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课堂:提升科学课有效探究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13 12:29刘学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交流科学探究

刘学军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重实践的课程,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强调学生对日常科学现象的有效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亲身经历科学的实践活动,学会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科学教师需要构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究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与分享,强调做中学,学中思的探究品格的形成。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真学助推剂。”这样的研究需要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

一、创设宽松持久的探究氛围,营造有效探究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校来说,因人际关系而产生心理氛围,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老师和自己一样,是通过对课堂上实验、探究学习而得到了各种知识,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而教师上课不只是为了把知识“给”学生,而是和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共同的研究者,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课堂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究,营造良好的师生平等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做中学。我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剩下几个课堂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和学生约好各自回去观察、研究,过段时间再相互交流,整个课堂的气氛十分融洽,学生的整个观察探究活动,自主而又有效。在活动中,学生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观察、一起交流、一起探究、一起发现,学生探究的心理是积极向上的。这样不但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

二、抛出具有思考性与探索性问题,促进小组合作真交流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探究有效的必要条件。有效的提问不能等同于一般谈话或一般问题,它应该具有导学功能、促进功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指向性,指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交流与分享。通过问题的导学,不断让学生产生困惑,不断地在小组内解决困惑;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困惑,小组的合作才有任务驱动,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小组探究,

如在教学《物体的沉与浮》一课时,我准备了三组实验材料,装在三个不同的材料袋中,分三次分发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第一个材料袋中,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塑料、橡皮、铁钉、胡萝卜、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分别让这些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后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与原有的认识(猜想时认识:重的沉,轻的浮,小的沉,大的浮)发生了矛盾,学生一脸的不解;这时,我又是向他们提供第二个材料袋: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瓶子,实验探究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接着,我又向每组提供了第三个材料袋: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沉,轻的浮。以上三组实验材料的提供,每一组种类都很丰富,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多次比较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才能获得结论。这样的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学生探究的问题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三组有结构材料的提供,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实验材料,便于学生自己将物体沉浮的相关概念揭示出来;又能促使学在探究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再次去探究、去发现;这样学生的实证的意识就得到了培养,实践过程有了自己真正的思考,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更让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分享,同时科学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激发起其进一步进行探究发现的内驱力。

三、教给有效的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小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所限,考虑问题和制定研究方案时,常常因缺乏周密性和科学性,而影响了科学探究发现的效率。此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先思考、讨论、交流后,再制定研究问题的方案。包括确定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步骤,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安全保护措施等。通过猜想与假设、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研究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弯路,节省教学时间;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公平实验”,让学生知道,在对比实验中,哪些量要保持不变,哪些量要发生变化(控制变量法)等,教给学生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探究技能,在提高科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学生这些能力的提高,又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效率。

四、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培养有效探究的行为习惯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教学中学生每一次成功都会产生自我激励,增加其后续探究的动力。然而每一次的科学探究未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对于科学探究未能获成功的小組或个人,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失败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上的思考和发言,学生课堂发言的错误中往往有正确的成分,教师应该尽量发现其错误中的正确成分并予以肯定,激励其进行再次思考和不折不挠的学习精神。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时,我们可以建立小组荣誉榜的方式等,对探究活动取得进展或成果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的评价,能产生有效的“现场效应”,能够同时激发起其他小组的学生探究的热情的效率。

构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究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与分享,强调做中学,学中思,辅以有效评价,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探究品格的形成,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真学助推剂”,让科学课堂“真教真学”。

【作者单位: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交流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