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养猪业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2019-03-11 09:28王祖力郭荣达
猪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活猪农村部猪瘟

王祖力,郭荣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18年,对于中国生猪养殖业而言,可谓是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18年春节刚过,猪价便迎来快速下跌,3月初便跌破成本价进入长达近五个月的亏损期;恰在此时,3月底4月初,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饲料原料进口受阻,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了较大影响;7月份猪价刚刚开始有所好转,8月初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沈阳暴发,很快疫情便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出现,使我国生猪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这一年,养猪业中发生了很多令大家印象深刻的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认真盘点和思考,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1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单周跌幅创近十年历史之最

2018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一路快速下跌,3月初便跌破成本价。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月份第4周(采集日为2月28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24元/kg,比前一周下降6.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8%;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4.31元/kg,比前一周下降3.0%,同比下降12.7%;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9.27元/kg,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33.2%。分析历史数据发现,2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单周跌幅,均创下近十年以来历史之最。大周期、小周期和恐慌期 三期叠加”,是春节过后猪价快速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大周期是指,前几轮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基本是平均4年一个周期,本轮 猪周期 从2014年开始,2018年正好是本轮周期波动的低点;小周期是指,受消费习惯影响,正常情况下每年春节过后的3、4月份,生猪价格都要经历一轮下跌行情,2018年也不例外;恐慌期是指,2018年1月下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影响了春节前正常生猪出栏节奏,一大批生猪节后恐慌性集中抛售,形成 踩踏效应”。

2 非洲猪瘟疫情重创我国生猪养殖业

2018年8月2日下午17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诊断,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并于8月3日上午11时确诊。随后,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份先后有疫情出现。据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统计,截至2019年1月14日,全国共有24省(市)发生102起疫情(其中2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91.6万头。为防止疫情扩散,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大面积扩散蔓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冯忠武副局长11月表示,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趋于平稳、防控有效、总体可控的态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疫情管理公开透明,疫情数量和损失也控制在了最低范围内,避免了疫情大暴发大流行的严重后果。不可否认的是,非洲猪瘟疫情确实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主产区长期深度亏损,养殖场户补栏消极,生猪产能持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12月,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8.3%,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5%的预警线。

3 生猪跨省禁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为防止非洲猪瘟疫情扩散蔓延,2018年8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农明字〔2018〕第29号),要求发生疫情的省份暂停生猪调出本省,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有2个及以上市发生疫情的省,暂停该省所有生猪产品调出本省。随着疫情数量越来越多,2018年9月11日,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农明字〔2018〕第33号),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 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由于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重心北移,加上环保禁养的影响,我国生猪产业产销区分离。随着疫情发展,全国活猪跨省调运逐渐进入停滞状态,部分区域生猪市场出现严重供需失衡。主产区生猪卖不出去,主销区生猪供应不足。养殖场户正常出栏受到重大影响。为缓解这种困难局面,2018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活动的通知》,允许非疫区省活猪跨省调运,疫区所在县符合条件的肥猪可在省内点对点运输,疫区所在县以外符合条件的种猪和仔猪可调出本省。生猪调运新政疏堵结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紧张局势。

4 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猪肉供应链由 调猪 向 调肉 转变

2018年10月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到辽宁营口市督查非洲猪瘟疫情处置工作时表示,要切实保障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正常运转,并加速猪肉供应链由 调猪向 调肉 转变。于康震强调,要严格执行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有关规定,严格限制风险生猪及其产品调运。严肃责任追究,即对养殖主体违法违规的行为必究;对公职人员失职渎职的行为必究。同时要切实保障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正常运转。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基层 缺人、缺钱、缺物 问题,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于康震强调,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权威发布、科学宣传,指导养殖场户强化生物安全管理,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和充分利用现有屠宰产能,加速猪肉供应链由 调猪 向 调肉 转变,确保市场供给。

5 非洲猪瘟疫情使得9月以来全国猪价 冰火两重天

受消费习惯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有很大部分生猪屠宰产能分布在浙江、上海、北京、福建和广东等猪肉主销区,而这些区域生猪养殖产能普遍不足。据统计,浙江省猪肉自给率不足40%,上海猪肉自给率不足10%,北京猪肉自给率约为20%。这些区域普遍需要跨区域调入大量活猪,以保证本地市场供应。与此同时,东北、河南、山西等省份为生猪主产区,但因屠宰产能普遍不足,每年有大量活猪需要跨区域调入主销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正常情况下,每月全国生猪跨省调运量大约800万~1 000万头,全年生猪跨省调运量大约1亿~1.2亿头,占我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重约为14%~17%。禁止活猪跨省调运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导致9月份以来生猪主产区与主销区价格 冰火两重天”。中国养猪网和猪E网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下旬,主销区浙江省活猪价格一度达到20.8元/kg,而同期辽宁省活猪价格只有约10.0元/kg,价差超过10元;2018年12月底,四川省成都市活猪价格为20.6元/kg,而同期黑龙江省活猪价格只有8.8元/kg,成都市养猪户出栏一头活猪盈利近千元,黑龙江省养猪户出栏一头活猪却亏损近400元。

