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发展“组合拳”

2019-03-07 03:24谌晗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六盘水组合拳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谌晗

“坚定信心决心,咬定目标使劲干,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新年第一天,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在水城县、六枝特区调研时指出。

新年新气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2018年奋斗历程,六盘水市改革创新足音铿锵,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预计2018年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内;七大新兴产业集群造势而起,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增长9%左右;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冠名“国字号”;余留芬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目标近在咫尺,拼搏还将继续。六盘水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朝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子”

地处乌蒙腹地的六盘水,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六盘水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先谋后动,强化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深入推进“大扶贫”行动,坚定“两翼先行、中路突破”的脱贫攻坚战略选择,六盘水知常明变、守正创新,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围绕靶心,六盘水先后出台了春风行动“1+12”组合文件、《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为确保战役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六盘水又探索出了“五先五后”(即先谋后动、先难后易、先远后近、先快后慢、先内后外)和“四个三” (即“三段”攻坚促动、“三专”攻坚推动、“三级”攻坚联动、“三严”攻坚驱动)攻坚法,以最优的方法、最实的举措、最硬的作风践行“五步工作法”,不断增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六盘水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行,聚焦利益联结、深度贫困、金融扶贫、社会扶贫,通过围绕“三变”改革强力攻坚、围绕“开放式”举措强力攻坚、突出东西部协作强力攻坚等,构建起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瑶药破骨风的水提工艺优化及其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 黄健军等(8):1052

新招迭出的六盘水,交出的“答卷”让人倍感振奋——2018年全年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9万,为省计划的145.8%,贫困发生率控制在市目标计划5%以内;完成110个贫困村退出,为省计划的105.8%,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打造绿色转型“新样本”

六盘水——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强的工业重镇,又曾一度困于煤,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过重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问题让它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煤炭工业毋庸置疑要发展,生态环境毋庸置疑要保护。二者如何权衡,这些年,六盘水也在探索答案。

“要用底线思维开拓发展境界。”王忠的回答简明而深刻。他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的同时,把生态要素变成生产要素、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2018年,全市完成营造林60.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以上……六盘水“绿色家底”日趋厚实,绿色正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亮的“底色”。

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六盘水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因势利导做强长板,摸索出一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经济模式。

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基本方略,做强做大做优能源工业;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推进山地特色农产品“泉涌”;坚持“市统筹、县为主”,着力打造山地特色旅游升级版,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

蓝图绘就,落子有方。过去一年,六盘水市大力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大力推广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制定出台了《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农业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深度融合。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六盘水山地特色农业取得新突破。2018年全市完成玉米调减146.21万亩,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种植面积达320.75万亩,粮经比调整到30∶70,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系贵州首家。

放眼凉都大地,让人惊喜的又何止农业产业,且看这片沃土,工业转型升级挖掘“存量”、做大“增量”两手抓、两手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域旅游风生水起,夏季避暑、冬季滑雪渐成热门,六盘水也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荣膺“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称号。

交出亮眼民生“新答卷”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上、放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上。”

这一年,六盘水市交通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提速期。六威高速全线通车,安六城际铁路进入铺轨施工,盘兴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月照机场航线扩展至十余条……这些,使得六盘水对外开放渠道更为便捷,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初现。

这一年,六盘水市三地同城化渐入佳境、水城河治理一江清水向东流、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

这一年,六盘水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一大批惠民项目紧锣密鼓地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舒坦。

这一年,六盘水市城乡旧貌换新颜。新增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3914公里,让众多百姓告别“行路难”;全市县级公立龙头医院与74家乡镇卫生院搭建成医共体,让老百姓看病“少跑腿”;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80所,让更多适龄儿童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年,六盘水市三地同城化渐入佳境、水城河治理一江清水向东流、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图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俯瞰。(高锡杰 / 摄)

这一年,六盘水市聚焦聚力“十件民生实事”,以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行业和领域的具象问题为突破口,截至今年1月2日,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9.8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10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漫步六盘水,处处呈现出的是一幅幅和美幸福的图景:乡村少年宫徜徉着孩子们的梦想,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在了家门口,管弦乐、广场舞让百姓的文化生活火热……

梦想召唤,使命催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六盘水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奋发有为,续写恢弘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六盘水组合拳
一线光阴入洞中
决胜制高点!华南特种料“排头兵”旺海又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种业振兴,山西打出组合拳——访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军
打好红色乡村发展“组合拳”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山的国度
My Room
诗书画苑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