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农业强县

2019-03-07 03:24杨兴华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民农业

文_杨兴华

罗甸将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在助推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支撑作用,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奋力打造成为贵州南部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逻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立足全省“天然温室”的核心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落实“八要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方面下“硬功夫”,逐步形成了“特色更靓、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总体布局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鲜蔬流翠、家畜成群”的规划目标,以农业园区和100亩以上坝子建设为重点,大力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努力扩大优势品种规模,大力发展“菜、果、药、畜(禽)、林(茶)、烤烟”六大产业,推动产业上档次、创品牌、提质量、增效益,以产业结构大调整实现特色产业大发展,以产业大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大突破。

罗甸县祥林早春蔬菜基地。(王友方 / 摄)

坚持质量兴农。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发展意愿,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引导各地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低效,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鼓励发展订单生产、产地直销等新模式,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产销结合,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坚持生态富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广资源节约、利用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开展农业节水、化肥农药减量、废旧农膜回收等行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加大“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

坚持品牌强农。品牌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发展高质量农业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立足蔬菜、火龙果等特色品牌,突出“以旧换新、推陈出新”,新增哈密瓜、澳洲坚果、砂糖橘、百香果和荔枝等产业。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火龙果多次在中国及国际大型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脐橙在国内闻名遐迩,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产品优质奖和金杯奖、“绿色食品”认证。

罗甸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图为作者(中)在茂井镇哈密瓜种植基地了解哈密瓜丰收情况。(罗甸县委宣传部供图)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实际布局,利用现代科技及大数据等手段建设标准化基地,不断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不断壮大富民产业,使农业呈现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增效。整合农口、党建、人社、移民等部门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围绕六大产业组建9个产业技术服务专班,推动技术力量网格化下沉,实现农业园区和100亩以上坝子全覆盖,深入一线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土地流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后续管理等指导服务,实现对每个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村、每个合作社的全覆盖。

构建“互联网 + ”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定制化、智能化、一体化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县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以互联网+精准扶贫直营店为窗口,通过互联网+农特产品精准扶贫配送中心,深化与本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合作关系,构建县域电商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开拓农产品电商服务业务,实现农民与企业双赢。

完善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深入开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推动100亩以上坝子生产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市场流通主体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积极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充分利用省政协联系罗甸蔬菜、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等资源,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每年稳定引进2家以上的优强龙头企业入驻。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流通能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步伐,引导和鼓励村级发展实体经济,使农业呈现出规模化经营发展态势,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围绕主体培育聚产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德龙食品、神龙本草、红秀公司等龙头企业3家,发展火龙果精深加工、中药饮片加工等全产业链项目2个,建立丰迪蛋鸡等规模化示范养殖场4个,签约引进广州市亘古达贸易公司鳄鱼养殖、深圳资鑫投资控股公司火龙果深加工、高州市铭景农业公司精品水果等项目3个。同时把本地合作社建起来,做好“引水入田”文章。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进行“村社合一”改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730家,其中实行“村社合一”179个,产业覆盖3.27万户13.15万人次。

做好“三引一带”文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共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503人,建立产业党组织9个,有效地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联结。

2019年是全省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罗甸将继续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在助推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支撑作用,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奋力打造成为贵州南部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县。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