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宣传,还需更具体些

2019-03-13 06:21
环球时报 2019-03-13
关键词:联合早报港人商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2日文章,原题:香港为何对大湾区“官热民淡”?上月底,中国外交部驻香港公署率领20多名外国驻港外交官、商会代表和记者赴广东考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到大湾区交流的国际代表团。

返港后,我在《联合早报》写了一篇报道。几天后,有商会的朋友约我见面,询问我实地考察的感受。我和他分享了一些个人看法,例如当地无人机和无人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认知,前景似乎颇有潜力。商会朋友听得津津有味,也认同大湾区的确存在不少机遇。

《纲要》推出至今,在香港社会持续引起热烈讨论。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香港政商界人物,近来的话题也离不开《纲要》,很多人的提案都与大湾区有关。但和政商界的热情相比,香港普通市民对大湾区发展虽然说不上冷淡,却也令人颇有“民冷”的感觉。

我随机问了身边一些香港朋友,他们没有极力排斥大湾区,但也没有人能说出大湾区九个城市的名字,可见大家对粤港澳大湾区严重缺乏认识。

我在这次广东考察的行程中,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不少宣传问题。譬如,在短短三日两夜的考察里,除了坐车,大部分时间是逛企业、拍照、吃饭的表面活动。就我个人而言,无法深入和企业有交流,难免有走马看花之感,谈不上有了解到大湾区对香港基层好处的认识。又如,大湾区拥有数十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这次考察了建立在广东东莞市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基地。在现场遇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教授。他之前在香港的大学做研究,后来到这里工作。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可以请他介绍大湾区有何吸引海外科学家前来的因素。可惜行程太过匆忙,错过了这个机会。

不消说,大湾区规划是中国国家重大战略,牵涉到香港的未来发展。但对一般港人来说,大湾区如何令他们直接受惠才是更加实际的问题。在这方面,当局似乎有必要切合实际,宣传上多利用一些具体的成功个案,才能引起港人共鸣。▲

(作者戴庆成)

猜你喜欢
联合早报港人商界
致意《商界》25年
1994:创刊
新计划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商界求生
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