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03-13 13:24刘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要件深度学科

刘谦

随着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三轮活动的尘埃落定,广大教师踊跃参加网络晒课活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本人作为评委在对各地所晒课进行遴选参加省优评比的过程中发现,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教学实施和操作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误区。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厘清认识,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进步,由走向融合过渡到逐步达到融合,进而深度融合。

一、“融合”之现状

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晒课活动中,值得肯定的是,虽然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不是那么在行,有的甚至从零起步,但却敢于应用并尝试着使用,在应用和使用中学习并不断进步;同时一部分先前较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晒课活动中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又努力探索并引领着迈向融合的进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要想真正地达到“深度融合”的境界,还有相当的路程要走。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融合”之现状,从中看一下教师们对“融合”的理解和实施。

从实际晒课案例来看,主要有两大情形:一是90%以上的教师还停留在“用即融合”的阶段,即认为只要教学中用了信息技术就是融合了;二是另外10%左右的教师致力于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图、文、声、影并茂,即认为“用美即融合”。

第一种情形主要体现为:上课用PPT了就是融合了,课堂上放音视频了就是融合了,屏幕上有三维动画演示了就是融合了等等,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用“信息技术”代替“一支粉笔”进课堂了,“教师”用先进技术了,“教师”就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但实际情况是,在教师快速而有节奏地“啪啪”点击声中,整堂课学生由眼花缭乱的PPT(有的字图又密又小)所牵引,目不暇接,用PPT代替的是黑板或讲授,效果甚至赶不上满堂灌(满堂灌一句句讲授还听得清楚,PPT放得太多太快,既看不过来又没时间听),學生不仅心累,而且眼累,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消化;课堂上放下载的音乐、电影电视片段等音视频,学生是感兴趣了,但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有的音视频超过了五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有的音视频没作任何处理有多长放多长),课堂始终浮在热闹的表面,教学环节推进不了;课前花了大量时间制作的动画,课堂上仅仅活跃了一下气氛而已,最后是得不偿失。

第二种情形我们的教师在“用”上的确下了大力气、真功夫,体现了自己娴熟甚至比较专业的技术,PPT是美观了,音视频是精致了,动画演示是逼真了,但总感觉信息技术与教学是两张皮,就像一件美丽的衣服穿在了一个不合体的人身上,怎么看都不是这个人的衣服,这样又谈何 “融合”。

二、“融合”之认识

显然,从以上现状来看,使用信息技术不等于融合,也就是说要想达到融合,光会使用是不够的;学好信息技术也不等于融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水平高,也不是融合,或者说不见得融合得了、融合得好!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融”的字面意思。融,《说文解字》:“融,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 ,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融的本义是“炊气上升”。融,即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融合”,即合成一体,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出你我。这样看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要做到融合就必须是所运用的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与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完全符合且恰到好处,即要用得妥贴、适切。

由此看来,衡量一堂课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否做到融合,就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表层,外在是否和谐;二是内层,内在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推进的逻辑。而深度融合更多的是指后者。为此,要想达到融合乃至深度融合必须具备三个要件:第一是具备较娴熟和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第二是具备较专业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水平,第三是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能力和水平。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

用这样的标准来观照以上两种现状,显而易见第一种情形离融合还相距甚远,因为只停留在学着用、敢于用、能够用、会用层面,只是在第一个要件层面上的程度有差异而已;第二种情形虽然具备第一个要件,但缺少其他两个要件,同样不可能达到融合,只能说是“炫”技,本末倒置。试想,当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及视频等这些为教学服务的信息技术,精美到超过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学就只能沦为信息技术的附庸,最终舞台艺术也只能沦为技术的点缀。

可能有很多教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第三个要件是不是并不必要,当教师具备了两“专”,即专业的信息技术水平、专业的学科教学技能水平,第三个要件是否就不需要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肯定需要,而且必要。虽然三个要件中的每一个都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努力学习,持之以恒地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地去提高,但第三个要件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它要求的是做到前两者的结合,而且最终的呈现是结合得无痕,这就必须找到结合点或者切入点。它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是简单地拼或连;而是需要具备整合和综合运用前两个要件的能力,这并非一日之功。

三、“融合”之案例

下面以江汉油田高级中学赵德霞老师的国优课《无题》(邹获帆)(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个环节为例,来看看她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的。

