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与瓦铺村产业扶贫探索

2019-03-13 12:30于宁锴
新西部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农村发展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在农村发展产业,最终的效果是要使大多数农民从现有的农业产业中转移出来,更多地从事二三产业。现在讲的一二三产融合也好,农业现代化也好,都是要减少直接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数量,这一点在做具体产业扶贫工作时思想上一定要明确。瓦铺村要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瓦铺村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创新的产业发展之路。

农村产业发展是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也是精准扶贫的两大难点之一(另一难点是住房保障)。相对来说,住房保障虽然难度大,但通过加大投资就可以基本解决,而产业发展仅仅依靠投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农村产业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有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方面的自然限制,也有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经营和技术人才方面的经济社会制约。这种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使得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大、风险高,而这也是基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当中经常搞所谓“精准填表”等纸上文章的原因之一,因为真正的产业发展确实不好搞。

那么,农村产业发展究竟应该如何做?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农村发展产业的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可以算做产业扶贫在理论上的一个准备,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文章的二三部分,是笔者结合在安康市瓦铺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亲身实践,谈一谈产业扶贫在实际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和几点思考。

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

在农村发展产业,至少应当有以下三种目标:

1、让农民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没有产业,农民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是农村产业发展显而易见的首要目标。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人是不清楚的。在农村发展产业,不是让所有的农民都从事种植、养殖等传统的农业产业。这么多人仅靠农业本身是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农业产业收入没有非农产业收入高,这是目前的一個事实。根据陕西省2017年的国民收入统计,第一产业在总收入中只占不到8%,而第二产业占49%多,第三产业占43%左右,这组数据至少从宏观上说明,要想增加收入,就要更多地从事二三产业。要想让农村居民真正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必须把现有的大多数农民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

2、使农村变得宜居

我们现在讲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说明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到同步。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基本是同步的。但是中国的情况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有历史的原因。一个原因是中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不了多少劳动力。另外,中国的户籍政策严重阻碍了农民落户城市。因此,中国错失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机遇。现在我们要来补课。但是,目前大城市的政策是不怎么欢迎农民的,几亿农民工仍然是农民工,想要一个真正的城市身份很难。除此之外,由于我们农村人口众多,即便只剩下2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还有2亿多人,比许多大国的人口还多。所以,我们现在主张发展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是要解决提升这些进不了大城市和仍然留守在农村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问题。目前,公共服务设施是比以前好多了。农村公路、水、电,尤其是网络通讯发达,待在农村也可以与外面广阔的世界沟通了。但要想留住年轻人,除了网络,还必须有适合年轻人做的事情,传统的农业产业如果不改变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因此,要发展一些适合年轻人的产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就是要让农村变得更宜居,能吸引年轻人留下来,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出路问题。

3、增加非农就业人口

现在精准扶贫讲“瞄靶子”,那么增加非农就业人口就是农村产业扶贫的靶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经验就是,要想让农民从整体上富裕起来,必须减少农民的数量。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都不到10%。中国要在2030年,使农业从业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0%,就必须每年增加1200万到1500万非农就业岗位。增加非农产业从业人口有两个办法,一是让农民进城,二是增加农村非农产业比重。让农民进城就是城市化的过程。而这么大的新增就业人口,仅靠现有的大城市是无法吸纳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农村发展产业,最终的效果是要使大多数农民从现有的农业产业中转移出来,更多地从事二三产业。现在讲的一二三产融合也好,农业现代化也好,都是要减少直接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数量,这一点在做具体产业扶贫工作时思想上一定要明确。

瓦铺村产业扶贫探索

笔者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安康市瓦铺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对产业扶贫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

先简单介绍下瓦铺村的概况。瓦铺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北部山区,属于革命老区和省级特困村,距离镇政府驻地和西康高速“茨沟”出入口3公里,村域面积15.96平方公里,耕地不足3000亩,林地有18000亩,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270户1000人,截至2017年底,还有在册贫困户100户311人,经济上属典型的山地农业,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油菜、水稻、马铃薯、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魔芋、木耳、核桃、板栗,药材主要有天麻、黄姜、杜仲、五味子等。

瓦铺村的产业扶贫探索基本上可分成这样三个阶段,也可以看成是三种互相配合补充的路径。

1、深度挖掘,变平淡为神奇

瓦铺村以前的产业类型有种植业(玉米、水稻、甜杆等)、养殖业(猪、牛、羊、鸡等)、手工业(编织、酿酒、腊肉、豆腐等),但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规模,而且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很多都是自种自吃,自做自用,可以说是半自给自足的经济。

