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绿苔之恋

2019-03-10 13:51陈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蓉城芙蓉花青蛇

陈莹

成都又称蓉城,相传五代十国后蜀国王孟昶为讨王妃花蕊夫人欢心,令成都遍植芙蓉花树,待季节到来,成都便是十里芙蓉如锦绣,满城生辉,因此被誉为芙蓉城。蜀国被灭后,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掠入后宫,因思念孟昶不从而被杀,后人敬仰她的忠贞,尊为芙蓉花神,称芙蓉花为“爱情花”。自唐朝起,成都每年农历二月举都会行盛大的花市,此时芙蓉城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古城尽展妖娆富丽,令人眼花缭乱,蓉城的美誉也流传至今。

当芙蓉城上空弥漫着浪漫花香的时候,俯瞰市容绿茵覆盖,依偎隐居在葱茂繁华中的是荧荧绿苔,它无处不在,绒绒的绿意醉人,像那綠色丝绒的礼服,放射着一种低沉高贵幽深的光芒,在它独自的舞台上旋转、安然。恋上成都的散漫、恋上蓉城的清水绿山,绿苔用弱小的身躯倾诉着与蓉城缠绵的旷世之恋。

如果说苏州冬日的瓦上霜是一个诗意的景致,那么成都遍地的绿苔,则是最有情意的风景,它陪伴缠绕在城市的角落,用深情所说依恋。蓉城潮湿的气候特别适宜绿苔的生长,给一点滋润就会繁荣灿烂,像极了一个纯真的孩童,活泼灵性,被忽略了也依然故我、无拘无束、阳光灿烂。它悄无声息地依附在城市深处,用深深的情意装点维护着这个城市的容貌,绿苔是蓉城一道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凡是来此的人,都会看到绿意蓉蓉、情深款款的绿苔,也自会生出几多感叹。

绿苔极具生命力,青瓦间、砖墙上、石缝中、树干上、马路边等都有绿苔的影子,它攀爬在斑驳的墙缝中,漫铺在老屋的旧瓦上,用深邃的诗意点缀着关于古城的浪漫梦靥,催生出层层绿意和唯美诗意。它不喜欢生长在阴暗处,要有一定散射的光线和半阴环境的潮湿中,才会有绿苔蓬勃生长。它不耐干旱、不喜烦燥,其实绿苔是一种清宁的植物,贞静、温和、内敛的性格特别适合生长在蓉城,单薄卑微的生命拥有一颗清明澄澈的心灵,温婉幽雅、宁静安详、与世无争,喜欢这些干干净净的绿苔,淡淡的植物芬芳香溢,无声地折射出意味深长的生命内涵,教会人们热爱生活。看似野草般的冷清寂寥,实则是一幅深入浅出、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勾勒出蓉城绿茵茵的样子,一边听着浪漫的故事,一边数着散漫的日光,安享悠闲。如果没有了这些绿意绰然的青苔,蓉城会少去好些生机盎然的诗意,古城的光阴也会有许多苍凉和寂寞,绿苔正是衬托芙蓉花最好的陪伴,让人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感悟生活的真谛,珍惜拥有。

绿苔之美清远又香腻,悄悄地舒展着幽幽的骨骼,与岁月缠绵成一抹素简淡香的缘分,那摄人心魄的苍绿落在眼里,忽闪着微弱的荧光,竟然在心里泛起了一丝丝地疼惜,不忍踏过。屏住呼吸看它的微小,虽微小,但闪烁刚毅,这生命的气息,是给人宁静、希望、永恒的。小小身躯亦比得过高山的刚强,看似微弱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积极向上的东西,它坚强的生机,让浮躁的灵魂慢慢沉淀、安静。在成都漫游,绿苔是最好的沉淀剂,看到它与这个城市的纠缠、融合,力量居然是那样地强大,这份缠绵的情义又是那样的悠远。

想那花蕊夫人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天府之国中,任凭天上地下共缠绵;也有“青蛇”在山林湖水间畅游,想来四川这地方滋养了妖娆莽撞、天真未凿的小青蛇仙,着绿装,妩媚可爱。张曼玉的《青蛇》极尽妖娆,风情万种地在人间走了一回,把人和妖都演绎的特别到位,怎么描写都不过,美丽的传说自然美妙多情,也被世人每每搬上舞台。这绿苔和蓉城的缠绵如那美丽故事一般,增添了天府之国的神秘和浪漫情怀,自然也多了几分“小乔初嫁了”的雄姿英发。

陶渊明的田园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也是行走在绿苔阶上?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景致古雅恬淡,则是别有一番风味呢,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幽暗与疏旷,诗人们经常借绿苔抒发寂寞怀故的默然情怀,绿苔已然成为了孤寂、冷清的美学象征。有时候那些最寻常的所在亦是有着大美的格局,有着一种古老悠久的启迪,像绿苔,在蓉城铺满眼底的样子,盈盈的被吸引了,这恍若梦境的青绿色,氤氲在浓稠的湿气中,摇弋在大街小巷,讲述着那些老城老街的时光故事。

记得袁牧有诗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原来绿苔的寂寞并非忘记了时间,它比牡丹更灿然,自由一番情怀涤荡在心间,绿苔在蓉城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它才是繁华中最长情的一缕,也是低微处最灿烂的自我盛放。

猜你喜欢
蓉城芙蓉花青蛇
M车型双箭齐发,新BMW 3系焕新上市 宝马集团以澎湃驾趣激荡蓉城
蓉城夏夜
蓉城立秋夜有寄
戏曲艺术中“青蛇”形象研究
飞红万点秋如海(节选)
“中国故事”系列(二)白蛇传说,最忆是《青蛇》
“小青蛇”
象与显
创业视角看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