶蟹眼”“惊鹭翻涛”都是宋代点茶的术语,描写烹煎汤水的火候。

原稿写宋代点茶的细节,如实呈现在我们眼前,遣词用字十分准确。既然刻画入微,写得如此精准,把饮茶研末点茶的风貌展现得如此逼真,为什么要修改呢?

修改的版本删去“江南鹰爪”,集中刻画北苑龙团带来的美感,当然避免了诗意想象的分散,但也可能因为“江南鹰爪”有其特殊的意指,说的是黄庭坚家乡的双井鹰爪茶,是他一味吹捧的家乡风味。他曾经写过一首《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其中就说“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不但说他家乡特产是鹰爪草茶,还夸称可以媲美北苑上贡的云龙茶,推崇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1019-1058),是江西分宁(今天的修水)人,因为家乡出产双井鹰爪茶,就成了双井茶在宋代名茶中崭露头角的最大推手。黄庶曾经写过《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一开头是这么说的:“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说双井茶一出,建溪的早春龙凤团茶就黯然无光,好像杨贵妃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旦选进了皇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把双井茶吹捧上了天,吹嘘的本事也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他批评别处的团茶都不好喝,只有自己家乡的双井茶馨香无比:“开缄春风若满手,喜气收拾人恐知。江南阳和夜欲试,小斋独与清风期。石鼎泉甘火齐得,混沌不死元气肥。诗书坐对为客主,一啜已见沆瀣醨。通宵安稳睡物外,家夢欲遣不肯归。不信试来与君饮,洗出正性还肝脾。”还跟朋友夸口,不信就来试试,绝对可以让你回归自然本性,肝脾皆清。

黄庭坚虽然不像他父亲那样大吹大擂,赤膊上阵,却也不甘其后,写过无数诗篇,颂扬双井茶的色香与美味。他在元祐二年(1087)写过《双井茶送子瞻》,是送双井茶给苏轼的一首诗:“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诗中提到“东坡旧居士”,讲的是东坡曾经贬谪黄州,现在已经召回朝廷任翰林学士,玉堂金马,优游在阆苑仙境一般的藏书阁中。献上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是家乡珍品双井茶,碾出霏霏如玉尘的茶末,比皎洁的雪花还白。希望东坡由此联想起黄州的梦想,得以扁舟五湖,无忧无虑遨游天下。黄庭坚这最后两句是有典故的,源自东坡在黄州写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由身处贬谪困境,想象一叶扁舟,遨游五湖四海的自由。

苏轼虽然后来身居庙堂高位,却对无休无止的党争感到厌烦,苦于应付无端而来的明枪暗箭,心情并不舒畅,总有外迁州郡的想法。他和了一首诗,感谢黄庭坚致送的双井茶《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步其原韵:“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称赞了双井奇茗,同时提到,退休归田汝阴的欧阳修也夸奖双井茶。得到这么好的茶,舍不得让僮仆去料理,要自己亲身事茗,看茶汤泛生乳花如雪,粟粒如珠。想到司马相如说过,居处在江湖山泽的列仙之儒都身形瘦瘠,我则只像他因消渴而爱茶。希望明年能够外调,到江南去优游太湖。

苏东坡提到欧阳修夸奖双井鹰爪茶,说的是欧阳修《双井茶》一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欧阳修指出,江西洪州双井茶是新近流行的名茶,状如凤爪,非常昂贵,是当时上层社会的新宠,但是,跟上贡给皇帝的建州龙凤团茶相比,恐怕还要略逊一筹。欧阳修的诗句暗含对双井鹰爪茶的批评,但是说得很委婉,先感叹世人喜新厌旧,再说建州龙凤团茶是“至宝”,不会随着流行风气改变其至尊地位,是明扬暗抑的修辞手法。欧阳修把双井茶介绍给好友梅尧臣,梅尧臣也写过一首诗,叙述唐宋期间天下名茶的变化,说道:“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金饼。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再看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所说,就可以看出建州团茶与双井鹰爪有别,外形上就大不相同。当时制茶分腊茶与草茶两种,建州龙凤团茶是把茶叶捣烂之后,压成茶饼的腊茶,而浙江的日注(铸)茶及江西双井茶则是未曾制团的散装草茶:“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双井鹰爪茶可以夸称“草茶第一”,但在宋代上层社会,不论是皇室贵胄,还是大多数士大夫阶级眼里,仍是略逊皇室推崇的建州龙团茶。

黄庭坚修改这首茶词,撇开他偏爱的家乡双井茶,避免牵扯进主观的家乡意识,删去了分散注意力的“江南鹰爪”一句,就可以聚焦描述北苑龙团贡茶,精心营造这阕词的诗思结构。在意象构筑上,词的上片强调了北苑龙团的皇家贡品特质,更让读者联想到皇家贵胄钟鸣鼎食的贵气,如描述龙团形状,用“方圭圆璧”,联想到上古君王的圭与璧,就有高古的皇家气象。一连串形容碾末点茶的动作,如“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如“尊俎风流战胜”,如“降春睡、开拓愁边”,都暗喻“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联系起胜朝盛世,弘扬帝国肇建的开疆辟土,祝愿护卫边疆的战事能够旗开得胜。龙团贡茶献上朝廷,象征了歌颂朝廷的功业,铭记将士卫国疆场,像是为江山永固建功立业。词的下片描绘司马相如与宾客饮宴,写群贤觞咏的场景,自然就引出了王羲之兰亭雅聚的逸趣,不再描述点茶过程的“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也不必拘于卢仝七碗茶的联想,把想象局限在“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典故之上,而能搜搅胸中万卷书,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从司马相如到苏东坡,倾动三峡词源。

撇开了“江南鹰爪”,黄庭坚修改后的茶词,以建州龙团为典范,聚焦于当时的主流风尚,不再游离于不同类型的茶类,不会顾此失彼,也避免了实写击拂拉花的细节。如此,解决了原稿难以面面俱到、贪多嚼不烂的困境,以及拼凑一些难以连贯的文学典故,使得全诗缺乏流畅气韵的憋屈等问题,也得以拨云见日,天光清朗了。修改后的茶词注重全诗构局,上片以暗喻转为象征,下片则联想蹁跹,融入历代文人雅士的清逸闲适境界。

刘勰《文心雕龙·熔裁篇》说道:“规范本体为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指出文章修辞,首先要立定主题与纲领,然后要裁剪枝蔓,以免累赘。他打了一个比方,以美丽的织锦裁制衣裳,“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一件衣服要量身定做,符合穿衣人的身材,不能因为衣料是美丽的织锦,就把领子与袖子增加一倍,以显示衣料的绚丽。工巧的文笔尚且难以写得繁丽,更不用说拙劣的文章了。刘勰的结论是:“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因此,通过文章的熔裁,可以达到“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的成就。我们发现,黄庭坚修改这首茶词,不惜删削了双井鹰爪茶,割舍他最钟爱的家乡特产,就是为了成就一篇情理圆融的文学作品。

读一首咏茶的词,可以读出黄庭坚创作熔裁的心理变化,也蛮有趣的。

猜你喜欢
黄庭坚
白饭、皛饭与毳饭
苏东坡与黄庭坚:从陌生到相知
戏题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可惜苏轼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蝶蚁之祸
蝶蚁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