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视域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9-03-08 02:53崔君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资本文化创意产业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呈现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多元化、产业聚集融合程度高,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为主要驱动力的特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以首都深厚的文化资源为土壤,通过现代产权制度将文化资源创造形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又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在文化资本视域下,提出了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北京文化品牌、优化文化产业融资方式来驱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资本 文化创意产业 驱动发展

一、引言

打造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市新时期的重要城市功能之一,具有北京魅力的文化品牌是北京城市的记忆和灵魂。文化产业是北京打造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载体,通过创作、创造、创新等手段,提供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产品。它是满足人们文化需要,提供文化体验的产业集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中文化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服务,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以及其他辅助服务。

自2005年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随着多家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相继上市,文化创意产业对首都经济发展的贡献持续提升。2017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16196.3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北京市GDP比重为58%,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二、文化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理论首次由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资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形式:一是指通过家庭教育以及教育投资而积累和嵌入个体身体中的习性、技能、修养等具体形式的嵌入状态文化资本;二是指文学、绘画、雕刻作品等客观化的具体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本,具有实物资本特性, 可以被代际传递;三是由体制认可的关于某种文化能力的资格或证书,如学术资格或毕业文凭等体制化状态的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的桥梁,一方面文化资源以及内含的文化价值要借助文化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形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文化资本的投入、转型生产和运营,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因此,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本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而文化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文化资源价值决定文化资本运作方向,是文化资本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文化资本产品,文化资本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产权界定,成为文化贸易中界定产权的依据。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关系如图1所示。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占GDP比重稳步提高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增加值由2007年1008亿元增长到2017年3908.8亿元,年均增速为14.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3.7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2017年北京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3908.8亿元,同比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0%提高到2017年的14.0%,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6016元提高到2017年的18007元,年均增长率为11.6%。

北京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显著增长。如图3所示,北京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由2013年10022亿元,增长到2017年16196.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75%。自北京市定位为文化中心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显著拉动了首都经济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比2016年增加了2232亿元,同比增长了16%。

(二)产业格局多元化,集聚程度高

1.文化產品多元化。近年来,以知识产权(IP)为核心的版权开发运营吸引了众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的关注,围绕网路小说、热门游戏、流行音乐等衍生出电视剧、电影、游戏、主题乐园、文创产品、舞台剧、话剧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如根据小说改编的《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琅琊榜》《芳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成问题的问题》等,根据网络游戏改编的《古剑奇谭》,根据流行歌曲改编的《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以及根据话剧改编的开心麻花系列电影《夏洛特之烦恼》《羞羞的铁拳》等,北京文化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2.文化行业多元化。文化IP资源撬动了版权经济,出版、影视、动漫等业态融合态势火热,资本的注入进一步繁荣了版权经济,带动版权市场逐渐由资本投机转向注重创作质量,网络版权市场迎来了从流量经济向内容经济的结构性转变,使得音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版权产业快速崛起。据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版权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全年共输出版权5347种,占全国的48.03%;引进版权10185种,占全国的59.04%。2006—2016年,北京市核心版权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设计服务等)实现年均17%的增长。

3.文化产业向北京集聚。北京版权登记数量连续多年第一,2015年至2017年,北京作品自愿登记量排名全国首位,连续三年占全国作品登记量份额超过40%。北京电影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17年观影人次达7636万人,票房收入达33.95亿元,排在全国第五位;电影生产质量引人注目,年均院线公映影片约150部,占全国公映国产片的47%,2017年北京出品制作的《战狼2》《羞羞的铁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英伦对决》4部电影票房排在全国前十。

(三)产业聚集融合度高,文化科技融合引领发展

1.产业聚集融合度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主线、出版发行板块、文化休闲板块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6年,北京地区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共实现收入8975.9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64.3%,其中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企业营业收入达7355.39亿元,占北京市功能区营业收入总额的66.2%,同比增长17%。知识、文化与分享经济的理念相融合,借助“互联网+”的模式,知识付费、网络直播成为继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之后新的热点,传统文物借助“互联网+”也发展起来,如故宫博物院天猫“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所售卖的文创产品,开发的“掌上故宫”“每日故宫”等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

2.文化科技融合业态引领发展。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北京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更具创新性,多元化趋势明显,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规模和影响力领先全国。从近两年的数据表1可以看出,以文化科技融合为特征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规模和增速不断扩大,其所占北京地区规模以上收入、资产规模比重超过40%,文化科技对北京市功能区营业收入拉动作用明显,文化科技企业从业人口比例超过50%,解决一半以上就业问题。