然而,瓦铺村历史悠久,最早起始于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湖广填川陕”移民时期,湖北麻城等地大批人口迁居到这里,初步形成现存村落的雏形。村内现有住户大多为明清移民后裔,姓氏多样,支系世次脉络清晰,主要姓氏大户有唐姓、朱姓、胡姓、惠姓、李姓等。境内曾建有48座庙宇,被誉为说禅论道的圣地,因而得地名“寺沟”。古时为金州(安康)通往长安(西安)最为便捷的盐丝古道必经之地,古道沿线曾遍布瓦顶店铺,商贸繁荣,因而得村名“瓦铺子”。过去,由于处于交通要道,这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村内东梁西岭之上建有9座山寨,故又有“九寨寺沟”之称。每逢深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河道沟坎野菊竞艳,因此自古还享有“红叶之乡”、“野菊花谷”的美誉。

当地还有一些比较具有陕南风味特色的饮食,如清酒烤制、腊肉熏制、泡菜腌制、豆腐酿制、菜肴烹制等。除此之外,村内有500余间基本保存完好的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土坯石板房,以及金龙山祖师庙、祖师庙舍利塔、龙王洞石窟、白云寺遗址、燕子崖窝崖居遗址、李家湾明墓、老屋场叶氏家族墓地、老屋场谭王氏墓等8处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迹。其中,龙王洞石窟为安康地区第二大造像群,洞内三眼泉水久旱不枯、千年未竭;金龙山祖师庙享有“五龙捧圣”赞誉,蕴含着皇家气势和帝王遗风。

依托这些自然人文资源,瓦铺村在2016年成功申报获得了“中国景观村落”的称号。

2、借力借势,聚合外部资源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作为瓦铺村的帮扶单位,依托众多各学科专家的优势,对瓦铺村的丰富人文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100多位院内外各领域专家对瓦铺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了调研。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瓦铺村山青水秀,民风质朴,不仅具备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农耕文化、自然山水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佛道宗教文化、人居民俗文化等文化类型,这些生态和文化资源中蕴藏着潜在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急待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瓦铺村要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脱贫攻坚也好,乡村振兴也好,产业兴旺是关键。然而,瓦铺村属典型的山村,耕地面积少,青壮劳力少,单纯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无法满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瓦铺村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创新的产业发展之路。根据大量调研和分析,我们为瓦铺村确定了“生态立村、文创兴村、旅游富村、产业强村”的总体发展思路。

我们还引进社会资本,注册成立了以开发推广瓦铺清酒为主业的酒业公司,并与村上成立的清酒合作社首期签订了10万斤清酒收购合同,加入清酒合作社的贫困户可通过原料种植、清酒初加工和在合作社务工取得直接收益。另外,我们还促成“瓦铺村金安盐丝古道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列入汉滨区PPP项目库,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该PPP项目已成功进行了前期策划公司招标,项目概念规划也已经完成了编制工作。

3、观念变革,化被动为主动

除了引进外部社会资本以外,我们还力图通过创意开发,依托瓦铺村现有资源和基础,把乡村旅游作为瓦铺村的主导产业来打造。我们计划沿瓦铺村主干道建设一条“十里文化长廊”,并以此为线,把瓦铺村金龙山祖师庙、龙王山龙王洞、白云山天池、观音台、盐丝古道、古寨、古树、古宅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的点串连起来。同时,建立酒馆、客栈、茶馆、养生馆、学堂等新型业态,发展旅游、养生、学习等新型产业,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瓦铺村缺乏集体经济的现状,我们鼓动村干部和能人大户带头,新注册成立了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家农业公司,分别从事清酒加工、种植、养殖等业务。首期15万棒的食用菌产业园已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建設成功,栽种的30多亩辣椒和食用菌产业园的香菇在2018年都获得了丰收。

产业扶贫中遇到的难题

在实际的产业扶贫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至少以下几方面的难题。

1、观念约束。观念约束实质上是人才约束,也是如何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的问题。在实践中,好的创意要产生实际效果,必须要有一批人来具体实施。尤其是在农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带头人非常关键。我们注意到,凡是搞得好的村,集体经济都比较发达,而且必然会有一个好的集体经济带头人。而好的带头人并非每个村都能顺利产生。

2、时间约束。脱贫有最后时间期限,虽然原则上是鼓励产业长短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选择一些在一年内就要产生收益的短期项目,几年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几乎不会考虑。

3、地方政府主导。镇政府往往成为各村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镇政府产业规划习惯于搞“数字”经济,动不动几千亩这、几千亩那,这些数字最终都要分解到各村去。有些产业是村上原来有的,有些完全是新的。各村在发展产业上相对就比较被动。另一方面,村委会在发展产业上缺乏思路、缺乏投入,只能等着镇政府安排。

要解决这些难题,恐怕要从两点着手:一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各类生产和经营人才,尤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头人”能够脱颖而出;二是既要加强党的领导,也要完善和落实村民自治,使村集体在发展产业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内部机制和人才完善的基础上,再辅以社会扶贫力量来助推,就会产生更好更长久的产业扶贫效果。

作者简介

于宁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农村发展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区域发展篇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