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交通进化史

2019-03-08 03:01许崧
博客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车丽江大理

许崧

自从去年动车开进大理以后,我们这个小地方最后一点闭塞感也消失了。

大理以前是个奇怪的地方,交通方式很是齐全,却什么都不好用。昆明离我们300多公里,搁在东部地区什么都不算,在西南边陲却是一段漫长的路程。动车以前,坐火车去昆明耗时6个多小时,白天坐车的话这一天就啥都别干了,晚上坐车这点时间却又太短不够睡一觉。大理距东部沿海地区距离遥远,远到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差,因而清晨7:00被从火车上赶下来时我总是觉得很凄凉。

昆明大理之间的高速公路早就建成了,正常行驶约需4个多小时,并不算很痛苦。但这段高速的大约一半路途,大理和楚雄之间,只有單向双车道,而且需要翻山越岭,弯道设计比较猛,还有很多桥梁和隧道,对于驾驶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考验。另外,这是往藏区去的运输主干道之一,重载卡车不分昼夜地奔跑,难免会发生各种事故,我遇到过好几次整车货品被撞到散落一地的事故,因此知道了交警处理类似事故的程序为何,付出的代价是在高速公路上曾经两次等过夜。

在高速上堵过夜不是很美妙的体验。山区的日夜温差大,入夜以后气温急剧下降,即便头顶有满天的繁星可看,一样会觉得煎熬。不知何时才能到头的等待,身处一个无处可去的地方,没有美团和饿了么,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是很容易让人怀疑人生的—我干吗要搬来这里呢?若是还生活在上海,顶多也就是半夜叫不到车那种痛苦,跟这显然不是一回事。后来我就把高速公路给戒掉了。

至于飞机,云南倒是有不少小机场—这个多山的省份面积比德国和日本还要大一点,发展航空是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对我本来应该是个喜讯。我可喜欢各种奇奇怪怪的交通工具,前苏联的一堆伊尔、安、图之类的飞机我都坐过,螺旋桨在前面的在两边的我都坐过,曾经幻想过如果搭着双翼机在云南的山头上飞来飞去该多来劲。可惜云南的机场们虽小,却也是我大民航体系中的一员,生生把我的娱乐项目变成了毫无特色的制式飞行,而且还很贵。动车以前,进出大理的航班贵得让人觉得荒谬,有时候大理飞昆明甚至贵过昆明飞杭州,背后发挥作用的是脱离了地理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实。

动车改变了一切。两个小时平稳舒适的铁路之旅,票价不过一百多元,迅速让航空公司们屈服了。也就半年以后,动车线路又延伸到了丽江。高速公路和动车从大理通达丽江,都是这几年里发生的事。然而挺让我感慨的一件事是,以前交通那么不便时我还一次次往丽江跑,现在如此便利了,反而找不到去丽江的理由了。

云南自古山高水长,翻山越岭的马帮走的是茶马古道,牲口们驮着的都是盐巴茶叶这些生活用品,跟丝绸之路的绸缎瓷器的价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人和牲口的“通过性强”,因而简易的低标准道路就可以满足需要,正适合山峦叠嶂的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系。

过去这里山高皇帝远,政府能力又弱,修路这种事情只能当个梦做一下。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这话的人可能没来过我大云南。至今流传的云南十八怪里还有一句“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指的就是当年法国人弄的那条窄轨,从昆明通向越南。再之后,就要到1970年的成昆铁路在锣鼓喧天中通了车,云南这才算在交通上跟大中华的大家庭接了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的记忆很容易被现实覆盖,而记不起改变之前的模样,不管那模样曾经存在过多漫长的时日。云南的交通发展史恰似这个国家的缩影,了解过去有多艰难,才会知道今天的一切并不理所当然,才会明白这一切究竟有多了不起。

猜你喜欢
动车丽江大理
坐上动车去西藏
丽江三朵节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丽江的荒
动车西行记
想念大理
叫一声丽江
乐!乘动车,看桂林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