四、文化资本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消费和投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016年,消费和投资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2.4%和31.3%,需求和资本也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产生文化产品需求驱动了企业寻求和转化文化资源,投入资本,进行产业化运作,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调查研究显示,北京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多年居全国首位,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比重较为稳定,保持在8%左右,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带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北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资本是驱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资本大量涌入文化创意产业,2014—2016年,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4%左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得以集中优势资源,吸纳新技术、团队和人才,创新商业模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具有文化资本形成的资源要素

北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资源,西山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及运河文化带资源,尽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为文化资本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历史文化资源如故宫、北海、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地坛、雍和宫、国子监、孔庙、十三陵、长城等独具特色。以故宫为例,已开发出故宫标志性文物图案的家居产品、时尚饰物、文房雅玩、故宫笔记等产品,利用北京文化科技融合优势,开办天猫旗舰店,进行规模化生产运营。独具老北京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如脸谱、内画鼻烟壶、兔儿爷、泥人等凝聚了老百姓的民间智慧和文化,形成文化产品,几百年经由民间艺人代代传递,形成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三)具有文化资本形成的人才优势

文化资本的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源聚集和人才培养。北京集聚了众多优秀的文化资源,拥有全方位影视产业发展资源。文化资本存在于影视从业者身上,内化于其精神或行动之中。行为者关于影视创作的独特观念、新颖的创作手法、娴熟的器械操控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影视产业之中均构成了一种文化资本,这是一种嵌入状态的文化资本。目前,以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为代表的专业影视人才培养,为北京各类文化产业输送优秀人才。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等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学院,培养戏曲演艺人才,为传统艺术传承培养中坚力量。相关人才最初在家庭环境和教育中获得文化资本,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投资,在文化实践中进一步积累文化资本,开阔了影视创作者的视角,创造文化产品,完成产业化运作。

(四)政策机制为文化资本形成提供支持

政策机制的认可和保护,使得文化资本获得认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评奖机制是文化创意产业体制化文化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文化企业和文艺从业者的一种认可。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分别从国际和国内对电影产业从业者进行鼓励,北京影视春燕奖从电视剧艺术角度表彰优秀影片、导演和演员,这些影视奖项是对文艺从业者和制作机构的肯定,如近年来选出的优秀影片《红海行动》《相爱相亲》《芳华》《八月》等,优秀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等,选出的最佳导演冯小刚、郑晓龙等,对创作者、制作机构和从业者都是艺术上的肯定。电影节对新人进行认可,如青年导演毕赣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其指导的电影《路边野餐》获得最佳影片奖,塑造文化资本,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

五、文化资本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核心资产

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创造者、经营者的思想、创意和产品,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关于版权等法律制度,保障产业经营主体和文化创造主体,保护创造性的思想、创意和作品,避免剽窃或搭便车行为,保障文化资本得到正常的投资和创造,增加社会文化资本存量。同时,加强版权价值评估体系标准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以版权为主的文化资产,为有效保护文化创意企业和主体,要强化版权价值评估,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规范版权价值评估,保护版权主体价值。

(二)精心打造北京文化消费品牌,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自2013年以来北京每年开展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推选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如“故宫社区”APP等,开展“通州记忆”大运河文化带采风邀请展、石光长城中秋传统文化节、“永定河·大西山”文化地理摄影展等北京文化活动挖掘文化基因,传承历史文脉。开展北京阅读季、北京书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活动,打造了一系列北京文化品牌。

北京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能够增加北京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更有利于北京建立全国文化中心。因此,北京在现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要着力打造文化名人、文化企业品牌,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加强文物腾退和修缮,保护历史文化资产,着力打造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定制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打造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文化村,发展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

(三)促进文化资本积累,优化文化产业融资方式

文化資本的形成离不开资本的支撑。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企业扶持力度,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助力企业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构建文化产业风险控制体系,增加文化类企业信贷规模,适当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要优化融资结构,加强私募基金、大企业投资、网络融资、文化产业专项债券等融资方式,加快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将广告植入、版权预售、海外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形成“市场为导向、国有资本为引导、民营和国际资本为主”的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江光华.推进北京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财政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4).

[2]陈林生.从文化资本的角度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逻辑[J].2012(03).

[3]牛宏宝.文化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1).

[4]陈洁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04).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02).

[6]王东,王爽.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1).

[7]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崔君,北京广播电影电视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文化创意产业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