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优助弱促教育均衡

2019-03-07 03:24向颖羿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播州县域全省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向颖羿

大事记 12

贵州提前两年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8年12月,贵安新区和29个县(区)顺利通过了国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检查,贵州成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之一。

2018年12月,贵州29个县(区)和贵安新区顺利通过了国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检查,贵州成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之一。

目前,贵州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725所,在校生928.1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0%。全省59个县已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

“十二五”以来,贵州先后启动实施四项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3”计划、基本普及15年教育等,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为实现教育均衡,贵州加大了财政投入,实施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着力破解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持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亿元,新增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00余所、学生宿舍500余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9万个、乡镇教师公租房和教师周转宿舍14万余套,全面完成238所学校地质灾害治理,新建、改扩建全面改薄项目学校5573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295所。

至2017年底,全省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和小学、初中生均运动场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小学、初中阶段大班额比例逐年降低,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1年初的77%提升至2017年底的90%,农村薄弱学校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呈现出“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贵州通过“国培计划”每年培训乡村教师5万余人。实施“乡村名师培养计划”,每年遴选300名省级乡村名师并设立工作室,搭建乡村名师成长平台。

自2006年以来,贵州通过“特岗计划”补充了10.6万名特岗教师,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30.5%。争取国家资金45.8亿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公租房)13.75万套,解决20万余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共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2.8亿元。

同时,职称晋升向村小、教学点倾斜,在乡镇以下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5年以上、获25年教龄荣誉证书等作为农村教师申报职称的业绩条件之一,增强乡村教师活力。合理调配师资,探索建立教师“县聘校用”改革,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教育均衡,重在扶弱助弱,为此贵州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双线”(政府、教育)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控辍保学“贵州经验”。同时落实弱势群体就学保障机制:通过全面实施随迁子女“两为主、两纳入”原则,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78%;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3691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全面启动和部署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省30万以上人口县均建有特殊教育学校。

记者手记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带动贵州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脱贫攻坚战中“教育脱贫”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组成部分。

贵州省提前两年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这是贵州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胜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实现既定目标,必须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接续奋斗。

【故事连线】

遵义市播州区:好教育是干出来的

2016年12月9日,经国家义务教育督导评估组认定,遵义市播州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

2018年12月,在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检查反馈会上,播州区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2015—2017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8.23%;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29%,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巩固率达105.82%,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29%……

“好教育是干出来的。”播州区副区长张宗萍说。

位于深度贫困村的野彪小学,操场上铺上了塑胶跑道、校舍修缮一新,露天的食堂建了顶棚,班班通、医务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设施设备越来越完善。

学生的变化,野彪小学校长吴建良都看在眼里:孩子们精气神足了,会说普通话了,有了4套捐赠的校服,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改变。

2016年以来,播州投入7.2亿元,完成“全面改薄”工程项目205个,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和活动场地51.2万平方米。

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龙坪小学。龙坪小学十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校为每个孩子都建了档。在播州,像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有315所,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十个一”活动,建立留守儿童管理系统,基本做到了关爱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我们的目标是在长期困扰播州义务教育发展的症结上取得突破,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给播州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张宗萍说。

贵州各地学校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呈现出“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的景象。图为铜仁市第八中学外景。(贵州图片库供图)

猜你喜欢
播州县域全省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