赵德霞老师讲授的《无题》从整堂课来看,除用PPT来代替板书(课堂环节、提出问题、呈现诗歌全文、凸显诗歌关键词)外,有多处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信息技术,特别是是“听诵诗歌,感受美”这个环节的运用值得品析和借鉴。

从整个环节来看,教师在《天空之城》柔美的音乐中范读全诗,学生一边随着音乐听读着,一边随着屏幕上一行行诗句的移动和对应画面的出现感受着,音乐、文字、画面的综合运用,加上教师饱含感情的朗读,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想象力,让学生沉漫在诗歌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中,带领学生由诗歌的文字一步一步地走进了诗歌内容,为学生接下来的诗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引起了学生鉴赏这首诗的无限的期待。

从局部处理来看,音乐、画面的选择、处理和呈现与诗歌的意境交融,真正达到了信息技术与诗歌教学的深度融合。

首先,音乐选用的是《天空之城》的音乐,是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天空之城”指拉普达,代表着梦想,只不过这个梦想最终以毁灭告终。动画电影《天空之城》讲的是两位小主人翁追寻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历程,故事凄美而带着悲剧色彩的。电影其实就是每个人追寻理想过程的写照,虽然理想最终破灭,不过,有过追求、有一颗勇敢的心、有一个美好的过程,所以也就没什么遗憾了!主题曲《天空之城》表达的也正是这么一种带着淡淡的忧伤,在凄美中充满憧憬、向往、奮进、不屈不挠,明知悲剧的结果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本节课所学的是“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邹荻帆的《无题》,诗中所表达的是我们的烈士为了实现光明幸福的生活甘愿现身人民解放事业,他们坚毅果敢的态度、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在悲壮中昂扬着激情,这不仅与《天空之城》的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吻合,更难能可贵的是与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核一致,当学生进入这个教学环节时,对我们的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是画面的选择和使用。除题目的呈现外,此环节一共选择了20幅图片,可分成两类,前一类8张,后一类12张。前一类主要是根据诗歌前半部分文字“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选择的雪景图,有雪中傲然绽放的梅花、大雪漫飞的森林、巍然屹立的雪松、被雪覆盖的火车轨道和座椅,以及大地上的厚雪特写镜头等等;后一类主要是根据诗歌后半部分文字“而这雪后的平原/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选择的雪后图,有雪还未完全融化时露出的清澈的河水、阳光从晴朗的天空中穿过森林直射到树丛中的小道、腊梅树枝上的雪渐渐褪去使得梅花更加夺目、雪花散去露出树木清丽的身影,还有老人在阳光下的座椅上静静地呼吸着雪后清新的空气、母亲牵着孩子的小手指着绿草丛中无数的墓碑似乎在诉说烈士英雄事迹的身影、一位耄耋老兵在烈士陵园面向已经牺牲的战友们的墓碑庄严地举起右手行军礼的特写镜头等等。这20张图片将诗歌中的意象具体化,让学生可视可感,并且通过对图片的分类组合和化静为动地连缀及幻化,使学生随着画面而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后面的诗歌鉴赏学习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随着后面教学环节的逐步推进,此环节的画面会再次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教师巧妙的选图和设计所带来的效果也会逐步地显现出来。它会帮助学生逐步体会到无数仁人志士在如大风雪般残酷斗争中所体现的大无畏的精神,体会到雪后碧水蓝天、姹紫嫣红、山欢水笑、鸟飞鱼游、游人如织的春意盎然的图景的美好,体会到用英雄的血滋养的绿树、青草等带给我们的静谧安宁的环境,学生的灵魂也必将随之得到洗礼和升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诗歌教学的这种内在的情感、意蕴的融合,就是深度的融合。可以这样说,深度融合就是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两者浑然一体、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四、“融合”之愿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脚步的加快,互联网+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一波胜似一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肯定不能止步于此。未来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时空的教与学,享受全世界优质的学习资源,并随时随地进行云学习。它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表征着课堂结构及组织模式的改变等等。

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将程序性课程转变为项目性课程,如何使班组授课模式逐步变为合作学习模式。我们要积极研究云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与教育新形态匹配的课堂组织形式: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面向真实的深度学习,基于证据的智慧学习,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真正达到深度融合的境界。

作者通联: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教科院。

猜你喜欢
要件深度学科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我国40年来关于犯罪论体系争议的发展史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三阶层和四要件理论的对比性考察
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争议焦点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