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电一“网”情深

2019-03-07 03:24杨志坚张其琼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龙供电局贵阳

文_杨志坚 张其琼

近年来,贵阳供电局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推进智慧电网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内电网运维管理,通过定制化客户服务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促进电网供电可靠性与客户满意度双提升。

1月2日,正值强冷空气袭击贵州期间,南方电网贵州贵阳开阳供电局员工在巡视35千伏黄寨线时,使用无人机进行观冰。与此同时,在500千伏贵阳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自动采集变电站设备温度、设备外观、刀闸开合状态等信息。

使用无人机巡检线路、上线“输电线路安全智能卫士系统”,紧盯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风险点、派出智能机器人“测量”变电站设备运行参数……近年来,贵阳供电局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推进智慧电网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内电网运维管理,通过定制化客户服务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促进电网供电可靠性与客户满意度双提升。

智能设备守护电网安全

1月6日上午,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110千伏鸡云线受外力破坏发生跳闸,贵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借助无人机开展故障排查并辅助抢修,全程用时2小时恢复供电,相比传统人工排障,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

“每一次人工巡线,我们都会带上望远镜等设备,但是由于输电线路铁塔离地矮的有三四十米,高的六七十米,特别是一些容易发生故障的线路接头处不太容易发现,采用无人机辅助,对线路的‘体检’就会更加仔细。”负责操作无人机的“飞手”王刚说。无人机距离空中导线安全距离为2米,相比人工巡线,可以更加近距离地进行设备检查,更关键的是,无人机还具备录像功能,对于设备状态,如果人工判断不准确,无人机所录影像还将提交班组,工作团队通过录像可以共同对设备进行“体检”,以便更精准的发现问题后“对症下药”。

如今,无人机已广泛运用于贵阳电网输电线路的运维与抢修工作中。通过无人机喷火清障、空中安全督察、输电设备精细化巡视和红外测温等工作,特别是在输电线路精细化巡视,设备维护检修、大修、技改等工作中的作用突显。目前,贵阳电网输电领域的防外力破坏风险隐患点共计132个,输电线路安全智能卫士系统即“天眼”可以覆盖到60余个,剩余的风险隐患点可用无人机全覆盖。据贵阳供电局统计,2018年以来,该局采用人机协作巡检线路累计超过1100公里,无人机渐成贵阳电网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好帮手”。

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全天候自动采集变电站设备温度、设备外观、闸刀开合状态等信息,还能够在大风、雾天、冰雪、冰雹、雷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巡检,代替或辅助人工完成变电设备的巡视,大大降低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安全风险。目前,贵阳供电局已引进三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参与到变电站日常巡检工作中。

辛勤付出只为万家灯火

贵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运行班班长王修海从事电缆运维工作已有19个年头,从贵阳电网第一条110千伏电缆开始,他们属于贵阳电网第一批电缆运维工人。以王修海为班长的电缆运行班,承担着100余条110千伏及220千伏电缆线路的运维重任。从一到百,因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可靠电网建设的需要,电缆条数与长度都在大幅增长,不变的是,对王修海来说,这些电缆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运行,是什么样的规格,承担哪些区域客户的供电任务,乃至于电缆周边有没有影响它们可靠运行的因素……19年来的经验让他了然于心,也必须了然于心。

为了加强巡维力度,是班长、更是共产党员的王修海每每提前1个月,就把线路巡维工作计划向全班通报。班组共负责运维的约160公里电缆线路,基本上每月都会系统巡检一遍,部分220千伏乃至重点线路,还会巡检2遍以上。

贵阳供电人对于电网的“呵护备至”不仅限于骨干电网,对于直接关乎每一户用户用电的城乡配电网,他们都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

“不停电或少停电,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贵阳供电局城北分局运行班班长王冕对智能化新技术的运用赞不绝口。

2018年12月的一天,城北分局运行班对一条10千伏线路进行抢修作业时,组员杨金铎拿出他们自主研发的组合式操作杆,将加长杆套在10多厘米长的开关工具上,把作业面延伸到柜体外,稍稍用力,便可进行开关作业。

“柜体外操作,不受狭小的空间限制,操作方便。”在工作现场,杨金铎展示了它的“威力”。组合式操作杆能与80%的设备工具相连,重量才10多斤,比以前巡查带的操作杆轻了几十斤,投用1年多来,供电员工依靠它实现了巡线轻装上阵。

2018年以来,贵阳供电局大力推动智能技术在电网运维抢修工作中的运用,而在一些智能化手段还不能覆盖的工作领域,供电人也在用他们的敬业,换回万家灯火的光明。

有效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1月份以来,贵阳供电局双龙分局针对辖区内的龙洞堡机场、东客运站等人流量增多的重点场所,组织开展春运专项用电安全检查。贵州电网公司2018年出炉的供电服务类“幸福数据”中,双龙分局在投诉处理满意率和意见一次性解决率两个领域,分别取得100%与96.7%的优异成绩,勇夺贵州电网公司第一名。

贵阳供电人对于关乎用电质量的城乡配电网的维护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巡视线路覆冰情况。(杨志坚 / 摄)

2018年以来,贵阳供电局及其双龙分局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协同机制,准确掌握区域内地理布局、用户需求和负荷增长变化情况,为入廊电缆与市政其他相关建设项目一并协调开展,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根据双龙管委会安排,双龙分局已启动部分高压线路迁改设计及前期工作,并将实时结合管廊及双龙电网项目的建设进度,紧密推进高压架空线路入地迁改工作。经综合测算,区域内高压线路全部迁改入地建设,总投资约53369万元。通过贵阳供电局电网工程的实施,可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高压电力线路迁改入地工程节省投资共计约18195万元,缓建投资共计约8376万元,当期合计节约投资26571万元。同时,在开展电缆入廊工作期间,不断探索构建电缆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有效提高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

双龙分局的供电服务只是贵阳供电局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开展定制化服务的一个缩影。在贵阳供电局城东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开展未来方舟城市综合体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覆盖工程建设,这个专为贵阳市大型生态社区开展定制化服务的“电亮先锋攻坚行动”贵阳供电局书记项目,依靠着领先的标准化配电房建设100%、资产移交100%、远集抄带远程开断100%,面对面签订供用电合同100%、全业态直抄到户100%和非现金缴费100%这6个100%工作模式,开创出让人瞩目的“城东供电模式”。

现在,供电人更多地是引导用户、培训用户,通过技术指导和帮扶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共同提升保供电质量。

猜你喜欢
双龙供电局贵阳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关于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思考
供电局电网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提高供电局数据质量对策分析
毕节:3个基层工会获国家级荣誉
上汽折戟韩国5亿美元买教训
韩国法院称双龙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