6 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影响大豆等饲料原料进口

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备忘录,称依据 301调查 结果,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并购。次日,美国开始向对数百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商品执行征税,并限制中企投资收购美国公司。至此,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018年4月4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商品加征25%的关税。豆粕是重要的生猪饲料,但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以2017年为例,国内大豆产量仅为1 455万吨,而进口大豆量达到9 554万吨,进口大豆份额高达86.8%。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国单一,主要为巴西、美国。2017年,巴西大豆占我国进口大豆总量的53%,美国大豆占比34%。中美贸易战不断演变,国内豆粕价格一波三折。4月4日公告消息一出,国内豆粕价格一路上扬,从3 338元/t上涨到4月14日的3 480元/t,十天时间涨幅达到4.3%。5月和6月豆粕价格有所回调,6月15日回调至3157元/吨。随着我国自2018年7月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商品对等采取加征25%的关税措施,国内豆粕价格再次上涨,从7月6日的3 214元/t涨至10月22日的3 755元/t,3个多月时间涨幅达到16.8%。国内饲料价格也因此受到波及,饲料价格多次调整,给养殖行业带来较大影响。

7 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AI养猪

2018年2月6日,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将对ET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与研发,最终全面实现AI养猪。在前期的理论验证阶段,ET大脑提升了母猪年生产能力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这消息让业内危机感十足,因为一旦全面实现AI养猪,国内养猪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冲击表现在生产成绩上。据机构调研数据,2016年温氏和牧原PSY都在24左右。而阿里云和特驱集团,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将PSY提升到国际顶尖的32头。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也是养猪业的一大趋势,全面实现AI养猪也未必是一种奢望。首先政策是最大的推动力。早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到要加强智慧农业科技研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要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其次是AI技术过关。阿里云ET大脑已经在航空、交通、工业、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并且效果可嘉。再者是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等企业作风沉稳、务实。

8 大商所生猪期货立项获批

《证券时报》2018 年 2 月 7 日消 息,中国证监会已于2月5日正式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生猪期货立项申请。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我国最大的农业产品,生猪期货品种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中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市场规模超万亿元,不过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 猪周期 困扰,价格波动较大且频繁。生猪上下游产业链涉及饲料、养殖、兽药、屠宰、食品等领域,直接关联企业数万家、就业人员众多,可谓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价格波动成为产业成长的软肋,养殖企业急需合理避险。生猪期货上市后,将在完善我国生猪价格形成机制、辅助产业稳定经营利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生猪期货能够为产业提供公允的远期价格。养殖企业可以参考远期价格调整养殖规模,避免盲目增减存栏量而引起的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其次,生猪期货将为生猪产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根据出栏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锁定销售利润,稳定养殖经营活动。

9 走私冻肉 潜规则”:多数流向餐桌

2018年7-8月,《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量走私冻肉充斥冻品交易市场,货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流向为西部地区的餐饮行业。不仅埋下食品安全隐患,造成关税损失,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 的恶性循环。地处重庆九龙坡区的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以及大渡口区的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均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冷冻肉类、海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每天有数千吨冻品在这两大市场集散,运往重庆、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记者注意到,摊位上的走私冻肉外包装只有英文标识,没有我国正规进口货物所要求的中文标识,也没有我国通关报检的凭证。这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共有上千家商户,记者随机走访的40余家商户中,90%以上的商户均销售走私冻肉,商户多是将走私货与正规货同时销售,走私货的范围涵盖鸡肉、猪肉、牛肉类产品。走私冻肉的数量尚无法估算,但多家商户店员表示,销售走私冻肉在业内已成为 潜规则”,虽然没有正规进口手续,但价格便宜,市场供需非常旺盛。走私货何以明目张胆在正规市场上销售?记者在两家交易市场的微信群内看到,相关部门开展例行市场检查之前,市场管理方都会提前在群内 通风报信”,商家则提前将走私货转移,或在检查当天关门歇业,以躲避监管。

10 大型养殖企业集团继续大幅扩张

2019年1月4日,温氏股份发布2018年度商品肉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告显示,2018年度,温氏销售商品肉猪2 229.7万头,较2017年同期的1 904万头增长17.1%。逆势扩张的不仅是温氏股份,A股的养殖大户- 牧原股份增长速度更快。数据显示,2018年牧原公司共销售生猪1 101.1万头,其中商品猪1 010.9万头,仔猪86.4万头,种猪3.8万头,较2017年同期的724万头增长52.1%。生猪养殖量居全国第三的正邦科技,2018年累计销售生猪554万头,较2017年同期的342万头增长61.9%。2018年增长较快的要数天邦股份。数据显示,2018年天邦股份共销售生猪217万头,较2017年同期的101万头增长114.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投资或扩张较快,农牧巨头的资金链往往绷得很紧,稍不注意就可能遭遇资金短缺危机。2018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低迷,下半年遭遇非洲猪瘟疫情,大型企业集团生猪出栏一样受阻,上市企业业绩不如预期,许多农牧上市企业资金也较为短缺,预计2019年这些大型养殖企业集团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

猜你喜欢
活猪农村部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140头山西活猪顺利供港
微创下一代心脏技术:用人工肌肉制备新型心脏设备,已成功植入活猪体内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