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江悠悠 此情绵绵

2019-03-10 19:35李宗文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漓江古镇安静

李宗文

我曾多次试着演唱《三国演义》里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我甚至听过万山红的版本,可我觉得那是武则天的版本,不属于那个三国时代;我也听过杨光模仿刘欢演唱的版本,甚至还听过其他的各种版本,比如,龚玥的版本,比如大衣哥朱之文的版本。要么洒脱欢快,要么似水柔情,要么刚硬有余深沉不足。

解我忧愁,唯有杜康。唱好这首歌的唯有杨洪基。我甚至一度以为杨洪基就是《临江仙》作者杨慎的后人。要不,他怎么能如此演绎好这首千古绝唱之曲呢?歌中的苍凉意境,对人生穿透骨髓与血液的领悟,还有跨越历史的天空,人性与人心无缝的对接,无不叫人拍案叫绝!而长江在远方,漓江在身旁,我身边就有一位将漓江刻画到灵魂深处的人。他就是王诚林。

王诚林,作家、摄影家,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广西分会主席,用一己之力,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全新立体的漓江。在这个漓江散文系列中,作者王诚林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游历漓江,从源头猫儿山到三江汇流的平乐镇,都留下不倦的足迹和探索性的思考。又用1年时间,10万字的篇幅,及许多精美力照,将漓江的诸多情怀诉之笔端与镜头。

王诚林用文字和镜头描写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漓江。漓江的黎民百姓,漓江的千古传说与八卦故事,漓江的前世今生,漓江的风情肌理,都在王诚林的笔与镜头中鲜活起来。他的叙述不疾不徐,他的镜头摇曳多姿。他用他的方式告诉世界,漓江是如何美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王诚林像一个成熟的大师,自由地穿行在艺术殿堂,他的笔尖在故事、哲理中游走,在现实与远古里徜徉。他的文字有嚼头,他的镜头有意蕴。他的文字和照片与这个尘世的烟火气相连,又指引读者沿着他制造的光芒遥望远方的星空。

比如,《漁翁与鸬鹚》,不仅仅写的是渔翁与鸬鹚的故事,还立体而鲜活地展现出人与人,人与动、植物有各自的情感表达方式。还显现出平等、博爱———世间最伟大的情怀,更勾勒出散文发生地大河背村的种种乡里乡情,描绘出这个时代的清明上河图。这个社会这个当下中国的烟火气就在文章中袅袅升起,让人看后眼前一切栩栩如生。又比如《平乐镇》,旧昭州气象万千的姿态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对李商隐故事的详细描写更是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深厚而浓郁的历史韵味。这散文读起来如咀嚼甘蔗,越来越甜,仿佛读小说一样有趣。不是么?文中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让人一下就记住的彭先生,虽不是正宗文人,却有着文人的淡然宽容以及悟透人生的睿智练达。还比如《兴坪》中,古老的乌桕树对生命无言的阐释,垂挂在古镇屋脊上日落前的景象,旗风烈烈的古戏楼当街而立,对奕者嬉笑怒骂的人生……这一切无不浓缩了市井人生,官场人生,乡野人生。或许这就是古镇古往今来的人生世态的生生不息写照!还有《普益》中描写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安静的镇子,安静的街道,安静的人,安静的房屋,连树木,花草都如此安静。当今经济大潮,于此地并没有什么明显冲击,他们仍然过着与世无争,平常安静的日子……

是的,在王诚林的文字和镜头里,我们能感觉到一个当下文人的良苦用心。他在用心丈量漓江的同时,也是在丈量这个现世的斑斓多彩与百般无奈。中国的古镇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成长的青石板路,也有一条幽幽而去的漓江,在你我心中,永远旖旎万千,永世清澈如初。

猜你喜欢
漓江古镇安静
楼上请安静
楼上请安静
漓江真美
漓江之美
安静
同里古镇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