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的角度再读《荷塘月色》

2019-03-13 13:24付海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荷香夜游荷塘月色

付海平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散文名篇,备受推崇,对其主题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其文本内涵的丰富为读者解读的多元提供了必要前提。依据文本细读的视角,寻绎本文的逻辑理路,笔者发现“自由”这一视角是解读《荷塘月色》主题的一个有效视角。

很多解读者都没有放过文章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进而,依次解读出作者为何不宁静、寻找宁静、走出宁静。诚然,这句话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内涵上对本文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只是着眼于对“不宁静”的原因解读,就很容易走入对本文的社会学、反映論解读的死胡同,文本解读依然会停留在孙绍振先生所言的“表面滑行”。而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追问作者为何要在今晚“抛妻弃子”地去夜游这日日走过的荷塘,我们便会发现作者想要寻找的是对抗不宁静的药方——自由!这种自由不只是离开妻儿,卸下生活角色的表层的自由,还是一种人本质上的心灵自由。

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文章的第三段是集中阐释作者内心情感的段落,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夜游“日日走过的荷塘”的根本原因——享受心灵的自由!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者对自由的定义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可以想什么呢?从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可以想江南,想一千多年前的那个热闹的季节与风流的季节,那时候的妖童媛女是自由而快活的。这是一种美好理想的存在,而我是可以想这些的。作者可以不想什么呢?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可以不想妻子和润儿,或者更概括一点说,作者可以不想现实的存在。这是一种无奈现实的存在,而作者是可以不想这些的。可以想愿意想的,也可以不想不愿意想的,这便是心灵的极大自由,犹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便是人的一种自然、本真状态,也是朱自清所追求与向往的状态。

正因为作者带着这种心灵的自由夜游荷塘,作者才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好像”是我的——实际上不是我的,也就是说在客观现实的存在上不是我的,而在主观意愿的存在上便我的。究其原因便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心灵自由。这也就是“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什么叫“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在朱自清的概念里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平常的自己,一个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就是扮演者社会角色,伦理角色的自己,比如是丈夫、是父亲、是教师,这是客观现实中的自己。超出平常的自己便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主观意愿上的自己。这种“超出”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超出”,而是心灵意义上的“超出”。因为作者能够有此心灵上的“超出”,故而作者今夜能看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有别样的风采,自己才能是“到了另一世界里”并且能“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现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一方面是家庭的繁杂琐事,诸如孩子众多、负担很重。作者1928年6月24日晚写于清华园的散文《女儿》中这样说道:“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呢?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幅担子,真不知怎样才好……我曾给叶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由此可见,现实中的自己确实是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的自己。

二是从南方的春晖学校到北方的清华大学任教后不但没有理想中的美好,反而领受到了更多的人生况味。1925年8月应胡适先生之邀,朱自清离开春晖学校来到清华大学任教,这理应是人生的一种幸事,实则不然。他在随后的《一封信》中说道:“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的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确实,在大师云集的清华大学里,只有本科学历且是哲学科班出身但在中文系任教并做到系主任的朱自清先生的生活应该是“不自由”的。这也是《荷塘月色》中为何作者会突然想起江南采莲之事的缘由之一了。

三就是《一封信》中所说的“特别是在‘这年头”,也就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朱自清,显然是不能不受1927年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了。正如他在自己的《那里走》中所言:“无论你是怎样的小人物,这时代如闪电般,或如游丝般,总不时地让你暼着一下。它有这样大的力量,绝不从它巨灵般的手掌中放掉一个人;你不能不或多或少感着它的威胁。”小人物尚且如此,何况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时代之于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自身原因与时代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平常的朱自清只能是现实甚至苦闷的,正因为平常的自己是现实的,不自由的,所以作者才有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感。也正因如此,作者才“抛妻弃子”地去夜游这日日走过的荷塘,其目的就是要享受那“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片刻的心灵自由。这应是作者当时的“刹那之思”,彼时彼境的真实情感。是朱自清在那个夜晚独自一人在灵魂深处对作为自身个体生命的一种确证或者说一种诗意地追寻。正如熊芳芳所言:“我想,这就是朱自清需要独处的更深层的原因,不只是要逃离社会角色,也不只是要逃离家庭角色,而是人类在灵魂深处的需要:超脱肉体和物质的沉重负荷,进入诗与思,进入自然的本真和存在的本质。”也即是“到了另一世界里。”

因为作者有了那心灵的片刻自由,故作者认为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而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另一世界”——荷塘——不过就是平日的荷塘,但这是作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的荷塘,所以才认为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也就可以说,今晚作者所写的荷塘并不是荷塘本身,而是作者获得片刻心灵自由后的心情的映射,从某个角度上说就是虚构的荷塘,作者把自己的情感都放在了他所想象、虚构的荷塘上,因为心情的自由、美丽,所以带来了那美妙绝伦的荷香月色!

正是作者有了这心灵上的自由,故而作者可以说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因为心灵自由,所以可以爱热闹不一定非要爱冷静,可以爱独处不一定非要爱群居。比如今晚,作者既是其热闹的,可以想到了江南的采莲;也是爱冷静,可以听不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纵使它是客观存在的。也正因为作者有了这心灵上的自由,故而今晚的荷塘显得与往日十分不同,它“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是的,今晚的荷塘是美好和宁静的,田田的荷叶、白白的荷花、默默的流水,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和美好,就连这面积本不十分宽大的荷塘也就有能够他让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也正因为作者有了这心灵上的自由,故而作者才能想到江南的采莲,并真实的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荷塘之景乃是作者之情的映射,作者心灵上的自由使得平常的荷塘变得宁静而又美好了,与其说这是景物自身的变化,则不如说是作者情绪的流动,投射到了景物身上,即所谓融情于景,使物皆著我之颜色。

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是应该是多向且永不止步的。《荷塘月色》作为抒写“刹那之思”的散文,理应表述作者某个时段的某种特定情感。1927年7月的某个夜晚,朱自清先生的“刹那之思”便是想要心灵上的极大自由,因此他走出家门,走向那日日走过的荷塘,把内心对自由的理解和向往都一一地讲给他看见或者没有看见的荷塘。

作者通联:贵州遵义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荷香夜游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香
荷塘月色
荷香蜜蜂来
荷塘月色
夜游城
夜游魔法庄园
荷塘月色
珠江夜游
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