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农”增添金融新动能
——黔东南农信社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纪实

2019-03-07 03:24吴兴芝谭标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信贷资金黔东南农信社

文_吴兴芝 谭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黔东南农信社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寻找新定位、践行新使命、解决新矛盾,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将“黔东南农信”打造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银行,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积极增添金融新动能。

“金纽带”铸就脱贫梦想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截至2017年底,全州还有55.4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13.57%。在艰巨的任务面前,黔东南农信社用金融服务作出积极的回应。

“今年收成真不错,现在我们合作社共有300个蜂箱,按每箱产蜜20斤,每斤150元售价计算,今年我们将有一笔不错的收入,除去管理成本,每个社员能分到2万多元的分红。”贵客隆中华养殖场法人代表王志海高兴地说。

在农信社的信贷资金扶持下,仅仅经过两年的发展,他的年收入已达到8万元以上,实现自主创业脱贫,他还成立了贵客隆中华养殖场。

“当初黎平农商银行敖市支行不仅第一时间解决了我的资金需求,还为我出谋划策,让我申请创建微型企业,这几年我不仅享受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使用了农商行的‘黔微贷’后,贷款利息比其他人少了好多呢。”彭远文乐呵呵地说。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细胞,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生力军”,是农村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多年来,黔东南农信社一直秉承“立足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大力推广“黔微贷”等信贷产品,努力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截止到2018年9月末,黔东南农信社向辖内3.66万户小微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贷款余额达168.42亿元。

大力支持全州精准扶贫工作,截至9月末,黔东南农信社累计向14.6万户贫困户发放“特惠贷”84.68亿元,贷款余额57.61亿元。2018年以来,累计向2.26万户贫困户发放“特惠贷”10.02亿元。

宜居乡村旧貌换新颜

“多亏了你们农信社贷款给我买肥料、付工钱,现在收成好了,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看着丰收的烤烟,镇远县的烟农舒才进笑得合不拢嘴。

舒才进是镇远县江古镇的一名农户,当年一穷二白的他怀揣着创业梦想走进农信社,靠着农信社的支持,他渐渐成了种植烤烟大户,如今他需要聘用几十名贫困户帮助一起收割、烘烤才能顺利完成烤烟收割,每年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

黔东南多家农信社(农商行)主动与烟草公司对接,对与烟草公司签订有收购合同订单的农户加大信贷投入。据悉,近三年来,黔东南农信社就向7499户农户发放了烤烟种植款,投放信贷资金58074.32万元。

为提高金融扶贫带动效应,黔东南农信社积极推动贫困县脱贫信贷资金落地,在全州3个深度贫困县及6个贫困县已投放脱贫信贷资金9450万元。

同时持续做好对食用菌、茶叶、生态家禽、蔬菜、中药材五大优势产业和“一县一业”特色项目的扶贫产业子基金工作。截至2018年9月末,黔东南州农信系统已评审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36个、企业申请金额15.59亿元,银行评审投资金额4.74亿元,已完成投资4.34亿元,使用资金2.92亿元,使用率74%。

“多亏有你们农信社的贷款,你看,我拿到你们农信社的信贷资金后又新修了一层楼房,现在房子修好了,全家都住进了新房。”榕江县东里镇本里村三组潘朝武喜笑颜开。

像潘朝武一样贷款修建房子的村民还有很多。如今,他所在的村子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新房,本里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黔东南农信社主动对接辖内住建局、农业局等部门,围绕“组组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需求,出台“安居贷”等信贷产品,让农户住有所居。

据统计,近3年来,黔东南农信社就向辖内122906户农户投放建房贷款,累计金额959303.89万元;累计向1.78万户搬迁农户投放信贷资金,金额达12.95亿元。

同时,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领域支持力度,截至2018年9月末,绿色信贷贷款余额2.5亿元,信贷支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贷款余额9.55亿元;支持100个旅游景区贷款余额29.42亿元,100个示范小城镇贷款余额46.95亿元,雷山西江、黎平肇兴、黄平旧州、凯里下司等景区建设贷款24.34亿元。

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在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面前,黔东南农信社用金融服务作出积极的回应。图为黔东南农信社工作人员在集镇普及金融知识。(省农信社黔东南审计中心供图)

“我们村有一位82岁的老人李成芝,因为儿子服刑,断了经济来源,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政府要给她发放低保补贴,但是老人没有存折,如果到你们网点办理开户,路途太远,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她办理存折开户呢?”2018年10月23日,雷山联社永乐信用社工作人员胡霜霜接到了来自雷山县永乐镇和平村村长杨文武的电话,村长在电话中描述着遇到的“难题”。

“村长,这个简单,我们有‘脱贫流动服务站’,办理开户之类的非现金业务是可以的。”

挂断电话后,工作人员拿上设备和材料到了老人家中,并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好设备,补办了存折。“多谢你们了,姑娘,麻烦你们跑那么远。”接过办好的存折,老人满怀感激。

截至目前,黔东南农信社的185台“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在辖内乡镇及偏远村落开展金融服务,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基础金融服务,将开户、转账、电汇、贷款、还贷、结息、缴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柜面业务送到村寨,使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安全、便捷、高效办理综合性金融服务,成功打通了金融“最后一公里”。截至2018年末,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7267场次,覆盖2009行政村,办理业务笔数142834笔,交易额达到2.2亿元,为农户节约往返城乡费用380多万元。

“我教大家怎么认识假币,大家看一下这里,我们从这个角度看上去,这里是会变色的……”台江县联社营业部信贷员杨振军拿着一张百元钞教村民辨别真假币。

原来,这人声鼎沸的场景是农信社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为指引,为助力脱贫攻坚创办的“农村金融致富学校”。

黔东南农信社为助力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将金融夜校升级为“农村金融致富学校”,并积极与人事劳动、团委、妇联、科技、旅游、农业等单位和部门开展合作,达成全力推动就业创业的深度扶贫共识,全力加快推进“培训一人,就业一户,脱贫一户”的脱贫攻坚进程。

个性化设计让“农村金融致富学校”真正帮助广大农户学到致富技能,达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截至2018年9月底,黔东南农信社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141期,培训学员13394人次,成为拓展贫困地区农户获取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的有效渠道。

猜你喜欢
信贷资金黔东南农信社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作品获最佳创意奖银奖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与德宏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探讨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基于信贷资金安全视角的农村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信贷资金流入并非股市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