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他者”思想与现代女性独立

2019-03-12 00:51汤铭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他者

汤铭

【摘 要】 文章梳理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来源,介绍了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主要内容:现实生活中女性受“他者”思想的影响,把男性作为主体,否认自我,使得女性一直无法获得自由。探索现代女性摆脱“他者”思想,走向独立的途径:经济独立:完成女性经济地位的演变;爱情自主:摆脱爱情依附;人格完善:实现自我的统一。

【关键词】 他者;第二性;独立途径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二十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55年首次访问中国,就受到了新中国人民政府国宾级的礼遇,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波伏娃的著名代表作《第二性》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被尊为女性的“圣经”。《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思想,成为波伏娃女性主义的重要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女性的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波伏娃“他者”思想对帮助提高现代女性提高独立自主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来源

亚历山大·科耶夫的生存关系思想是波伏娃“他者”思想的外部起源。科耶夫在解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曾把黑格尔的主奴思想从人的存在角度上阐释为现实的生存关系,并认为人成为主人的前提就是把原本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的他人变为奴隶。波伏娃分析了科耶夫对黑格尔主奴思想的解读,将这种现实的生存关系应用于男女关系上。波伏娃认为,男性想要成为主人,就把原本和自己处于平等地位的女性置于奴隶地位,从而通过各种外在条件造就了女性成为“他者”的环境。

让·保尔·萨特的自在思想是波伏娃“他者”思想的内部因素。他把“自在”视为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波伏娃深受他的影响,并将萨特的“自在”思想运用于男女关系上。女性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在“他者”思想中无法超越自身。因而萨特提出的“自在”概念就成为了女性成为“他者”的内部因素。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非本真存在状态是“他者”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认为非本真存在状态是一种客观的、异化的状态,但并非无法逃脱。波伏娃强调女性虽然更接近非本真存在的状态,但同时也有实现自己本真存在的可能。

科耶夫的生存关系思想构成了“他者”思想形成的外部环境,萨特的自在思想阐明了“他者”思想自我因素的形成,海德格尔的非本真思想为摆脱“他者”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三位哲学家的影响下,波伏娃的“他者”思想也露出雏形。

二、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波伏娃在《第二性》的前言中提到,“他者”的准确涵义是指那些处于被支配地位,失去独立人格被异化的人。从上文所提到的思想来源看,波伏娃认为“他者”是相对的概念,一方将自己设立为主体,另一方就会自然而然成为他者。现实生活中女性受“他者”思想的影响,把男性作为主体,否认自我,使得女性一直无法获得自由。

1、“他者”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波伏娃从女性的生理结构出发,通过考察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关键作用,揭示女性较易成为“他者”的原因。女性的生理特征和身体素质都与男性不同,先天处于一定的劣势。除女性的生理结构外,波伏娃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女性成为“他者”的形成过程。石器时代新增人口对经济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女性因特殊的生理结构占据社会优势。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的生理结构限制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家庭劳动又被轻视,社会地位就逐步下降,最终男性成为了主导力量。不仅如此,在父权制社会的背景下,男性通过创造各种神话和制度,把女性圈禁在家庭的桎梏之中,这更使得女性走向“他者”。

女性的生理结构为波伏娃“他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可能,父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演变也促成了“他者”思想的进一步形成,二者共同造就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无意识地受“他者”思想的影响,无法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2、“他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在波伏娃看来,母亲角色是“他者”思想的继承者和受害者。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不断地向女儿灌输“他者”思想,教育女儿如何更显端庄优雅的气质,放弃自身的个性,成为大家闺秀,并将自身的经验传给女儿,女儿成为母亲后又传给下一代,以此循环往复。波伏娃认为女性气质完全是由“他者”思想引发的,并成为了它伪装的外壳,是男性编造的神话造就了这种女性气质。母亲不仅从小到大深受“他者”思想的影响,还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的将这种思想传递给了女儿,无形中充当了男性的同谋。

波伏娃认为女性之间的友谊也在潜移默化中受着“他者”思想的影响。童年时期的友谊通常与爱情一样,具有排他性,女性虽经受着主动性的剥夺,但她们依旧认为自己具有主动性,且大多数女性都具有“男子气”。到了青春期,女性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并与男性相比呈现弱势,这个时期的女性逐渐接受自己的女性气质,开始穿衣打扮自我崇拜,并且向朋友们寻求帮助和慰藉,呈现出依附性和被动性。

三、现代女性摆脱“他者”思想,走向独立的途径

通过对两性的比较分析之后,总结了女性为摆脱“他者”思想所做的努力以及并未成功的原因,因此波伏娃提出女性摆脱“他者”思想的途径,并进一步唤醒女性,为女性寻找正确的方向,实现现代女性独立。

1、经济独立:完成女性经济地位的演变

现代社会中,受“他者”思想较为严重的母亲依然在家中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服侍丈夫与儿女,并认为自己应懂得知足,继续依赖男性。也有更多的母亲意识到有经济自由才是实际的,通过工作成为有生产价值的人,不仅重新获得了超越感,也了解到这个世界斗争的残酷性。

2、爱情自主:摆脱爱情依附

精神依赖比物质依赖更具隐蔽性。女性在爱情中想要通过男性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放弃自己的超越,一步步沦为男性的附庸品,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受“他者”思想的影响,不仅不能摆脱自己在爱情中的依附地位,也不能从精神层面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女性不应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生活中还有友谊。朋友之间应通过互相交流和彼此慰藉,帮助对方更好地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3、人格完善:实现自我的统一

女同性恋更多是由于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敏感和温柔而好感倍增。由于女性心思细腻,比男性更善于描绘自己的内心生活,往往能够指出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且笔触大多也细腻而敏感的,更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骚动。因此,波伏娃也曾鼓励女性进行写作,通过写作来寻求自我,创造一个女性本身可以获得存在的世界,对内心的呼唤作出回答。不仅如此,女同性恋之间平等的主客体关系也是女性在男女关系中渴望获得的。

十八世纪以来,女性运动的浪潮就一直没有退却。在科耶夫、萨特和海德格尔这三位哲学家的影响下,在“父权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波伏娃“他者”思想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顺应女性运动发展的产物,也揭示了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直接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女性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女性越来越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强烈地意识到要摆脱“他者”思想的束缚。波伏娃通过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不同角色的分析,也使女性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女性独立的不可或缺,使更多女性为成为经济独立,爱情独立和人格独立的现代女性,从自發走向自觉,从分散走向联合,共同寻求现代女性的独立解放之路。

【参考文献】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M].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李孝英.父权制历史,神话与波伏娃的女性“他者”地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简介】

汤 铭(1995—)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他者
设计中的“他者”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女性“他者”的自我认同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
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玩偶之家》
女性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