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组通”助发展 “通村村”破难题

2019-03-07 03:24文桂芳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村村客运贵州省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文桂芳

大事记 10

“组组通”建设快速推进,“通村村”全面推广应用。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三年大决战,2018年是关键一年,各项工程进展顺利。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农村客运”模式,“通村村”APP服务平台2018年底实现县县全覆盖。

为补足交通短板,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三年大决战,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农村客运”模式,“通村村”APP服务平台2018年年底实现县县全覆盖。

2017年8月7日,《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明确提出,贵州省计划投入资金388亿元,对全省3.9万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

2017年8月30日,贵州省召开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大会,发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同步启动,确保到2019年实现100%的村民组通硬化路。

自三年大决战启动以来,各方资源、各种力量加速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聚集,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四场硬仗”的首场硬仗集中攻坚,着力增强农村地区乡村振兴、农村产业、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

2017年,贵州省在西部率先实现21817个建制村100%通沥青路、100%通客运的“双通”目标。

目前,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累计已完成投资406.7亿元,建成路面7.06万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提高到92%,沿线受益群众967.1万人。

在贵州省启动农村“组组通”道路建设项目之上,贵州高速集团下属单位贵州智通天下公司,充分利用“组组通”和“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通村村”——一个新农村新生活综合服务开放生态平台。

“通村村”平台的研发推广,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通过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于2016年底开始研发,于2017年7月在雷山县试运行,是全国首个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小件物流进山出山难的智慧交通调度系统。

2018年年底,全省88个县(市、区)建设完成“通村村”调度中心,系统部署上线,建成村服务站1500余个。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51800人,注册客运公司757家,客运车辆47388辆,货运车辆3076辆,驾驶员61436人,运营调度人员447人,全省累计产生出行订单近3万单,累计服务近30万人次。

该平台已获得交通运输部认可,明确为全国推广项目,要求2020年要完成全国农村客运示范县和大部分县(市)普遍应用。

记者手记

2018年12月4日,记者走进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安顺4个市(州)、7个县(区)采访。“人背马驮”是各地村民提起曾经如何走出大山时说得最多的四个字。

路,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组组通”公路不仅是山区通向外界的桥梁,更是连接着村民们美好幸福明天的通道。

随着“组组通”公路建设的实施,农村交通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农村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更多的特色山货“走”出深山,彻底打通了农村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对全省3.9万个3 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图为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通村公路。(贵州省公路局供图)

【故事连线】

卢家高山组通路记

“以前我们运东西,还得靠马来驮。”在贞丰县北盘江镇的者颡村卢家高山组,村民黄国兴家靠种植烤烟维持生计。他到镇上卖烤烟只能靠人挑马驮,“每次到镇上,要走上1个多小时的山路”。

卢家高山组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自然贫困村寨,由于海拔高、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给群众出行造成极大的困难。过去的交通运输方式往往依靠人挑马驮,道路不通成为了群众致富的绊脚石。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号角吹响,北盘江镇开始了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的首场硬仗,决心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卢家高山组修通了4.5米宽、15厘米厚的硬化路,结束了卢家高山组不通车的历史。

卢家高山组地处长田镇、平街乡、北盘江镇三乡镇交界处,通组路拉近了三个乡镇涉及三个村组约1500人的交通距离,村民的生活因路而变。

因为运送材料方便,家家房屋都翻新。路通到家门口,村民们也买了摩托车、三轮车,轿车也渐渐多了起来。

“现在方便多了,坐车15分钟左右就到镇上了。”因为劳力成本减少了,黄国兴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年收入由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万元。

“路修到哪里,烤烟就种到哪里。”北盘江镇副镇长卢府告诉记者,现在卢家高山组的烤烟种植面积猛增至2000余亩。

记者看到通组硬化路两侧搭建起2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村民黄国华说,一个棚可以产5000多斤食用菌,他已收入2万多元。“这条路对我们来说帮助太大了,过去冷冷清清的村寨现在热闹了!”

猜你喜欢
村村客运贵州省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全世界最无聊的人
王村村:我在无聊这个领域有天赋
王村村:我在无聊这个领域有天赋
寄友人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