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时尚杂志对女性审美建构的异化

2019-03-08 02:50王欢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符号化

摘 要: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介方式的强势扩张所带来的媒介话语的绝对主导地位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和审美在追求表面个性化的初衷里陷入了以符号和媒介话语为代表的审美怪圈。时尚杂志在推动审美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异化着当代女性审美建构,本文试分析和阐述这一现象以期对当代女性审美的建构有一定的积极发声。

关键词:女性审美;符号化;媒介幻象

时尚杂志作为媒介影响当代女性审美的前沿阵地,其内容依然无法摆脱一定社会、历史思维定式,对于引导当代女性审美的选择和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建构产生着一定意义上的异化。笔者通过对15年间,共计152册《上海服饰》表现内容的梳理认为其对女性审美的异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社会所带来的审美符号化的被动选择;二是沉浸于媒介神话所营造的虚假幻象的审美内容的世界里。本文试从这两点阐述女性审美的异化表现。

一、物质消费的终极——符号消费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学的符号也是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复合的产物。一旦符号被构成了,社会就可以很好地使用它,并且好像它是专门为了使用而被创造的客体一样被论及。”[1]正如符号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罗兰·巴特所认为的符号一旦形成,并且被社会整体认可接受并很好地去应用之后,符号的力量和效用就会强大到无法抗拒;同时,这一符号会引导和指向社会群体或个人去完成这一符号消费的实现。

消费社会文化影响下的过分推崇物质消费而带来的消费符号化的相应问题如下:(1)过分物质导致的名牌效应、明星效应、大众媒介的强制洗脑,(2)价值观念的诱导:拥有某种即怎样式的话语表达,(3)强制的认同感(表面审美的多样化多元化、实则缺乏价值主流和时代共鸣、单一的价值观单一的价值指向单一的内容导致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发展)等。

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和消费文化内涵的逐渐被改变,社会群体和个体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消费的实际需要,而是倾向和侧重于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习惯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认可,从而约定俗成的习惯转变成社会的无意识行为,最终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观念被固化。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将会被裹挟、影响。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阐释这一观念转变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并分析其中渊源,对于了解当代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审美活动及其观念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笔者通过大量翻阅样本统计如下:“奢华冬季,用一款时髦手袋征服整个世界”(200602),“春季时尚中人的OL必须BUY的5件单品”(200603),“魅力饰界:手袋——身份的象征”(200704),“人人都爱奢侈品”(201106),“魅力饰品:你和时髦之间就差了这一双……”(201508),“服装大片:‘包治百病”(201511),“包包和鞋子才是女人的最爱啊”(201608)大量对于物质消费的绝对宣扬使得女性在无意识中被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逐步同化,而最终至迷失状态。

二、媒介的怀旧与造梦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以及人们谈论这些事实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但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些什么。[2]这一理论无疑是从另一个视角证明本文所选取的《上海服饰》为代表的时尚杂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必然有效地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受众的所想内容,当然这里也就无可厚非地包含了本文研究之主题——女性审美。这也就是说时尚杂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是可以并且一定是在通过杂志内容信息的呈现、主题的安排来影响大众(即传播受众,也即本文的女性审美活动之审美主体)并有效地左右他们关注哪些内容的。

时尚杂志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贩卖着“怀旧”“文艺”以及“梦想”等看起来容易被消费者买单的看似情怀的标签。笔者在《上海服饰》样本的随机摘取如下:“难以抗拒的诱惑:包包、腰链、靴子”(200301),“现代童话”(200306),“回归纯真年代”(200307),“31天,天天不一样的精彩”(200603),“明星谈”“国际风”“流行在线”“让OL的每一天都成为周末”(200801),“梦幻花园:让时光像花儿一样的甜蜜”、“奢华之花:珠宝·女人·花朵”(200805),“特别策划:回归60年代、初夏淑女梦”(200806),“女人,优雅地摇曳,永不消逝的童年”(200807),“4款魔法美唇,让你瞬间收货爱情”(201207),“毫不迟疑,50款最该入手的春装发表”(201305),“潮流先锋:春的流行预测,春天应该购买的7类单品”(201403),“潮流先锋:今夏必备流行元素”(201608),时尚杂志通过过分夸大物质消费带来的各种诱惑和无休止的符号意义,为审美主体创设了一个梦幻虚假的审美空间,并借此不断消解着审美主体对于审美价值选择和审美观念建构的主动性。

其实,在时尚杂志的内容做着怀旧和造梦的呈现的同时,身处在消费社会大文化背景和时代的社会中的绝大部分的消费群体或是消费个體无一不对于这些时尚杂志中贩卖和营造的内容和思想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或直接或间接的认同感,而时尚杂志这一大众媒介呈现方式恰好正是利用了这种认同感,充分发挥他们舆论导向和风向标的指引作用,从而来不断强化这种认知观念以期达到吸引关注、扩大娱乐消费的目的。同时,使得女性作为审美主体一直沉浸在这一营造的幻象和神话之中对于更好地制约和控制女性的审美及其建构也是有很大效用和影响的。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译者前言?

[2]王红,《浅论<欢乐颂>女性审美形象的现代性品格》,当代电视,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王欢,女,1991年生,长安大学美学硕士,现任中共江山市委党校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大众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符号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让标志设计课乐趣横生
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糕点设计的创新探究
浅议老字号的品牌传播
明清官服补子纹样符号化表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基于ArcGIS的胜利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图符号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